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 楊娟
“書記,我家的紅心獼猴桃染了潰瘍病,一些樹干都開始流‘膿’了,你幫我打聽打聽有啥好法子治嗎?”日前,當著百鄉萬戶湖南調研組成員的面,永順縣高坪鄉馬鞍村村民向少俊火急火燎地趕到村黨支部書記向言奎家“求救”。
向少俊坦言,村里這些年獼猴桃產業發展勢頭好,自己一心想著種出點名堂來。2016年,他試著將村民普遍種植的“米良一號”綠心品種換成了市場上受熱捧的紅心獼猴桃,本來指望今年掛果,賣個好價錢,沒想到卻遇到了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
為了幫助村民尋找“癥結”和“藥方”,調研組立即趕到離村30多公里的石堤鎮麻岔村。該村的溢香園富硒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種植了70余畝紅心獼猴桃。說起潰瘍病,合作社負責人歐娟也是一肚子苦水:“由于細菌性孢子通過風、雨傳播,這個病很難控制,一旦染上,幾乎是毀滅性的。”歐娟坦言,自己種植的紅心獼猴桃今年也染了病,求教當地農業干部和專家,都沒有找到好法子。因此,合作社今年還部分改種了染病率較低的黃心、綠心品種。
調研組立即表示,調研結束后要把這一問題帶回北京,請國內權威專家給果農支招。同時,調研組成員建議,潰瘍病難治,所以種植者一定要做好“防”的工作,要把好育種、嫁接、扦插等關口,培育和栽植抗病品種,嫁接和修剪時做到“一刀一藥”進行消毒,盡可能減少病菌侵入途徑。
“我們村約有3/5的土地種的是獼猴桃,村民3/5的收入靠的是獼猴桃,所以,發展獼猴桃產業,村民勁頭十足,都盼著能把獼猴桃種好。”向言奎告訴調研組,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指導和農業農村部干部的對口幫扶下,村里的獼猴桃產業基礎發展起來了,但產業基礎仍然薄弱:大部分種植戶自行其是,種植標準不統一,果子品質參差不齊,難以形成品牌;產品單一,農戶收入主要靠賣鮮果,獼猴桃加工及其他服務業沒有跟上,市場風險比較大。
對此,調研組建議,馬鞍村要從引品種、提品質、樹品牌、延鏈條等方面著手,讓“老”產業釋放新活力。首先要引入抗病性好、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第二要發揮合作社的示范帶動效益,使合作社在統一生產技術、統一投入品供應、統一品牌銷售等方面真正起作用。三要利用湘西山水生態、綠色的天然優勢,打造自己的獼猴桃品牌。此外,還要將獼猴桃產業鏈條向縱深延伸,構建育苗、授粉、賣果、加工、物流等一體的服務網絡,探索“一果興、百業旺”的新業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