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27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一個突如其來的危機,使他幾乎一夜白頭。面對險境,他逆勢而上,要帶鄉親們一起養羊,卻遭拒絕。看行業老將譚軍,如何逆境求生,四年實現財富倍增,年銷售額從兩億到七億的背后,到底隱藏了哪些財富玄機?
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有一個叫譚軍的人,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從屠宰肉羊的小作坊做起,哪知道這事兒,一干就是三十年。老譚也成了年銷售過億的大老板。然而,就在2013年的一天,老譚遇到了一個危機,幾乎一夜白頭。譚軍該如何自救?他又是如何在困境中,實現財富暴增的呢?
讓譚軍發怒動氣的,就是這兩串羊肉串,你可別小看了這倆羊肉串,這直接關系到一個高達400萬元的訂單。 這其中到底藏著什么樣的商業秘密呢?
離開加工廠,剛剛發過火的譚軍有些疲憊,可是,他還要趕往下一個地方。等待他的,又將是什么呢?
譚軍:你給小強打電話,讓小強來。
記者王浩:像這個是不能驚嚇的?
譚軍:對,最好不要打擾它,因為產仔的過程中,有可能帶來其它風險,所以咱們不要打擾它,手也不能接觸它,因為對健康沒有好處。
在譚軍這個種羊基地里,每天平均有600只小羊出生。
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譚軍有五個養羊基地,最遠的基地之間相距上百公里。每天,他都要在這些基地間奔波。2017年,譚軍屠宰、加工肉羊70萬只,銷售額達到近7億元。
同行:譚總這個人特別厲害,干這個行業是我們當地很多人學習的楷模,在我們當地羊產業里屬于羊老大。
譚軍成為羊老大的經歷卻非常傳奇。2013年,譚軍的企業一年銷售額還只有兩億多元。而2017年銷售額就達到了7億元。四年間銷售額增長兩倍多的背后,是一段讓老譚一夜白頭、更令人嘆息的故事。
妻子:幾天之內頭發全白了。
記者王浩:幾天?
妻 子:是啊,他壓力特別大。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老譚這個創業多年的老將,一夜白頭呢?
這里是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 "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
每年巴彥淖爾出欄肉羊近2000萬只,素有“中國羊都”的美譽。
可就在2014年初,一場席卷了我國內蒙、甘肅等19個省區的小反芻獸疫疫病,給養羊產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譚軍:盡管沒有染上疫病,部門不讓你調動,不讓你銷售。
巴彥淖爾市也一度禁止肉羊屠宰銷售和調運,當時,譚軍存欄肉羊多達15萬只,既不能在當地銷售,也不能向外運輸,這給老譚的企業帶來了致命的一擊。
譚軍:一只羊每個月要消耗將近100元錢的成本,成本損耗1000多萬元。
僅僅多養一個月,原本能給譚軍帶來上千萬純利潤的羊,卻讓譚軍損失了1000多萬元,這一進一出,譚軍2000多萬的財富就打了水漂。
譚軍:怕這個企業在這種形勢下撐不過去,我所有的心血和親人都在這里面。
上千萬的財富飛了,企業經營困難,面對雙向夾擊,譚軍幾乎一夜白頭。
從2014年1月開始,譚軍幾乎每天吃住在養殖場,苦熬四個多月后,這場疫情終于過去了,市場也得以解禁,從2014年5月起老譚趕緊把10多萬只羊屠宰掉,最終還是賠了1000多萬元。當時的養羊企業哀鴻遍野,有些養殖戶干脆連二三十斤的小羊都拋售了。很多人都對養羊沒了信心。可就在這時,本已虧損很厲害的老譚,卻在2014年6月,迎來了一個能夠讓他翻身的機會,讓他半年就賺到了1700多萬元。
記者王浩:這個設計是干什么用的?我看你這個設計還不錯?
譚軍:這個東西是方便工作人員和獸醫,工作的時候,比方說給羊體檢,有什么問題,把羊卡在這里方便操作,它就出不去了,就把它卡在這了。
2014年6月,當市場上很多人都在拋售羊的時候,老譚卻做了一個瘋狂的舉動,他開始大量收羊,半年時間里,他就收進近20萬只羊。就是這些羊,半年后讓譚軍賺到了1700多萬元,結果年終一算賬,不僅彌補了上半年1000多萬的虧損,全年還凈賺了700多萬元。那么譚軍是如何做到的呢?
