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30 作者:佚名 來源:京郊日報
眼下,又到了大興西瓜成熟上市的熱銷季,大興區龐各莊鎮世同瓜園園主張世同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全是跟他預訂西瓜的客戶。“咱家主打精品西瓜,用的是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更加綠色健康,現在雖然還沒到銷售高峰,但每天都會賣出兩三千公斤。”說起自家西瓜,張世同話語中滿是驕傲。
大興區農業環境監測站史習俊站長介紹說,大興西瓜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西瓜種植已從單一追求產量,向高品質、健康安全轉變。該區2015年成功續報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西瓜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面積3.28萬畝,涉及龐各莊、榆垡、北臧村、魏善莊4個鎮。建立了區、鎮、村三級監管體系,從產前、產中、產后環節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品質安全。
大興西瓜產業的轉型,只是北京農業轉型的一個代表。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農業結構調整不僅僅是農業生產、農產品供應的具體問題,而是關系北京城市發展中生產、生活、生態多個方面的重大問題。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工作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出臺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政策措施。4年來,全市深入推進以“調轉節”為主線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疏”“舍”“優”,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按照“調糧、保菜、增林、節水、做精畜牧水產業”的調整思路,穩步調減高耗水作物,清理整治養殖業,開展禁養區劃定及規模養殖場關停。截至目前,糧食面積調減已完成“十三五”計劃任務的70%,利用調整退出的土地完成了105萬畝平原造林工程;禁養區內的規模養殖場全部關停,規模養殖場從2535家調減到890家;農業用新水量從7.3億立方米下降至5億立方米左右,年均減少用新水4000萬立方米以上。
在推進結構調整、規模調減的同時,本市也加大了新技術、新設備、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從滿足“吃飽吃好”向保障“安全健康”“綠色生態”轉變。去年,本市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率由42%提高到60%,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畜禽類達到100%,長期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70%,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負增長。到2020年,北京農業將實現綠色生產、全程監管、產品優質、品牌過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覆蓋率達到75%以上,形成名優品牌100個、優質品種200個、特優基地1000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