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2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農村小伙闖青島,最困難的時候,他連5角錢一個的饅頭都舍不得吃。他想收購海參,但身無分文,他發誓要創出一片天。沒有資金,沒有人脈,一年之后他卻年賣30萬元。打破行業陳規,別人不敢干的事他來干。2017年,他的公司一年銷售額2000萬元,一個農村小伙靠著什么辦法招來財富,迎來愛情,實現2000萬元的財富夢想?
大家看這個小伙,賣海參一年有著2000萬元的銷售額,可是誰能想到,就在14年前,他卻連飯都吃不飽,靠著借來的20斤海參,在大街上靠發傳單做買賣。2004年,任宗權懷揣著1000元錢來到青島,大城市的光鮮卻并沒有給他帶來幸運,最困難的時候他連飯都吃不飽。可就是這樣的打擊,讓任宗權越挫越勇,不僅白手起家,創辦公司,還成為了行業中的領軍人物,讓我們看看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記者前去采訪的時候,任宗權說他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出海,而這趟出海影響著他的2000萬財富能不能到手。
漁船在海面上開了將近20分鐘,我們來到了距離海岸5公里的地方。
任宗權說,這次出海,就是為了來撈海參,但是現在還沒有到海參捕撈的季節,任宗權為什么非要出海呢?
記者:現在不是采收的旺季?
任宗權:是的,現在不是采收(的旺季)。采收旺季在五月底。應該在五月底六月初的時候,才采海參。
在采訪時,任宗權給記者介紹起潛水裝備。
任宗權:這是鉛坨,因為下海抓海參,必須把鉛坨捆在腰上。要潛到5米以下,就要四個鉛坨。
記者:得有多沉?
任宗權:這四個你掂一掂,很沉吧?注意安全!
記者:我一個人都掂不動。
任宗權:注意安全!
帶上這種鉛坨,漁民更容易潛入水底。
任宗權:師傅,注意安全!
做好防護后,漁民一頭扎進海里。
記者:他在下面要停留多久?
任宗權:下去停留半個小時。
記者:半個小時能撈多少海參上來?
任宗權:看今天情況。
任宗權:上來了!
我們在船上等了20多分鐘,漁民一露出水面,任宗權就趕緊上前查看。
任宗權:我們來看看今天海參收成怎么樣。
記者:這有多少斤?
任宗權:這得好幾十斤。
讓記者奇怪的是,剛看完這一網兜海參,任宗權就說我們可以返航了。記者目測,這一網兜海參有30多斤重,大概值2000多元,這可離他2000萬元的財富計劃差遠了。任宗權卻說這一網兜海參,能直接影響他今年一年的收入。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這里是山東省青島市,2004年任宗權從四川老家來到這座城市打拼。最困難的時候,兜里只有20元錢。四川人無米不成飯,但是在青島吃一碗米飯就要一元錢,原本離不開米飯的任宗權,只能靠饅頭填肚子,當時一個饅頭5角錢,可是就連饅頭任宗權也不敢多吃,每次他只吃一個,頂個五分飽。說起當時的情景,直到現在任宗權都很傷心。
任宗權:一想淚水就出來了。
記者:真餓肚子是嗎?
任宗權:以前就是餓肚子。你們說的真對。自己一個人扛著,灰熘熘的,就是餓肚子。淚水又出來了。就是餓肚子,裝不出來的。
城市這么大,卻沒有任宗權的容身之處,當時,任宗權花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錢。他感到十分迷茫,卻就是不服輸,他用手指著天,發了一個誓。
任宗權:我用手指著天,我說我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在青島闖出個名堂,我一定有未來!
這個誓愿一直激勵著任宗權,14年前,一個連米飯都吃不起的農村小伙, 14年后,不僅在這座城市里立足,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還把心愛的姑娘娶回了家。任宗權是靠著什么樣的n招法,實現年入2000萬的財富夢想呢?
任宗權來自四川省綿陽市的一個小山村,一家人的年收入也就1000元。2001年,任宗權考上了德州科技職業學院,為了供他上學,父親前前后后借了5萬元。2004年任宗權畢業,決定去青島闖蕩,為了支持他,父親賣掉了家里僅有的兩頭豬,湊了1000元給他。拿著這些錢,任宗權的心里沉甸甸的,他決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任宗權:我那個時候給自己下定決心,在青島三年。如果三年在沿海城市青島混不出來,我就回四川。
任宗權學的是涉外經濟與法律專業,但是如果要當律師,需要幾年時間積累,他沒有時間等。那時的他一沒資金,二沒人脈,他能干什么呢?
