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5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防范區域金融風險,聚焦“準實”抓脫貧,推進長江大保護——
湖北打出三大攻堅戰“組合拳”
本報記者 鄭明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人民財產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精準脫貧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只能打贏打好。環境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得到人民認可的一個關鍵,要堅決打好打勝這場攻堅戰。
湖北省委、省政府日前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扣響了“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發令槍”。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要把三大攻堅戰作為現階段要跨越的特有關口來攻克,作為牽引全局的戰略性任務來推進。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就是要著力防范化解地方金融、政府債務等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風險底線;聚焦“準實”二字,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扶能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穩固脫貧;“加減乘除”一起做,推進長江大保護九大行動,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實現高質量發展。
脫虛向實防范金融風險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被列為三大攻堅戰之首。湖北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點是防控金融、政府債務、房地產市場及養老支付風險。
湖北省金融辦主任段銀弟分析:湖北防范金融風險將盯住三類風險,第一類是打著金融創新幌子,出現的一些非法經營活動;第二類是金融機構自身的壞賬風險;第三類就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
“支持實體經濟,是防范風險的根本之舉。”段銀弟認為,首先要切實將金融資本導入實體經濟。其次,堅決剎住地方政府過高舉債,禁止以購買服務、擔保等形式變相舉債,同時分類施策、分類處置,嚴控增量,消化存量,處置“隱量”,確保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農信聯社是縣域金融的主力軍,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場攻堅戰中責任較大。湖北省農信聯社理事長李亞華介紹,農信聯社將更加注重用科技手段管好貸款,提升管理水平,實現“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合規,將風險把握在可控范圍內。
銀行的信貸政策更嚴格了,中小微企業、“三農”企業卻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問題,怎么辦?
“積極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多渠道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祥表示,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已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助力器”。
湖北區域性股權市場(四板市場)對掛牌的一些中小企業的股份進行定價,在股權轉讓中,中小企業可以獲得融資。截至2月底,湖北四板掛牌交易企業4192家,共為343家企業完成股權融資1567筆,實現融資總金額757.43億元。
基金能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被寄予厚望。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黎苑楚介紹,在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的示范、撬動下,省內一些知名地產企業正積極轉型參與股權投資,部分金融、地產資金回流實體企業,引導基金“脫虛向實”的引導功能突出,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實體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聚焦“準”“實”下“繡花功夫”
2月14日,湖北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17年度全省3個貧困縣擬摘帽公示,神農架林區、紅安縣和遠安縣入選。
“今年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104.6萬人脫貧、17個貧困縣摘帽,確保已脫貧人口可持續穩固脫貧。”這是2018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定下的“小目標”。
最難啃的“硬骨頭”主要集中在自然條件惡劣的老少邊窮等深度貧困地區,多屬因學、因病、因災或缺勞動力致貧。
對特殊貧困人口,該兜底的要兜底,保障標準也應適度提高。今年,湖北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量將重點用于四大特困片區,對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貧困人口,將因戶因人落實救助供養、大病救治、生活兜底保障等。
“產業扶貧是重中之重。”湖北省扶貧辦主任胡超文說,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培育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在紅安,圍繞有機茶、紅薯、養蜂等產業,推出了“政府+貧困戶+銀行+市場主體”合作貸款模式,將扶貧資金注入帶動能力強、產業基礎好的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變扶貧資金為股金,讓貧困戶變股東,與扶貧產業利益捆在一起,帶動上萬貧困人口脫貧。
3年來,湖北省400多萬貧困群眾走上脫貧之路。但也有少數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如何治好“心貧”?湖北開出“藥方”: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要緊緊抓住基礎教育這個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扶‘錢’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湖北省新農村建設辦公室主任熊義柏說,增設教育扶貧專項資金,將教育資源重點向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傾斜,打造信息化教學平臺,確保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
治污動真碰硬打持久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7年,湖北省17個重點城市PM10累計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16%,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國前列;114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6.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穿‘新鞋’、走‘綠道’,綠色指揮棒發揮出巨大威力。”湖北省環保廳廳長呂文艷說。
湖北在全國率先實現河湖長制全覆蓋。省委書記擔任第一總河湖長,省長任總河湖長、長江河長,全省萬余名河湖長上崗履責。湖北長江大保護九大行動,已取締關閉污染企業千余家。
“再不能走邊發展邊污染的老路,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荊州市市長崔永輝介紹,2017年,該市清理環保違法違規企業1360個,關閉落后產能“十五小”企業71家、污染嚴重“十小”企業和非法作坊116家。
長江大保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今年,湖北污染防治的重點任務單已經明確,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已透出“強硬”信號:今年起,省里每兩年開展一次環保督察。
防治要建立一套督察、考核、問責有機銜接的傳導機制。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期間,向湖北交辦的1925件環境信訪問題全部辦結,全省共實施行政拘留22人,刑事拘留5人,約談918人,追責問責501人。
“污染防治攻堅戰需要聚焦當下,著眼長遠。”湖北經濟學院孫永平博士建議,深入推進產業、能源消費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實施環境質量和污染排放總量“雙控”制度。
“污染防治是動真碰硬打持久戰。”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表示,下一步,湖北將繼續深入開展生態省五級聯創;建立環保督察長效機制;全面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深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健全綠色政績考核體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