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安徽省宿州市: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為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康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從2012年起,安徽省宿州市率先探索試點組建“龍頭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成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目前,全市聯合體已發展到252家,加入聯合體的龍頭企業260家、合作社832家、家庭農場1701家,覆蓋了糧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導產業,年產值達280億元以上。
明確主體功能定位
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聯盟,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下聯若干個合作社及家庭農場。各主體功能定位是:企業做市場,家庭農場搞生產,合作社搞服務。龍頭企業統一制定生產規劃和生產標準,以優惠的價格向家庭農場提供種苗及生產資料,以高于市場價格回收農產品;合作社統一向家庭農場提供作業、技術、信息等服務;家庭農場按照標準進行生產,向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農產品。這種組織模式發揮三類主體各自所長,實現功能互補,有效破解了資金、技術、市場等諸多問題。
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聯合體各方通過簽訂生產合同,將農產品、生產資料的買賣關系及服務關系固定下來,形成契約聯結;龍頭企業為家庭農場擔保貸款、墊付資金給家庭農場提供種苗及生產資料,形成資金聯結;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投資建設生產設施或購買設備統一協調使用,形成資產聯結;企業和合作社對家庭農場的生產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形成技術聯結;企業對家庭農場的產品檢驗后,統一使用企業的品牌,形成品牌聯結。通過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聯合體各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體化融合。與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相比,聯合體優勢更加凸顯。
制定落實扶持政策
宿州市制定出臺了《促進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試點建設若干政策意見》,從財政、金融保險、項目支撐、教育培訓、人才、用地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扶持政策。例如,市縣財政每年落實聯合體扶持資金4000多萬元;整合涉農項目向聯合體傾斜,在聯合體中選擇了24個農民合作社承擔了創新發展試點和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落實項目資金2500多萬元;積極探索“去抵押化”信貸模式,建立了有別于工商主體的家庭農場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對AAA級信用的家庭農場,實行無抵押、無擔保貸款;在糧食產業聯合體的家庭農場開展了農業政策性保險提標試驗,提標部分的保費由市縣兩級財政給予補貼。
建立服務管理機制
宿州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等5個配套文件,成立了金融、項目、科技、培訓、裝備、政策六個服務指導組,建立了農業科技、農機裝備、農業信息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金融、農產品加工流通、農資服務、農民教育培訓等八大服務體系,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提供服務保障。同時,出臺了《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聯合體的規范名稱、組織架構、認定標準、退出機制等,提高聯合體規范化水平。
經過五年發展,宿州市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成效凸顯,有效解決了三大經營主體單獨經營無法克服的困難。一是解決了龍頭企業對農產品原料來源的需求。企業通過直接與家庭農場聯結,建立了穩定的生產基地,確保了原料穩定供給;企業指導監督家庭農場開展標準化生產,保障了企業對農產品的質量需求,解決了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的后顧之憂。二是解決了家庭農場生產經營中的諸多困難。龍頭企業、合作社實行全程技術服務,解決了家庭農場技術問題;龍頭企業高于市場價格回收農產品,解決了家庭農場產品銷售及收益問題;農機等服務合作社提供機械作業等服務,解決了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問題;龍頭企業為家庭農場貸款擔保,墊資為家庭農場提供生產資料,緩解了家庭農場資金困難。三是解決了合作社效益保障問題。合作社通過加入聯合體,有了穩定、規模化的服務對象,從而使服務效益有了保障。此外,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發展,在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農業新技術推廣、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也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農村改革實驗區辦公室供稿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