聽說賣樓賺錢,任宗權找了一份樓盤銷售的工作。
第一個月,他就賣出了3套房子,做出了500萬元的業績,按規定應該有12000元的提成。可到了月底,公司資金周轉不開沒給他兌現,任宗權一氣之下辭了職。他天天在街上轉悠,一張從飯店門口接過的傳單,改變了任宗權的命運。
傳單里介紹的這道菜,就是青島名菜蔥燒海參。看到菜譜上的價格,任宗權震驚了,海參做的一道菜,就能賣到一百多元。他特意去餐館里轉了轉,發現餐館里點海參吃的人還真是不少。任宗權知道,商機來了。
任宗權:什么賺錢我干什么,賣樓賺錢我賣樓。后來一看賣海參賺錢,我就做海參。
青島本來就是一個很出名的城市,
在青島收來的海參我可以賣到全中國。
青島市地處全國三大海參產地之一的膠東半島,2004年,青島市海參的總產量達到3000萬斤。那時,任宗權身無分文,連本錢都沒有。讓人驚訝的是,一年之后,任宗權賣海參,竟然做出了30多萬元的銷售額,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任宗權:這里有個大的。
記者:是那個嗎?那個黑黑的就是嗎?
任宗權:對,刺很長,我看到了。這里有個大海參。
任宗權:很漂亮。
記者:是這個啊?
任宗權:是的,這是個大海參。
任宗權:是吧?這個大海參很漂亮。因為海參是吃泥(中的微生物)長大的。
記者:它這里還有水?
任宗權:是的,這個他的屁股,他是它的嘴,看到了嗎?
海參很不容易保存,受到刺激后,就會把內臟吐出來,漁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吐腸。
任宗權:你看這就是海參的腸子。
記者:這是海參的腸子?
任宗權:是的,它吐腸了。海參生病了就會吐腸,因為我們把海參抓上來,遇到我們海參受到了刺激,也要吐腸。
記者:從它肚子里吐出來的嗎?
任宗權:是的,從肚子里吐出來的。
記者:從哪個部位?
任宗權:從屁股后面,這個就是吐出來的腸子,所以扁扁的。
吐掉水和內臟后,海參表面的膠質就會慢慢化掉,品相和重量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漁民要在海參捕撈上來六個小時之內,將其加工成干海參。
干海參的制作周期需要一個月左右,用剪刀把海參剪開,去除身體里的內臟。在清洗池,把海參清洗干凈,大火燒沸鍋里的水,倒入海參,將海參煮至黃褐色,這時海參大約六成熟,接下來把海參泡入鹽水中腌制,一個星期后,顏色就會慢慢變深。晾曬海參,可以在太陽底下曬一個月,也可以在烘干房里烘干三個星期。
在2004年,干海參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一斤。因為價格比較高,一般賣海參的店面都裝修得很華麗,而任宗權當時身無分文,連進貨的錢都沒有,怎么賣海參呢?
任宗權想出了一個借雞生蛋的辦法,這個人叫唐愛國,任宗權找到他,向他借了20斤海參,承諾海參一賣出去就把錢還給他,
拿到海參之后,任宗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電話和海參的介紹印在傳單上,到青島的居民小區附近發傳單。直到現在,每到周末,他還是用這樣的方式推銷。
任宗權:你吃海參嗎,叔?
市民:我不吃,謝謝!
任宗權:阿姨吃海參嗎?
市民:不吃。
任宗權:你吃海參嗎,阿姨?
市民:有,家里有。
任宗權:家里有嗎?你吃誰家的?
任宗權:你吃海參嗎,叔?
市民:吃,我有,有地方買。
任宗權:是嗎?
市民:是。
任宗權:我干14年了,叔。
市民:我知道。
任宗權:我給你個宣傳頁吧。
任宗權發傳單并不是什么小區都去。經過觀察他發現,買干海參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海參的泡發需要2到3天的時間,年輕人都嫌麻煩,老年人卻更愿意花時間和金錢在吃的東西上。所以任宗權發傳單,就專門挑老年人多的小區。要怎么才能跟老年人拉近關系呢?