譚軍:這只羊生長時間也就兩個多月,也就兩個月左右,斷奶以后就基本能進入育肥的階段,我們收進來規模化飼養一段時間,達到屠宰的標準,我們這屠宰的標準大概毛重在100斤左右。
像這樣的機械轟隆聲,羊群已然習慣了,這輛鏟土機是這個羊場的羊糞清潔工,譚軍的每個羊場都有兩臺這樣的機械,半天時間就可以把羊糞清理的干干凈凈。與此同時,喂羊的效率也很高。
員工:五千多只羊撒料撒40多分鐘,一天撒兩次。
記者王浩:這五千多只羊人工喂的話得多長時間?
員工:那樣喂就費時間了,我自己家養了十只八只羊。
記者王浩:喂一次羊多長時間?
員工:二三十分鐘。
可僅僅靠著喂養的效率高,譚軍是無法在半年時間里賺到1700萬的。他迅速翻身的一個財富秘訣是,從2014年6月開始,他的羊在增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譚軍:這里面有20多種微量元素,這個每天給羊吃一斤左右,根據不同羊的特點、大小,我們分成有三種飼料,一種就是母羊料,還有一種就是小羔羊的前期料,還有一種羔羊的后期料。
李樹河是當地的肉羊養殖戶,養了10幾年羊,然而,他和很多養殖戶一樣,喂養一天,羊只能長2兩左右的肉。養上3個月也就長到30斤左右。同樣一只羊,在譚軍手里長一天,就比在養殖戶那至少增重一倍多。
譚軍:我們從2013年,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技術團隊合作以后,又引進我們國內頂尖的反芻動物科學家,刁其玉老師,他把我們整個養殖的營養結構,從2013年開始調控得相當到位。
2014年初,譚軍種植了2萬畝的優質牧草,加上燕麥、玉米、苜蓿等,按照不同比例配制出的飼料,可以使不同生長階段的羊快速育肥,現在一只羊每天平均增重7-8兩。
譚軍:這里面有20多種微量元素,這個每天給羊吃一斤左右,根據不同羊的特點、大小,我們分成有三種飼料,一種就是母羊料,還有一種就是小羔羊的前期料,還有一種羔羊的后期料。
養羊的效率高了,羊增重快了,但是真正讓譚軍僅用半年時間就賺到1700萬的,卻是他對肉羊行情的深刻了解,這來自于他三十年的從業經驗。
譚軍 :我們以前日增重到6兩,所以料肉比相當合適。這個時間,市場價格到了低谷以后,還不斷地攀升,收進來的羊很便宜,到了出欄的時候,市場價格又開始恢復了。
那譚軍怎么能踏準羊價上漲的行情與節點呢?其實,其中的關鍵就在于,譚軍在肉羊行情低迷的情況下,敢于抓住當地的一個獨特優勢。
譚軍:產業優勢就是,我們巴彥淖爾市一年四季屠宰肉羊,在我們中國,能形成四季出欄屠宰肉羊的,在我們內蒙古,只有巴彥淖爾市最集中,其它地方的草原羊,都是每年屠宰四五個月,我們開工率可以達到11個月。
2014年,老譚連自己的、再加上從市場上低價搶收的,全年共屠宰肉羊34萬只,銷售額也翻了一倍達到4億多元,不僅彌補了損失,全年還多賺了700多萬元。
然而,就在2015年,譚軍卻把肉羊存欄量從15萬只削減到了5萬只,減少三分之二,可是在隨后的2年時間,年銷售額不降反增,從4億元增長到7 億元。他是如何實現的呢?
