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30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國家級重點扶持貧困縣脫貧摘帽總攻如何產業就業扶貧,激發引導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主動就業,依靠辛勤勞動,實現增收脫貧?
河南省社旗縣對貧困戶加入規模化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直接從事露地瓜菜種植、且年純收益畝均達3000元以上的,依據加入合作社的相關證明,每畝每年獎補200元,每戶每年最高獎補3000元。種植大棚瓜菜、食用菌等,新建鋼架大棚面積500平米以上的,一次性獎補金額5000元。貧困戶發展設施大棚的,應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簽訂合作協議,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貧困戶因缺勞力無力經營土地,若把土地規范,簽訂有土地流轉協議,流轉給村集體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規模經營的,每年每畝可享受150元資金獎補。種養業按項目類別實行獎補,鼓勵貧困戶多業并舉,多勞多補。在全縣產業,夏季產業就業攻堅戰如火如荼。
2018年5月30日,清晨,青臺村供港蔬菜基地霧氣氤氳,蔥郁垂陰。田埂上,數十名工人站成一排,在他們的正前方,一壟壟菜心長勢正旺。
“起菜,開割!”隨著指揮者一聲令下,工人們有序進入壟溝,一人一壟,全面開割。南陽種德農業科技社旗示范園供港蔬菜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該示范園計劃建設規模1.5萬畝,總投資1.2億元,基地引進高新技術,實行全工廠化管理,全天候生產,輪茬作業,每年可種收菜心9茬、芥藍5茬,年產供港蔬菜9500噸,銷售收入7600萬元。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該示范園常年勞動用工超過400人,季節性用工35000個工日,能帶動數百農民家門口就業致富;這批菜心采摘后經過簡單包裝、恒溫處理,經檢驗直接裝入冷鏈車,上午8點發車,第二天10點運抵香港市場,就能端上港澳居民的餐桌。
該供港蔬菜基地是一家集蔬菜新品種推廣、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無公害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該基地發展春季蔬菜生產,連片種植,規模經營。從空中俯瞰,郁郁蔥蔥的春季蔬菜和縱橫交錯的阡陌,組成一幅壯觀的田園春色畫。
有計劃、有設施、有追蹤是現代農業的特點。在“種德農業”,種什么樣的蔬菜,什么時間上市口感最好、最受市場歡迎,都有準確的時間節點;澆多少水,施多少肥,下多少種,包括從后勤物品采購到種植過程再到市場銷售,這些環節都是計算出來的,都有詳細的生產計劃。供港蔬菜基地利用冷鏈物流,每天可向香港發送蔬菜15—25噸。
炎炎夏日,該供港蔬菜種植基地里,上萬根灌溉噴頭形成的“管林”整齊豎立,菜心、芥藍等精品蔬菜露地栽培。
該縣是個傳統的農業縣,農業基礎較好,遠離工業污染,生產的菜品色澤鮮亮,品質優良。該基地一次性從李店鎮青臺村流轉了1.5萬畝土地,種植了菜心、芥藍等20余種蔬菜。
高端綠色蔬菜種植在精細化方面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的技術。”基地負責人說,基地現有的400多名專業工人,均是從云南、四川等地招募而來,本地的農民干一些基礎農活。
當日,收割菜心的工人們,每人的右手大拇指上套著一個鋒利的刀刃,發現適合采摘的菜心,用刀刃在菜根輕輕一劃,刀起菜落的同時,菜心已被排列在伸展的左臂上。待左臂上排滿了菜心,輕輕一抖,便落入腳下的菜籃。整個動作連貫自如,一氣呵成。
這樣收割的菜心,放到菜籃的時候,莖葉順序一致,很整齊,基本不用整理。普通人練習三年以上,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基地負責人說。
產業工人的技術讓當地農民嘆服,產業工人的收入更讓他們羨慕。這些工人每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最多的一個月收入1萬多。村民李毅去年在基地打了一年的零工,看著他們每個月拿那么多的錢,真的很羨慕。。
村民們的想法,干部最理解。“我們的土地流轉給了企業,如果村民們能在這里打工,多一份穩定收入,學一門種植技術,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村黨支部書記說。
今年春節后,李店鎮與基地銜接,先后舉辦了四期技能培訓班,300多名村民參加了培訓。雖然是些簡單的入門技術,但大家興趣很高,進步很快,一些人已經能完成一些初級的技術活。李店鎮黨委書記張偉斌說。
近年來,該縣加快農業轉型發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循環農業為突破口,走出了一條安全、高效、生態、綠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蔬菜產業激活一池春水,眼下,該縣10多萬畝,年產值達2.625億元。供港蔬菜基地成為中原區域響亮的品牌,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
社旗縣委書記余廣東說,聚焦夏季脫貧攻堅“兩業”攻堅,著力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我們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有機蔬菜、中藥材等特色扶貧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要發揮好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結合實際、主動對接,卡緊節點抓推進。要持續深化“千企幫千村”活動,通過建設扶貧車間、開發公益崗位等方式,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