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4 作者:佚名 來源:商丘新聞網
“秦培杰,這飼料錢先記賬。”平崗鎮盧洼村的貧困戶付如有拉走了1000斤飼料。“我就是看你致富了,才開始養豬。”在秦培杰的帶動下,去年一年,肉豬養殖給付如有帶來了8萬元收入。“中,等你養的豬賣了錢,再給我。”秦培杰送走了付如有。
伴隨著飼料粉碎機轟鳴聲,筆者采訪了該村的養豬大戶、致富帶頭人秦培杰。
“以前在工地上干活,掙不了幾個錢。”秦培杰停下拌料機,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眼角滿是笑意,“去年我賣了400頭豬,每頭賣400元,一共賣了16萬元。”
“沒想到我60多歲還能富起來。”提起養豬,秦培杰打開了話匣子,今年60歲的他早在20歲時就開始養豬,對此頗有心得。但當時的養殖不足以讓生活富裕起來,他就跟隨同鄉一起外出打工。在工地上干了幾十年,掙錢不多還因此患上了肺吸塵病,大半輩子的積蓄花費在求醫的路上,被納入貧困的序列。
2016年,在脫貧攻堅全面推進過程中,平崗鎮針對實際情況制定了肉豬養殖的到戶增收項目,這下可讓秦培杰來了精神。
多年的經驗讓他對養殖得心應手,不僅把自己的6頭母豬料理得妥妥當當,還幫助同村貧困戶代養起了母豬,“最多的時候,我這里有20頭母豬,一年能出欄生豬400頭。”
“秦老漢是我們致富的帶頭人。”村民們看他養豬掙了錢,也紛紛加入了養殖的行列,在他的帶動下,盧洼、徐樓等周邊村落的村民養豬的農戶達到了百余戶,其中貧困戶60余戶。熱心腸的秦培杰挨家挨戶查看養殖情況,指導養殖技術。慢慢地,村里養豬的人越來越多,秦培杰又購置了一臺飼料粉碎機,幫助村里人打飼料,面對困難的貧困戶,他都采取先賒賬,賣了豬再還錢的方法。
采訪結束時,秦培杰帶著記者到自己的豬圈看了看:現代化的豬舍一改傳統養殖臟亂差的形象,豬舍里干凈整潔,存欄生豬只只膘肥體壯,排泄物也被利用起來,用作生態肥料和沼氣發電。“這樣下去,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秦老漢自豪地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