這里是譚軍的老家,2015年6月,他回到家里想帶領農戶養羊,可是很多農戶都拒絕了他。
村民:就是羊價原來疲軟了以后,我們就不想養了,怕賠錢。
譚軍:心里面很難受,因為我們帶的設計圖紙,帶著資金,帶著一廂情愿,結果大家不愿意搞。
2015年3月,譚軍做了一個在當地非常具有爆炸性的事,他保證誰跟他養羊,誰就能賺到錢。他負責出資建標準化養殖場并免費提供給養殖戶養羊,有專人負責管理與防疫,譚軍以每斤高出市場價0.5元回收。有了價格上的保 障,兩年時間,譚軍先后建起了6個合作社,有 3000多農戶幫他養羊。一年下來也給譚軍增加了近二十萬只肉羊。
村民:按人家的標準喂羊,就能多能賺一萬二千元錢。
村民:現在賣羊羔也能賣上價錢了,上次三個多月,一只就能賣七百多元錢。
譚軍的養殖場自己減少三分之二的羊,可是,他以每斤高出市場價0.5元來收羊,不僅讓合作社的農戶有了養羊的積極性,保證了自己有更多的羊來生產加工,同時,也能從市場上收購到足夠多的羊。這個辦法讓他隨后兩年時間實現了銷售倍增。譚軍年屠宰肉羊的數量也從2015年的40多萬只達到了2017年的70萬只,2017年銷售額就達到了7億元。
這事說起來簡單,可是譚軍為啥敢高于市場價收購農戶的肉羊呢?
譚軍:這是我們分割羊大的部位。這個是去骨的去骨肉,現在賣到58元錢一公斤,這個可以分割出一塊好的羊外脊,做高檔的燒烤用。
在當地很多屠宰場,一只100斤左右的羊經過分割銷售,在市場上最多只能賣到1300元左右,然而經過譚軍分割,他的一部分羊最多能賣到2300元左右。一只羊比同行多賣1000元,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財富玄機呢?
照片中這個人是譚軍的兒子,小譚在國外留學后就留在了美國,作微商的同時還與人合開了一家汽車租賃公司,每年有上百萬的利潤。生活非常滋潤。
兒子:當時在那賺錢還可以,反正每個月大概能有三五萬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也得十幾萬元。
可就在2016年的時候,譚鑫星每次在國外給家里打電話的時候,總找不到老譚,但是讓小譚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種情況卻是母親故意給他設計的。
妻子:當時,我每天在他爸還沒回家之前,我就給他打一個電話,打電話他總問我說,我爸去哪了,我說你爸還忙著呢,基地天天特別忙,這會晚上七八點哪能回來,天天都是十點之后才可以回來吃飯的。
譚鑫星每次打電話都見不到父親,這讓他為老譚的生活和境遇開始擔心,2016年5月,譚鑫星放棄了一年賺上百萬的企業回到了家里。
兒子:把(國外的)這個企業,也相當于是個企業,給它就這么放棄了,其實多少心里還是有點不舒服,也不甘心,回來之后到底干什么,當時也不太清楚。
譚鑫星回來后不知道干什么,可是老譚早就為他準備好了出路,原來,老譚發現了一個讓他非常心動的商機,而這個商機,他相信還非得他兒子干不可。可眼下,小譚拉來的一筆訂單,卻讓老譚在工廠里,發了火。
譚軍:這是些什么東西,這里面夠標準的,這沒有幾個能夠標準的東西。看看這切得亂七八糟的東西能用嗎?肯定不給你好好改,誰給你改。
工人們正在加工的產品,就是為譚鑫星最近簽的一筆400萬元的大單做準備,然而,就在加工現場,老譚卻因為一個細節發飆了。
譚軍:太低能的問題,小學生都不犯的錯誤,你拍出來讓全國人民笑話。
原來,新來的員工沒有按照肉串標準制作,結果出現了問題。別看羊肉串簡單,但在老譚的工廠有著嚴格的技術標準。
左面的是標準的羊肉串,右面的是新員工制作的羊肉串。您看看有什么區別呢。
記者王浩:剛才把譚總氣壞了?
技術廠長:肯定生氣,質量不好肯定老板要生氣,這個將來面對很多消費者,要是產品不合格,可能要全部退貨的。
記者王浩:像這個穿羊肉串的時候得注意什么?
技術廠長:羊肉串取材,羊肉塊的料,每個肉丁大小大概1.5厘米左右,均勻把它串進去,然后中間帶一塊肥油。
記者王浩:這什么油?
技術廠長:這是羊油,膘油,肥肉,這個帶一塊肥肉。
記者王浩:為什么要帶一塊羊油?羊油放的位置有講究嗎?
