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萵筍屬菊科萵苣屬萵筍種,主產地為成都平原,個別地區也有栽培,有圓葉和尖葉兩個類型,圓葉萵筍,耐寒性較強,多作秋冬、冬春萵筍栽培。
萵筍適應性較廣,但其對栽培條件及氣候有一定的要求,其幼苗期生長適溫12-20℃,可耐-5℃-0℃的低溫,肉質莖形成期生長適溫白天18-22℃,夜間12-15℃,5℃以下受冷害,0℃以下受凍害,此期苗端可開始分化花芽,花莖開始伸長和加粗成為肉質莖的一部分。根據屬高溫感應型,日溫23℃以上花芽分化迅速,長日照伸進抽苔開花。
由于它對生長環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也形成了特定地區的產品,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對蔬菜需求加大,由于萵筍肉質嫩脆,莖葉均可食用,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且生長速度抗病、各地都引種、試種,都大面積栽培。因各地氣候不同,播期和栽培方法不同,生產中也出現一些異常現象,如體小、抽苔、抽生側枝(發兒)等,造成一定損失,萵筍抽生側枝(發兒)現象,主要出現在晚秋、冬春季節的栽培,尤其以大棚為常見。通過我們多年的觀察實踐和理論研討,調查,萵筍抽生側枝(發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氣候因素:
首先,雖然萵筍對溫度的要求不很嚴格,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在氣溫過低,或者較長時間處于能忍受的極限溫度時,也要發生冷害,內部代謝功能發生紊亂,一旦生長點發生冷害后,其頂端不能正常生長,生長中心便會轉換到各腋芽處,便會發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其次,在冬季,氣溫變化較劇烈,變化多時,不良氣候條件下,其內部生理功能代謝功能發生紊亂,生長中心出現不一致,也易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大棚栽培時,由大棚氣溫晝夜變化大,保溫不當時,易發生這種現象。在霜冷發生較多時,抽生側枝(發兒)現象也易出現。
二、栽培條件
萵筍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病毒侵害時,全株僵化,隨著其生長,就要產生新的生長中心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另外,紅蜘蛛、芽蟲也易侵害頂芽,造成生長點受阻,易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噴藥不當產生藥害影響生長點,易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育苗時密度過大,前期土壤濕度過大或干旱缺水,萵筍生長弱,后期條件適宜,生長迅速,各生長點都迅速生長易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
三、生長激素
在現在的栽培過程中,經常施用一些新型的化肥和農藥,這些化肥和農藥往往含有一些激素類物質,有時有些激素物質可以促進萵筍的生長,也同時促進其腋芽的生長,從而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影響其商品性。
由于各地的氣候狀況不同,萵筍栽培應根據當地氣候狀況、栽培季節進行適當的選擇品種,選擇播期,調整栽培方式,盡量創造該品種適宜的氣候條件,保證正常生長,減少避免抽生側枝(發兒)等異常現象的發生。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
(1)適期育苗耐寒型萵筍不宜早播,播種過早易感染病毒病,抑制其生長點的生長。
(2)培育壯苗播種時宜稀播,避免苗子密度過大造成弱苗徒長苗。
(3)注意防治病蟲害萵筍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需及時噴藥預防。
(4)重施基肥,多施磷、鉀肥,保證水份的均衡供應采用科學的栽培方法保證萵筍的正常生長,增強其抗逆性。
(5)及時采收當生長成熟時,就應及時采收上市,在長期低溫或連續的霜凍發生后,萵筍的生長點受凍害時,如能上市,就應采收上市,減少損失,否則極易產生抽生側枝(發兒)現象。
(6)在越冬栽培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采取相應的栽培方式,在大棚栽培時應經常注意觀察溫度的變化,白天溫度不宜過高,晚間不宜長期低于5℃,如長期低于5℃或有霜凍發生時,應采取搭小拱棚或覆蓋二道膜等防寒措施,避免萵筍受凍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