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2 作者:佚名 來源:黃岡新聞網
4月初,羅田縣白廟河鎮東山灣村“四季花海”景區游人如織,游客們開心前來賞花。去年以來,羅田縣白廟河鎮因地制宜,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人才,發動一批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帶動貧困戶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前景的產業,較好地找準產業脫貧致富新路徑。
實地考察,引進蘄艾產業。該鎮黨委、政府積極組織實地考察,多次帶領各村支書、扶貧工作隊隊員、貧困戶代表前往蘄春考察蘄艾產業,并請農業部門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目前,蘄艾種植已在該鎮全面展開,已有200余戶農民整地栽種,其中貧困戶占60%,種植面積達800余畝,預計每畝年收入2000元。蘄艾產業成為該鎮又一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能人返鄉,發展稻蝦產業。經過多次發動,該鎮付家廟村村民黃玲放棄北京收入頗豐的百貨批發工作,回娘家創立外婆橋生態農莊。一期項目流轉土地500余畝,改造稻田養殖清水蝦,帶動22人就業,包括5戶貧困戶在內的30余戶村民受益。
立足實際,發展觀光產業。該鎮東山灣村村民許林海發展花卉種植1000余畝,其農場種植各色玫瑰,打造的“四季花海”每月都能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來觀賞。南寶山村村民張益平牽頭成立的后花園生態農業合作社,投入資金500多萬元,流轉土地500多畝種植毛桃黃桃。早春桃花盛開,來賞花的游人絡繹不絕。兩村去年僅流轉土地收益和就業工資兩項,就給當地村民帶來200多萬元收入。
利用優勢,發展果蔬采摘。利用地處旅游公路沿線優勢,引導農民發揮自身之長,該鎮鼓勵農民種植可供游客直接采摘的綠色果蔬。通過幾年的擴種,白廟河村村民王爭勝現已發展紅心獼猴桃2000余畝。付家廟村黃玲發展的生態農莊,也正在興建采摘園,其種植的紅杏、大紅桃、車厘子受到游客歡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