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2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石家莊4月12日電(記者李繼偉)河北省磁縣講武城鎮八里冢村的田間大棚里,一朵朵雪白的“小絨球”傲然挺立,在綠葉和黃花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這就是扶貧“聯姻”路上的神奇野草——蒲公英。
“蒲公英既能加工成藥材、茶葉出售,還能當蔬菜直接食用。”八里冢村致富帶頭人吳世豪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個大棚一畝六分地,每年可采種子100余斤。蒲公英鮮葉每年收六茬到八茬。算下來每個大棚可收入四五萬元。”
據悉,依托講武城鎮蒲公英種植基地,磁縣在西部山區4個鄉鎮20個村莊推廣蒲公英種植,逐步探索出“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目前,磁縣蒲公英種植規模已達1000多畝,年產量在7000噸左右,除供應本地市場外,還遠銷安徽、吉林等地,帶動近千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磁縣農民種植蒲公英草致富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地方組團來考察種植經驗。河北省委宣傳部駐承德市圍場縣吉上村扶貧工作組多次到磁縣調研考察,結合當地實際謀劃發展蒲公英產業項目。
“自從工作組從磁縣‘娶’回種植技術到我們村后,村民種植蒲公英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處,今年還要投資建設加工廠,延伸產業鏈。”吉上村黨支部書記田建新告訴記者,吉上村位于吉布汰溝深處,是河北省20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嫁了閨女,送嫁妝。”磁縣蒲公英基地負責人笑著說道,“蒲公英種植能夠成為吉上村脫貧致富的好產業,我們要利用種植蒲公英的優勢,從資金、種子、技術上幫助當地貧困戶,逐漸做成當地扶貧的大產業,從而帶動更多的貧困地區盡快脫貧致富。”
據了解,磁縣技術人員在圍場縣注冊了蒲公英產業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同時還將擴大蒲公英產業種植基地規模,進一步拓展農家樂、休閑采摘等項目助力群眾脫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