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2 作者:佚名 來源:四平日報
科學制定農業發展規劃,強化農業從業人員培訓,提升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農民的生活有了盼頭,致富也有奔頭了,更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造美麗鄉村精品路線,綠化美化村屯人居環境,農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引進蔬果采摘觀光項目,建設鄉村旅游特色景區,積極探索發展休閑農業,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獲得感更足了。如今的鐵西區,農村有看頭、農業有奔頭、農民有盼頭。
近年來,四平市鐵西區以休閑農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滿足居民休閑消費需求、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著力將休閑農業培育成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為城鄉居民提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休閑旅游體驗。
全區休閑農業的發展勢頭如火如荼,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已創建省級美麗鄉村4個,評比美麗庭院600個、干凈人家2000戶,打造7條精品線路,全長44.8公里,覆蓋12個村,帶動農民就業人數3000余人。
因地制宜 科學規劃 休閑農業發展方向明確
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按照發展休閑農業思路,從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第三產業等多方面著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區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態定位,制定了《鐵西區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實施規劃》,做到有序發展,相對集中,規模開發。結合目前農村勞動力現狀,對從業人員在農藝知識、食品衛生、安全生產、誠信意識等方面開展培訓,突出旅游和消費體驗,著力在發展理念、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上下功夫。目前累計培訓休閑觀光農業從業人員3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準。
加大投入 強力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
始終堅持突出發展休閑農業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全面推進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改善人居環境。2017年完成了新發村和西條子河村農戶圍墻大門改造項目,新建文化廣場2個,高標準文化廣場達到15個。修建路邊溝26580延長米,打造文化墻29377延長米,新修水泥路29.2公里,“屯屯通”水泥公路達到112公里,實現了村屯全覆蓋;全速提檔精品線路。按照構建“東西連片,南北成線”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要求,新打造2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積極開展精品線路綠化美化工作,栽植風景樹、果樹85萬株,栽種花草422萬株,美化面積40萬平方米,全部實現了綠化美化,切實提升了精品線路建設水平;全面打造優美片區。圍繞叢泉湖花海特色旅游4A級景區,建設了500畝叢泉湖花海項目,積極探索實施村企互利雙贏的工作模式,引進6家知名企業出資在花海內修建了6棟歐式別墅木屋,觀花樓、休憩驛站、服務中心、停車場、游樂設施等配套工程相繼跟進,為休閑農業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突出重點 打造特色 農旅項目落地全面發力
“山水風光畫里求,茶香綿長惹鄉愁。”發展休閑農業最重要的就是打造特色項目,引進了以蔬菜水果采摘為主的吉府源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被授予“四平市放心菜生產基地”和“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被省旅游局評為“吉林省鄉村旅游經營單位3A等級”;建設了以花卉園林度假、動物園和農家樂為主的趙家大院項目。引進了以休閑度假、特色餐飲為主的福港休閑垂釣驛站項目,間接帶動農民就業300余人,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引進以“創新企業文化產業、提升城市品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的航宇生態園項目,園區現已達到省級休閑、旅游農業“四星級”標準,被省農委評為“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四星級企業”,是鐵西休閑觀光農業建設的典范。全年累計接待游客12萬多人次,實現農副產品及旅游綜合收入3000萬元以上,農旅結合讓“鄉村理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鐵西區委、區政府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優良的生態環境和鮮明的產業特色等資源優勢,牢固樹立“農業立市”發展理念,打造休閑觀光農業品牌,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全力助推休閑農業整體躍升,為建設“美麗四平、幸福家園”增光添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