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養鱉業是我國優質高效的特種養殖產業之一,從上世紀末七十年代初發展以來,到目前年產量已達十萬多噸,居世界第一。雖然目前商品鱉的市場價格低糜,但市場銷量仍不減。然而今后要想可持續健康發展,還須尋找新的養殖模式和可行的最佳途徑。
根據筆者多年的考察調研和養殖實踐,利用現有養殖池塘進行混養是我國今后發展健康養鱉的最佳途徑。其依據有三:
一好:池塘環境好管理方便
由于池塘面積大,池水深,且在野外自然氣候條件下,所以養殖環境就較工廠化溫室和精養小水泥池好。特別是在管理方面,除做好防逃、放養和捕撈外,其它管理均可按原來池塘的養殖對象進行就可。池塘中混養鱉的方式也很多,如魚鱉、魚蚌鱉、蝦鱉、蟹鱉混養等等。
二好:成本低質量好效益高
由于是利用現有池塘進行混養,就可省去建造鱉池的大量資金和每年的設備折舊費。特別是混養塘鱉種的放養密度是根據池塘中天然餌料的多少來制定的,所以大多可采用不投料或少投料的放養模式。這樣養殖成本可比常規養鱉降低一半多。而在池塘中混養的鱉由于其活力強又是吃天然餌料,鱉的質量就如同野生。如浙江省桐鄉市利用蝦池混養江南花鱉,不但畝效益比單養提高幾倍,養成的蝦和鱉質量均比單養好,深受當地消費者的歡迎。
三好:提高池塘利用率節省土地
改革開放后因建設需要,土地資源日趨缺乏,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土地資源貴如金。所以用現有池塘混養中華鱉不但可提高池塘的利用率,還可節省大量寶貴的土地。我國現有可用來搞混養的池塘達幾百萬畝,如按每畝混養100只計,就可節省土地幾十萬多畝,意義重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