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0 作者:佚名 來源:山西新聞網
第七組(太原)調研組吳魯平(中間),李效維(右一)一行在清徐縣西懷遠村調研。
農日至,耕事始,雞未鳴,耕者起。
當前我省春季農業生產已進入大忙時節,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切實落實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重大部署,根據駱惠寧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三農”領域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沉下去、實調研、真服務”活動。
此次活動組織動員“三農”領域干部和技術人員,在春季農業生產關鍵時期,深入一線,扎實調研,精準服務。主要圍繞市場行情、生產形勢、農民生產意愿、基層實際需求、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等方面內容展開調研。
深入基層帶著問題沉下去
4月25日,雨過天晴,明媚的陽光使“醋都葡鄉”變得格外透亮。第七組(太原市)調研組一行,就“三農”領域有關工作深入清徐縣實地調研。
“全村多少畝地?預計收成怎樣?”
“農產品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怎么樣?”
“這片油菜花地是用農肥還是化肥?要大力倡導‘綠’,促進提檔升級!還要注重延伸農產品價值鏈啊。”
調研組成員站在清徐縣西懷遠村田埂上,一路看,一路問,一路思考。
“我縣耕地面積37.3萬畝,優質糧食播種面積29.5萬畝,蔬菜播種面積19.98萬畝,葡果種植面積6.8萬畝。2017年,全縣糧食生產總產量達10.36萬余噸,農業增加值26.54億元,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57.4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9元,增長6.3%。”清徐縣農業委員會主任李效維介紹道。
對于本月初剛剛發生的嚴重凍害,調研組很是關心,“有多少葡果受凍?”
“據統計全縣共有28220畝葡果不同程度受災,為進一步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損失,我縣已開展受凍苗移栽工作。二次移栽后還是有較大存活可能性,但是會影響產量。”李效維如是說。
此外,該縣為應對不同災害,設施建設蔬菜集中連片溫室1000畝,建設2000畝大棚,砌石堤防,最大程度上減少農民損失。對于這些措施,調研組一行連連稱贊,“就是要‘干’字當頭!以提高農業統防統治水平和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西懷遠村中有一間兩進的院落,是古時舉人陳心靜的故居,雖然飽經歲月的洗禮,但一磚一瓦都寫滿了光陰的故事。調研組一行立即叮囑縣委相關負責人:“這是西懷遠村的文化,更是清徐縣的文化,要好好保護這些歷史建筑。清徐縣以后打造成休閑觀光旅游地,這就是游客參觀的好去處。”
精準把脈問題解決在一線
心懷農事到田間,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次調研,我們一定要努力想,踏實干,切實解決問題!”第七調研組組長吳魯平如是說。
通過細致實地查看清徐縣新農村建設亮點工作后,調研組與市、區、鎮、村、組的干部和群眾代表進行交流。大家共同討論有關省政府對《山西省征收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辦法》進行修訂完善的建議;省、市相關部門對防滲渠道、打井配套、排退水系建設和田間路整治給予重點扶持的建議;幫扶企業或農戶進行“三品一標”認證,提高農業的品牌效應的建議等。調研組一行認真聽取建議。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更是該縣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年。
在現場,調研組希望清徐縣要按照“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農業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傳統農業向城郊農業轉變”的思路,繼續保持“三農”工作傳統優勢,分步實施、有序推進,走清徐特色小康之路。
李效維表示,清徐縣應繼續不遺余力,立足區位交通優勢、特色產業優勢、生態人文優勢和政策疊加優勢,要以打造“國際休閑慢城、中華醋都葡鄉、三晉文化水鎮、太原門戶客廳”為目標,重點推進水韻古都、幸福田園、濱水騎行、甜蜜山間和國粹醋香五大區段慢行綠道建設和縣域生態網絡建設,構建綠色生態屏障,變交通為體驗,打造清心綠道快樂游,實現快旅慢游。
瓜藤長引蔓,椒豆新蔬薦。清徐縣處處呈現著一派生機。全省“沉下去實調研真服務”專項活動正踏響鏗鏘的足音,像一支動人序曲,迎接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