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0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
向海蘭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扶貧辦副主任。這幾天,她正按照全縣“興調研轉作風促落實”行動要求,一直忙著下鄉走訪。這不,剛從西沱鎮調研回來,隨身揣著的筆記本上面寫滿了她在貧困村走訪時發現的問題。她說:“目前石柱已發起了脫貧攻堅‘沖鋒戰’,要確保如期脫貧摘帽,要進一步在住房保障、結對幫扶、內生動力激發等方面下功夫。”
脫貧不是光喊口號
向海蘭認為,脫貧不是光喊口號,而是要“下沉”到基層扎實干。有著8年扶貧工作經歷的她,說這樣的話是有感而發。
2015年,向海蘭主動報名參加縣里進村蹲點工作,來到大歇鎮龍王村擔任駐村干部。去之前,她了解到龍王村屬于典型的山區村,全村有貧困戶65戶241人,村民一直靠種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為生,這樣的傳統產業收入很低。
于是,向海蘭與村干部共同商定脫貧計劃,與貧困群眾一起想脫貧辦法,確立了“基礎立村、產業興村、文化亮村”的發展思路,并積極與縣里的相關部門銜接,為幫助龍王村脫貧“牽線搭橋”。
向海蘭為龍王村引進天泉農業專業合作社,采用“五統一分三滿意”模式,讓村民種植金蕎麥、養殖生豬。她向重慶日報記者解釋,“五統”即種植業統一配送種子、統一配送肥料、統一配送農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保護價回收,養殖業統一配送生豬、統一配送飼料、統一參加保險、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保護價回收;“一分”即年底按交易價格分紅;“三滿意”即群眾滿意、政府滿意、企業滿意。
通過新發展360畝金蕎麥和飼養105頭生豬,向海蘭帶動全村戶均每月增收800元以上。
提振貧困群眾的精氣神
除了發展產業,如何提振貧困群眾的精氣神也是她一開始就在思索的問題。
在多次深入基層走訪后,向海蘭提出了開展精神扶貧“六大行動”,包括流動文化進村、廣播“村村響”“扶貧夜校”“院壩話扶貧”“巡回宣傳”等扶貧行動,她說,這樣的精神扶貧能增強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幫助他們樹立脫貧信心,也能為脫貧攻堅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如今的龍王村已實現整村脫貧,不僅村民增收致富了,村容村貌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向海蘭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在她駐村的一年多里,龍王村穩定增收難、出行便捷難等貧困群眾“八難”問題得到解決,有一個特色主導產業、有一條硬化公路等貧困村“八有”目標如期實現。她也希望自己能繼續深入其他貧困村擔任駐村干部,“這些經驗一定能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助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