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9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 呂兵兵
“種麥子,開春頭遍水和追肥是頭等大事。原先,農民拖著管子滿地跑,兩口子忙活1天澆不了3畝地。現在,咱這10萬畝麥田全部用上了水肥一體化,1個人管3眼井,1天澆個四五十畝很輕松。”近日的一個上午,在位于山東省鄒平縣焦橋鎮的10萬畝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范方內,山東元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志存告訴記者。
這邊是滴管帶“潤麥細無聲”,那邊是植保無人機“呼嘯殺蟲菌”,原先萬人下田保春管的場面不見了,換來了新裝備新技術大顯身手,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標準化……各類現代農業元素盡收眼底。
機器替換了人,效果還更好。一是綠色。用上水肥一體化設備,與傳統大水漫灌相比,節水4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45%以上;大型無人機植保,日作業面積可達500畝,用藥量節省20%左右。二是輕松。澆水追肥環節效率提高10倍以上,植保效率提高30倍以上,示范方內1個人可管理500畝麥田。三是精準。肥水利用效率高,植保噴藥更均勻,效果體現在產量上,小麥每畝可增產一二百斤,玉米每畝可增產二三百斤。
一下子上這些新裝備,投入得不少吧?
元瑞公司用的水肥一體化設備,就是自己研發的,即便按市場價來算,投入也不是很多。每50畝一個施肥罐,投資1400元,可使用10年以上;主管道每畝投資100元,可使用5年以上;分管道每畝投資150元,可使用一年,回收后還可以修復再利用。“無人機等植保設備,一次性投入要大一些。不過目前投不起的話,可以購買植保服務,那也比采用傳統人工方式劃算。”趙志存說。
靠著這些新裝備新技術,元瑞公司在鄒平一下子種了將近12萬畝糧食,給農民的流轉費普遍在1000元/畝。“如果是農民自己種,這1000塊錢肯定掙不出來。但咱是綠色高效種糧,劃算。”元瑞公司董事長宋學東說,“減少麥壟,面積增一成;科學種植,產量增一到兩成;對接企業種訂單糧,價格增一成不止。再加上省出來的人工費,去年即便玉米遭了災,咱每畝純利潤還有200多元呢!”
企業掙了錢,農民收入有保障,糧食生產更綠色、更高效……看到元瑞公司規模化集約化種糧的諸多好處,4月1日,山東省在這里召開了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省農業廳廳長王金寶說:“在糧食主產區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將是山東按照‘農業質量年’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水平的兩大關鍵舉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