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3.生活習性:在華南年發生1代,跨年完成,部分兩年1代。卵散產,大多一處一粒,也有多達6~8粒粘結成塊,卵期約10天。幼蟲孵化后大多從枝條木梢的端部侵入,由枝端向下往主干方向蛀入,蛀至分叉處,往往向上蛀食叉枝的一小段后再返下往主干方向蛀食,從小枝至干枝乃至主干。隧道為簡單的圓筒形,內壁黑色,幼蟲可在其上下活動。被害枝條上每隔一定距離有一排糞孔。小枝條上的孔洞排出粒狀蟲糞及木屑,疏松呈黃白色;大枝干上蟲糞混著黑色黏稠液體由排糞孔排出,掉落至下方的葉片上或地上,凝結成塊,是此蟲存在的重要標志。幼蟲鉆蛀的隧道,如在小枝條里,沿樹枝中心向下延伸;如在大枝干里,則常靠邊材鉆蛀;如枝條側斜,其隧道及排糞孔常在下側方;若枝干豎直,則各個方向均可被子蛀害。不論隧道在枝干的方向如何,其排糞的分支子隧道一定是向下傾斜,以利排糞和防雨水侵入。幼蟲期260~310天。老熟幼蟲在隧道內筑一段長7~10厘米略寬于一般隧道的蛹室化蛹,蛹室兩端常用含碳酸鈣的白色分泌物隔開。蛹期30~50天。成蟲羽化后在蛹室中滯留一段時間(10~30天),而后拓寬排糞孔爬出。通常在夜間活動,有趨光性。白天藏匿于濃密的枝葉叢中。交尾發生在當晚9~10時,經交尾的雌蟲在雄蟲離去數分鐘即開始產卵。每雌蟲一生產卵6~25粒,成蟲壽命13~36天。
4.防治方法:
①清除蟲害枝。根據脊胸天牛的為害習性,每年從7月份起,逐株檢查芒果樹,發現蟲枝即從最后(最下方)一個排糞孔下方15厘米處剪鋸除蟲害枝,以后每1~2個月復查一次,直至12月份,即可將此蟲控制在為害初期。具體操作時應檢查上部分的切口斷面是否有蟲道,如有可用鐵絲刺殺其中可能殘留的幼蟲。新植果園于次年起就應采取此措施,并年年堅持不懈,定期長期有效地控制此蟲的為害。
②藥劑殺蟲。對已進入大枝干的天牛幼蟲,可采用注射針筒將80%敵敵畏或38%氯.馬乳油原液注入最后一個排糞孔,可殺死隧道內100%的天牛幼蟲。注藥前應仔細清除排糞孔口的蟲糞孔以保證藥效順利進入隧道。若用棉花沾藥液堵塞蟲洞,則應用濕泥封住大多數排糞孔以保藥效。
③截冠復壯。對于樹冠已破壞的重蟲害樹,可在收果后采取重修剪的方法,將病蟲老弱枝全鋸除,只保帶主骨干枝,同加強撫管,增施有機肥,促進新冠形成。實踐證明,收果后立即采取此措施,非但不影響翌年正常結果,反而提高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