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6 作者:佚名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王海濱
5月初,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楊家窯村的一條荒山溝,村民們正在抓緊時間搶種油桃苗。
以前這里種啥啥不長,現在怎么就變成寶地了呢?原來是高效生態農業的功勞。
科技日報記者采訪當天,山東商人姜忠義正在指導村民種植作業。他說:“這片荒山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潛在生態種植基地,村里有8000多頭奶牛的牧同乳業養殖場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因為發酵加工后的牛糞用在土地當中,可以最快地增加土壤有機質。”
村里8000多頭奶牛每天要產生150噸的糞便,糞尿如果隨意外排是很大的污染源,但如果利用好了,就會變成很好的資源。為此,養殖場建起了牛糞加工廠。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間玻璃房內,牛糞經過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它從廢物到資源的變身。畜禽糞便經過干濕分離的發酵處理,一部分回到牛舍給牛做臥床墊料,另一部分被制作成優質有機肥,通過管道撒向農田。
楊家窯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樹聲說,這幾年村里的土地質量越來越好,不像用了化肥有板結。幾年前一畝地只有50多公斤的產量,現在已經上噸了。
肥水養好了自家田,還養出了土地的倍增效益。嘗到甜頭的楊家窯村,現在開始打造一個生態農業循環鏈,從奶牛養殖到有機肥加工,再到無公害果蔬種植及觀光農業。每天清晨,牧同乳業生產的奶制品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木瓜、蝴蝶蘭、紅顏草莓、無公害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則吸引游客觀光采摘。
這不,臺灣客商劉寧昭把他的木瓜種植基地從東北遷到了這里。他算的是這樣一筆精細賬:原先用化肥一畝地要投入400元,而在這里能用上免費的優質有機肥,木瓜的掛果數也變成了原來的兩倍,而且這些有機木瓜論個賣,能賣出普通木瓜兩倍的價錢。
劉寧昭說:“木瓜長出來個兒大、甜度高,這就是有機肥的最佳功效。把污染變成綠色,變成收獲,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
發展循環大農業,是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發展循環農業,不但可以減輕環境污染,還能提高農業資源產出率和廢棄物資源的再利用率。
山西從供給側入手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生態農業肥了田,增了收,循環經濟清潔了環境,利用了廢棄資源。目前,山西已完成712個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利用設施的建設,創建了110個國家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大同四方高科、臨猗縣豐淋牧業和高平市融生牧業被評為第二批種養結合示范基地,并作為典型向全國推廣。按照規劃,到2020年,山西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以上,而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要在95%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