任宗權:老人為什么喜歡跟我聊天,我這么年輕,老人都是老小孩。比如說孩子不在身邊,比如說孩子在工作 (老人)需要聊天,但是聊著聊著他就成為你的顧客了。
他到小區見到老年人,就跟他們拉家常,他還要想盡辦法,要到別人的電話。從陌生人那里要到電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記者很好奇,通過跟拍,終于搞清楚了他的訣竅。
記者:你這要是挑戰失敗了,是砸飯碗的事。
任宗權:不會。
任宗權:阿姨,你皮膚真好。你們住在這附近嗎?
市民:是的。
任宗權:我十四年前在這里賣過海參。
市民:是嗎?
任宗權:十四年前我在這里賣過海參。
任宗權:你應該知道吧?阿姨,你留個電話給我,我送你一盒阿膠糕。你給我個電話就行了,我們交個朋友。黃玉參的蛋白質含量約61%,很高。
通過這幾招,任宗權最終要到了這位大姐的電話。
任宗權:我存一下你的電話,石頭的石。
記者:他特別能說對嗎?
市民:你們就需要找這樣的人,找這樣的人出來推銷。
任宗權:阿姨我們不推銷,我只推薦。讓你身體好。活到一百歲,更好。
市民:別活一百歲,活那么大年紀沖破地球。
任宗權:阿姨,歡迎到我們店里去。
拿到客戶的電話后,任宗權要通過電話來介紹自己的海參,有人想要,他就送貨上門,慢慢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戶。
記者采訪時,任宗權突然一個箭步沖出了鏡頭,拉著一位阿姨就不放手。
任宗權:阿姨85了。
顧客:我88了。
任宗權:對。
原來這位阿姨,是經常買任宗權的海參的老客戶。
因為服務熱情,加上海參的品質又好,任宗權的海參生意越做越紅火,他借來的20斤海參很快就賣了出去,賺來的錢他再拿去進新貨。就這樣,第一年任宗權就賣出了30多萬元的海參,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讓很多人都非常佩服他,也引起了一個姑娘的注意。
這個姑娘叫趙同艷,她是個推銷員,也在這些小區附近推銷產品,她對這個經常在附近走街串巷發傳單的小伙子,產生了好感。
趙同艷:第一印象感覺很精神,很能說。比別的小男孩有上進的感覺。
2006年,他們共同投資了5萬元,在青島市區開了一個海參店。
經過了九年的努力,到2015年,任宗權的海參店一年能賣出4000斤的海參,年銷售額700萬元。
2016年,青島市的鮮海參產量,達到了一年9000萬斤,因為海參市場前景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海參,但是海參產量上去了,價格就提不上去,往年生意好的時候,任宗權一個月的銷售額能夠達到80萬,但到2016年夏天,任宗權一個月卻只能賣20萬元左右的海參。
只能通過跑展會多賣一些貨,但是他對別人組織的展會卻并不滿意。
任宗權:別人做的廣告我一看,華而不實,抓不到點子上。要抓住老人群體,了解他們怎么想的,廣告上就得體現出來。字該大的一定要大,標題一定要醒目。
既然不滿意別人的展會,那他就自己干。2016年8月,他要做一件震驚整個行業的大事,舉辦一場青島國際海參節。但是卻沒有人看好他。
楊小波:這不是很好的一個門路。他原來干的行業挺好的。小口吃飯甜。常年干下來肯定是賺錢,無非是賺多賺少,至少沒有風險。現在不敢說了,一次投入100-200萬元,投入那么多錢。你只要辦不好,你就得賠。
不管別人怎么說,任宗權卻一定要干,他承租了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個會場,又找來場地裝修。等一切準備就緒,去找參展商的時候,任宗權卻發現,結果出乎他的意料。
楊小波:對大多數人來講,這真是個出頭的事情。干這個行業就是槍打出頭鳥,可能錢沒賺到,惹一堆麻煩。
怕賺不到錢,沒有經銷商愿意來,商家不來,任宗權就琢磨,商家們到底在怕什么。其實商家最怕的是交了攤位費,花了時間,海參賣不出去就要賠錢。
任宗權:最后我們給了他們很多優惠政策,我們就告訴展商,你來的時候是零成本,沒有費用。并且給你提供很多免費宣傳,這個免費宣傳打動了他們,因為一下把他們的知名度提高了。
任宗權自費在報紙上登廣告,給參展商做免費宣傳,還不收攤位費,讓商家零成本入駐。海參節開幕前,來了20多個攤位的參展商。他還聯系到了國外的客戶,把海參郵寄到海參節參展。
參展商來了,任宗權又研究起顧客來海參節最想獲得什么。顧客都想買到好海參,更想知道海參怎么吃才最好。任宗權特意開了一個展位,帶著他的員工像今天這樣為顧客介紹挑海參的小技巧。
任宗權:你看我們有10只海參,這10只海參是45克。市場上一般的海參,這也是10只海參,看有多少克,這也是10個,你看這是多少克?這是60克。別看這是45克的,它發出來比60克的漲發率還多。
兩種海參泡發之后,皮的厚度明顯的不一樣,皮比較厚的,是3000多元一斤的海參,而皮比較薄的,是2000多元一斤的海參。
他還向顧客介紹怎么用海參做家常菜。
任宗權:荷包蛋和海參,這個做法是很家常的一種做法。我在里面加點蔥花,這種吃法最簡單,早上吃。你看一個荷包蛋,再放一點海參,看到海參了嗎?