技術廠長:羊油放在中間,烤化以后油能均勻撒在四周的肉上,吃起來口感比較好一些,每一串羊肉串重量是25克,竹簽不能露,假如說露出竹簽的話燒烤的過程中容易燒斷了,所以要求肉和肉之間不能露簽。
這個羊肉串的訂單,是譚鑫星來負責的,小譚回國后,就和一家電商平臺建立了業務關系,成為了這家電商平臺最主要的羊肉制品供應商。
自從與電商平臺合作后,老譚父子的思路也打開了,開發了很多新產品,而且這些產品帶來的利潤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譚軍的工廠每年要產近500噸的羊骨頭,在沒有進行電商銷售前,這些羊骨頭只能賣到飼料廠,每公斤只能賣0.5元。可讓誰都沒想到的是,還是這些羊骨頭進入電商銷售后,每公斤卻能帶來15元的效益。光這些骨頭,每年就能讓他們增收700多萬元。誰都想不到這個商機卻是爺倆從羊雜湯店發現的商機。
譚軍:這就是我們當地人愛吃的羊雜碎,我們有時候早餐、午餐、晚餐都有這樣吃的,羊雜碎泡米飯,咱們反正愿意吃點啥就吃點啥,但是偏好還是愛吃羊肉。
記者王浩:養羊愛吃羊?
譚軍:對。
2016年底,譚軍投產建成了一座熟食加工廠由譚鑫星負責管理,用羊骨頭熬成湯,然后在配上羊雜,制作成了各種熟食產品,在網上進行銷售,把原本不值錢的羊骨頭配上羊雜賣出了高價。
兒子:羊骨頭可以把它做成湯底,可以用來吊湯,后來我們開發了大概六款新的熟食產品,都是用羊骨頭調的湯,作為湯基來用。形成深加工的產品以后,羊骨可以翻十幾倍的價格,心肝肺這些副產品可以翻到一倍,以前賣15元錢一斤,現在能賣30元錢一斤。
一袋羊雜在網上賣十多元,其中骨頭湯就占了一部分,這樣折算下來,原本只能賣0.5元一公斤的羊骨頭,最終卻帶來了15元的效益。老譚經過精細分割的羊肉在電商平臺上也賣上了高價,一只100斤左右的羊平均賣到近2300元。2017年,僅在電商平臺,譚軍就銷售3000多萬元,今年剛過半,就已經突破5000萬元。2017年初,在譚軍的養殖場突然多出了5000只嬌貴的羊。這群羊住的是軟草鋪成的床墊,吃的是最好的青草,甚至走過的路譚軍也費了一番心思。
譚軍:你看鋪的石子,這個石子有利于羊蹄子,把趾甲磨掉,因為趾甲長的太長也不行。
不但要磨指甲,老譚還讓員工必須定期給羊剪指甲。而他養這種羊可不是為了三個月出欄屠宰,這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羊。
每天這群羊都會排著隊,到廠里的一個車間,很自覺的給譚軍送錢。一頭羊每天都會給譚軍帶來近150元左右的銷售額,一年下來就有近5000元。
譚軍公司的員工:這個是奶綿羊,這個是奶山羊,奶綿羊以后毛比較密比較細,奶山羊毛比較粗比較稀,比較少,奶綿羊的奶價格高,品質也好,現在目前市場上收5元錢一公斤,奶山羊現在是9元錢一公斤。這只羊來說的話每天采四公斤奶,能采300天。這個羊經濟效益就高了,現在光奶一年到目前來講至少5000元錢的。這個奶量少一點,雖然奶品好但是奶量少,每一天不到兩公斤奶,一年也就是擠個250天,雖然奶擠的少但是它奶賣的價錢高。總的帳算下來不相上下這倆羊。
2017年,譚軍企業屠宰肉羊近70萬只,出欄肉羊25萬只,他的奶羊存欄也達到5000多只,年銷售額達到了7億元。如今,譚軍每天仍然奔波在基地和工廠之間,他打算帶動更多的農戶養肉羊的同時也養奶羊。
就在記者采訪的時候,老譚和記者提起,幾年前,他本打算多做幾個產業,甚至地皮都買了,準備搞搞房地產。可到底做不做房地產,這事兒讓他一夜沒睡著,隨后不到一個月就把地賣了。為啥要這樣?老譚說,他想了一夜,決定這輩子還是就做羊這一個產業吧。譚軍的創業故事給我們啟發,業精于勤,行成于思,把一個行業做好,做細,做精,都會尋找到其中潛藏著的無限商機。
致富經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經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3:42—14:12
相關標簽:[db:標簽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