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7 作者:張國鳳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國鳳)營盤水村,位于中衛市沙坡頭區最西端,地處寧、隴、蒙三省交界處,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名副其實的西大門。在市縣各級政府的幫助下,原先那種 “四季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不見走石飛沙不斷!钡睦Ь骋呀洀氐赘淖兞。
初夏時節,記者在村民王明軍沙蔥種植基地看到,長勢健壯,綠油油的沙蔥已經有八九寸高。王明軍十分激動的對記者說:“種植一畝沙蔥的收入有5000元,相當于種植4畝玉米的收入,F在已經有客商打電話要上門收購沙蔥了,根本不愁銷路。”這是沙坡頭區農業部門努力結合實際,把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作為主攻方向,狠下功夫、精準發力,以產業振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沙坡頭區農業部門負責人表示,調優種養結構,推動種養業轉型升級,是沙坡頭區各鄉村尋求突破的一個亮點。針對農產品品質不優、品牌不響、效益不穩等問題,各鄉村大力發展硒砂瓜、經果林、設施蔬菜、優質草畜等產業,統籌推進“四帶一區”產業布局區域化、經營規;、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今年種植硒砂瓜45萬畝、經果林42.8萬畝、設施蔬菜18.49萬畝、各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有85個。眾多的鄉親們依托優質產業實現收入增加。
營盤水村黨支部書記申文海介紹說,作為依托傳統農業發展的營盤水村,村民們主要以種植玉米、油葵等傳統農作物為主,由于土地貧瘠、沙化嚴重老百姓種地收益并不高,謀求適宜在沙地種植經濟作物是全村人共同關注的事情。如何在新產業的孕育和發展上謀求突破,就要謀劃適宜在沙荒地上發展的產業,讓鄉親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兜里的鈔票逐步多起來。
今年,村里已種植沙蔥300畝,爭取年內種植面積達到800畝以上、大棚種植反季節沙蔥13畝、種植文冠果200畝。申書記笑著說,營盤水村在脫貧致富路上勇于創新探索,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全村老百姓努力爭做脫貧先鋒,相信營盤水村一定會實現“村民富、村莊美”的目標。
馮莊村,積極探索破解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難題的有效途徑,通過土地規;鬓D,統籌推進,連片開發,引進了泰金種業、三隆種苗公司、百利蔬菜合作社等企業,共建設設施蔬菜大棚170座425畝,日光溫棚220座540畝,累計解決就業800人,帶領150戶群眾科學種植增收致富,F在,村里和江蘇綠港現代農業發展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總投資3.28億元,建成高科技蔬菜產業園,加工產生的效益按政策規定給老百姓分紅,增加老百姓的經濟收入。
起土地流轉給村民帶來的好處,村民吳桂霞喜滋滋地說:“搞土地流轉就是村里給村民鋪的一條致富路。家里有7畝地,以前種玉米或者小麥,一年下來能收入6000多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每年土地流轉費就有5000多元,其它時間,可以再到別人的蔬菜大棚里打工,一個人一年就能掙1萬多元。”
沙坡頭區農業部門最新調查顯示,現在,該區發展種養大戶3357個,發展家庭農場272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677個,成為激活農業農村活力的新能源。
針對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高、產業鏈條不完整、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沙坡頭區決定,要重點打造標準化露地蔬菜種植+觀光游樂、標準化綠色枸杞種植+觀光游樂、蘋果采摘+觀光游樂等多業態融合體,大力推廣休閑觀光農業進一步激活農業生態、科技、科普教育、休閑觀光、產品采摘、生態餐飲等多種功能內涵,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經濟價值,以帶動農戶增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