顧客:看到了。
任宗權:就這樣。
顧客:好棒。
任宗權:再放一點點湯,
這就是一頓非常營養的早餐。
任宗權舉辦的國際海參節整整持續了5天,很多青島市民都慕名而來,一天最多能吸引顧客2萬人次,總交易額超過了1000萬元。展商們賺了錢,都對他刮目相看。
于洪波:雖然我們是一個小參展商,沒有那么操心。來到海參節我賣貨就賺錢。但是對于他來說,感覺他不容易。從內心當中是很佩服他的,人家年齡又小,又有這么大的氣魄,他這個精神別人是學不來的。
海參節結束后,任宗權算了一筆賬,他一共投入到海參節120萬元,因為沒有攤位費,他只收取參展商一點賣貨的提成,算下來還賠了30萬元。
可從2016年12月起,任宗權又連續舉辦了四屆海參節,五屆海參節一共賠了300萬元。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任宗權:雖然賠了,現在大江南北做海參的都認識我了。你可能花一千萬元兩萬元的廣告,別人不知道你,但是現在青島老百姓都知道我了,認識我了。小任是做海參的,這個很出名。
任宗權現在賠了不要緊,他堅持辦海參節是為了讓更多人來參加。任宗權不僅要為自己宣傳,更是要推動整個海參行業的發展。做生意要著眼大局,只要整個海參行業能夠發展,賣海參就一定能賺錢。
2017年,任宗權又開了一家店,兩家店和海參節的總銷售額達到了1800萬元。
2018年3月,記者前去采訪的時候,任宗權一定要拉著記者出海撈海參,說這關系到他2000萬元的財富計劃,可他卻撈了一網兜就不撈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任宗權:師傅幫我托一下。
任宗權撈的這一網兜海參里,到底藏著什么秘密呢?
記者:這得多少斤?
任宗權:這得好幾十斤。
原來,任宗權要根據這30斤海參的品質,制定接下來一年的采購計劃
任宗權:到源頭,我自己去收海參。我是不是能賺更多?往年都能捕五六十斤,20分鐘的捕撈。現在跟往年比我們采集的樣品品質差了很多。證明水下的海參密度不是很大?能加工成干海參的也就三分之一。因為加工干海參需要20厘米以上的鮮海參。
今年本來打算要采購15-16萬斤,像這種情況我只能采購刺好一點的,收個4-5萬斤,不超過6萬斤。剩下的再到別的地方看看有沒有好的海參。
通過這次出海,任宗權馬上調整了今年的收購計劃,在當地只收購5萬斤的海參,占總采購量的30%,剩下的他要去外地采購,保證今年有足夠的貨源。
2018年,任宗權預計銷售額是2000萬現,在他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等待銷售旺季的到來,實現他的財富夢想。
任宗權說,賺錢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從長遠打算。他做海參行業,著眼的不僅僅是把自己的海參賣出去,而是要推動整個海參行業的發展。只有整個產業狀況好了,做生意才能賺到錢。
致富經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經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3:42—14:1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