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長泰縣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立足山區農業資源優勢,積極發展萵苣―毛豆―晚稻一年三熟制種植模式,年均畝產萵苣2000公斤,產值2000元,毛豆500公斤,產值1000元,稻谷450公斤,產值630元,全年三季合計產值3630元,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季節安排
冬季種植蔬菜萵苣,11月下旬播種,12月下旬移栽,3月上旬成熟收獲;毛豆于3月中旬播種,6月上旬收獲;晚稻于7月上旬播種,7月底8月初插秧,11月中旬收割。
二、栽培技術
1.萵苣栽培技術
①培育壯苗:育苗地先翻耕,充分曝曬,潑施腐熟人糞尿作基肥。播種后蓋細土并澆水利出苗,苗期控制水分,使苗葉肥厚平展,苗勢茁壯。
②適時移栽:掌握苗齡25天,葉齡4―5葉移栽。
③肥水管理:整地時畝施50公斤復合肥作基肥,移栽后施腐熟人糞尿2―3次,栽后40天莖肥大,畝用20公斤尿素兌水追肥。萵苣供水需控制,防徒長,定植后成活前每天澆水一次,株高30厘米少澆水。
④病蟲防治:萵苣的病蟲害有霜霉病、枯萎病、軟腐病和蚜蟲等。霜霉病用72.2%霜霉威750倍液防治,枯萎病用25%枯菌克750倍液防治,軟腐病用50%代森銨1000倍液防治,蚜蟲用金好年1500倍液防治。
2.毛豆栽培技術
①整畦播種:要求整畦寬80厘米,溝寬25厘米,溝深25厘米,每畦播種子2行,每穴播種2粒種子,行距45厘米,株距20―25厘米。
②肥水管理:施肥掌握“攻頭、控中、保尾”原則,即施足基肥,畝施過磷酸鈣50公斤,土雜肥1000公斤;早施追肥,第一對真葉展開后,結合中耕用稀糞尿澆施,出苗后25天畝用尿素5公斤,復合肥10公斤,氯化鉀5公斤施于兩穴之間;開花后施結莢肥,畝用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復合肥15公斤結合培土施用。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濕潤,旱時灌跑馬水,澇時及時排水。
3.水稻栽培技術
①稀播種育壯秧:選用高產、優質、高抗雜優組合如特優多系1號等,采用稀播種育壯秧,達到秧苗矮壯、無病蟲害。
②肥水管理:插秧前畝用碳酸氫銨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拋秧7天后,畝用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進行追肥;幼穗分化期畝用復合肥15公斤,灌漿期畝用尿素10公斤做壯尾肥。
③病蟲防治:水稻病蟲害主要有卷葉蟲、紋枯病、螟蟲和稻飛虱為害。藥劑選用5%銳勁特100克加水75公斤防治卷葉蟲,紋枯病用5%井崗霉素防治,螟蟲用20%殺滅菊脂100克加水150公斤防治,稻飛虱用lO%P比蟲啉兌水60公斤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