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2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日報
近日,走進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縣沙河鄉允俸村忙孝組的馬鈴薯地里,機器忙碌工作著,身后一墑一墑個大飽滿的馬鈴薯就從地里鉆了出來。村民們將其撿籃裝箱。一車車馬鈴薯從這里發往昆明、西安、上海、北京、武漢等地。
一大早,村民杞志兵一家就在地里忙開了。“今年,我們種了3.5畝馬鈴薯,預計收入近2萬元。”
忙孝組是雙江縣有名的冬馬鈴薯栽種地,2007年,忙孝組成立馬鈴薯產業協會和馬鈴薯種植合作社,開始規模化種植馬鈴薯,倡導一體化進種、一體化種植、一體化銷售。
2015年,村里又成立了雙江允俸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將兩個合作社放在一塊建基地,把農機、農藝相融合,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把農業科研推廣與專業合作社相融合,實現試驗示范推廣一體化,把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發展循環農業。
“靠種植馬鈴薯,我們的收入由2014年之前的每畝2000元,增加到如今的每畝8000元,社員收入和畝產值翻了3倍。”合作社社長俸光兵說,去年,合作社種植馬鈴薯實現利潤1230多萬元,集體收入達5.3萬元。
在水稻種植上,合作社采取“十統一”種管經營方式,打造了“南勐河優質米”品牌。
“收了馬鈴薯以后還能種植水稻、稻+魚、稻+鴨種養模式,一年下來收入10多萬不成問題。”沙河鄉允俸村委會主任艾蕊介紹,有的農戶種植達10畝以上,按照每畝平均5000元收入,單種馬鈴薯收入就能達到五六萬元。
不久前,合作社還有了自己的電商銷售店,走上了傳統銷售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路子。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員360戶,輻射帶動3500余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