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烏鱧俗稱黑魚、烏棒、花魚、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暢銷國內外市場,價格昂貴,成為外貿出口的重要水產品。
一、養殖烏鱧優點
①烏鱧苗種來源廣,早期是從水草叢、河溝中捕撈,目前已發展到工廠化培育等。②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水質要求低。③當年可以養成商品魚。④每667平方米池塘,水深7.5米,可放養魚種8000~9000尾,年產量可達4~5噸,利潤3萬~5萬元。⑤疾病少,成活率高,成魚便于遠距離銷售。
二、種苗人工繁殖
1.選擇親魚
5月中旬,選擇腹部膨大松軟,卵巢輪廓明顯,中央出現凹溝,生殖孔外突、大而粉紅色的雌魚,用控卵器取卵子。卵粒大小均勻,呈金黃色,光亮飽滿。雄性個體體色紫紅色,前脊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齊、透明白色的小圓斑,愈多愈白愈好;腹部稍肥大、松軟,生殖孔稍放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紅色。雌雄比例1∶1。雌雄魚分別在暫養池靜養一天,不投喂餌料,有利于產卵。
2.親魚催產
采取二次注射,第一針采用全劑量的1/3。隔18~26小時,再將2/3劑量注入雌魚。雄魚在雌魚注射第二針時一次性注射,劑量減半。注射部位:體腔注射,采用較細的6號針頭,與身體成45度角扎針。進針深度1厘米。激素的種類和劑量:鯉、鯽腦垂體,每千克雌魚4~6粒,雄魚減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千克雌魚1600~2400國際單位,雄魚減半。
3.產卵
可在孵化缸、水泥池、土池中進行。在水溫22~23℃時產卵效應時間為27~35小時,水溫24~25℃時產卵效應時間為25~30小時,水溫26~28℃時產卵效應時間為18~22小時。烏鱧產卵需在安靜和弱光下進行,不能受到驚嚇,否則會中止產卵。產卵后12~14小時集卵。
4.人工孵化
網箱孵化(40目,50厘米×100厘米×50厘米),微流水方式,每箱投入1萬粒受精卵;孵化池孵化(3米×4米×0.8米),靜水方式,每池投放4萬粒受精卵;孵化率的高低取決于魚卵的受精率和水質的清新。應及時剔除未受精卵,在水溫22~27℃范圍內,孵化時間28~32小時。
三、種苗培育
1.網箱培育法
(1)剛出膜的魚苗到3厘米前,利用40目的網布制成1米×0.5米×0.5米規格的網箱進行飼養。魚苗出膜4~5天后,投喂浮游動物的幼體,少量多餐,4小時喂1次。3~4天后,投喂次數逐減,過渡到1天投喂2次。投苗密度每平方米2000尾,即每箱1000尾。魚苗培育到2厘米,移入6~8目網布制咸的網箱培育。
(2)烏鱧魚苗長到2厘米時,及時換箱。新的網箱采用6~8目的軟質夏花網布制成,規格為10~15平方米,以長方形為好。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600尾,出箱規格為8~10厘米。放養前的魚苗必須平放分養過篩,按規格適當調整密度。投喂浮游動機箱中搭一食臺,低于水面20~25厘米,掛袋投喂,每袋數量0.5千克,每天每500~600尾1袋,隨著魚苗長大,每5~7天增加250克。魚苗長至4~5厘米時,可用魚肉糜代替浮游動物,或馴化吃人工顆粒飼料。每天上午刷箱,防止網眼堵塞。每隔1周換箱1次,將換下的網箱徹底清洗和消毒。
2.土池培育法
(1)池塘準備。土池規格為100~250平方米,堤岸牢固,底質平坦無淤泥,水深1米,進排水方便。魚苗繁殖前1個月將池水排干,清除淤泥,曬烤1周后,按每667平方米100千克~150千克潑灑生石灰漿,殺滅病原體和野雜魚。
(2)魚苗放養。每平方米100~150尾為宜。經20天培育,待魚苗長到3~4厘米時進行一次分養。分苗時帶水過篩,分苗后按每667平方米3萬~4萬尾,培育至10厘米。這樣成活率高。也可一次性放足,每667平方米投苗5萬~7萬尾,直接培育到10厘米。投苗最好選擇風平浪靜的天氣,水溫溫差不超過2℃。
(3)培育管理。魚苗入池的第1周每667平方米施追肥(發酵后的牛糞、雞糞)50千克,以后根據水色的濃淡適當施肥。魚苗入池第2周開始投飼,每萬苗1天投喂活水蚤0.5千克。經2~3周培育,魚苗長達2.5~3厘米時,在培育池中搭設2米長的食臺1個,低于水面20厘米。投喂活水蚤之外,可適當掛袋補充,袋中裝有死水蚤、魚糜。再經4周,魚苗長6厘米以上時可以轉為全部用魚糜或魚糜加飼料飼喂。再經2~3周,魚苗長達8~12厘米,即可作為魚種放養。每隔7天加水10~15厘米深。每天有專人定時巡塘,早、中晚各1次。
四、成鱧養殖
1.集約化養殖
(1)養殖設施及準備。土池、石砌池、土底舊鰻池均可用于養殖。要求水深1.5米~2米,池深2.5米。面積667~1330平方米。池子進排水口做好防逃設施。池的四周種上寬0.8米~1米的水草帶。養殖前15~20天,每667平方米施生石灰100千克~150子克消毒。
(2)魚種放養。選用10厘米以上(最好是16~20厘米)的隔年魚種,平均水深在1.7米~1.8米,體長10~14厘米的魚種,每667平方米投放9000~10000尾;16~20厘米魚種,每667平方米投放8000尾。魚種下池前用0.3%~0.5%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
(3)飼料種類。①鮮動物飼料:以海、淡水小雜魚及蝦為主。也可用畜禽屠宰下腳料、蝌蚪、蚯蚓、蠅蛆等。②鮮魚糜與粉狀配合飼料(比例為6∶4)。③浮性顆粒飼料。
(4)投飼。在投飼前以擊拍聲作“信號”,使隱蔽在水草下的烏鱧集合到食臺周圍,形成搶食局面,以提高攝食量。投量為魚體重的6%~10%,隨著魚體長大投飼量逐降到6%。投喂方式以逐漸投喂效果較好,直到吃飽為止。采用鮮魚糜與粉狀配合飼料投喂,須搭食臺。離池邊1米處,用毛竹樁支撐,距水面下20~30厘米,綁上聚乙烯網片,寬1米,長3米。定期清洗食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