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9 作者:張國鳳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 (記者 張國鳳) 為推進淡水漁業的轉型升級,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和漁業部門作出安排。新時代漁業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總抓手,跳出漁業抓漁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總要求,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要把漁業生態養護作為首要任務,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跳出養殖抓養殖,把漁業建設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按照“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要求,大力發展綠色水產養殖業、加工業、休閑漁業和品牌漁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高漁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自治區農牧廳漁業漁政管理局負責人對2018年全區漁業重點工作可概括為7個核心詞:實現“兩個確保”,即確保全區漁民持續增收、確保全區漁業對西部地區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推進“三個轉移”,即由傳統粗放養殖轉向實施精準化養殖轉移、由常規大路品種向名特優新品種轉移、由以生產流通為主向生產加工休閑漁業等全產業鏈發展轉移;保障“三個安全”,即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漁業生態安全、漁業生產安全;強化“三個建設”,即強化品牌建設、強化休閑漁業建設、強化能力建設;落實“三項制度”,即落實水域灘涂規劃制度、“紅線保護”制度、黃河禁漁期制度;加強“三支隊伍”,即加強漁業行政執法隊伍、水產科研推廣隊伍、新型經營主體隊伍;實施“五大項目”,即實施設施漁業建設項目、稻漁綜合種養項目、水產健康養殖項目、特種品種高效養殖示范項目、水產品質量安全提升項目。
按照自治區突出供給側改革,大力推進“三個轉移”;要強化品牌建設,著力打造綠色優質品牌;要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推動產業融合的要求,銀川市以全面構建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新格局為目標,加大水產養殖節能減排技術應用,開展艾依河沿線大水面漁業資源生態養護,重點開展稻漁生態陸基漁場建設、設施溫棚養殖和養殖尾水達標處理技術應用,升級改造水產養殖場基礎設施,逐步實現養殖用水“零排放”。
石嘴山市充分發揮大水面優勢,以實施生態水產業提質增效工程為抓手,大力推廣設施漁業、大水面提質增效、名優水產新品種養殖等生態環保健康養殖,促進生態水產業優化升級。
賀蘭縣以稻漁立體生態種養、設施溫棚、工廠化車間建設和養殖等項目實施為重點,以各類創建活動為抓手,發揮好全區水產養殖“領頭羊”作用。
平羅縣加快生態養殖,著力打造“西夏馬蘭花”“瀚泉海”“沙湖銀龍”“鎮朔湖”等優質水產品品牌;拓寬流通市場,完善水產品流通渠道。青銅峽市以物聯網等新科技為引領,集成應用現代漁業新裝備、新技術,建設智慧漁業。
中衛市沙坡頭區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品牌漁業和生態漁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