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2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他,跨行創業卻雄心百倍。不曾想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銷售難題,他的魚在水產市場里賣不動。面對水產經銷商的不斷壓價,他索性不往水產市場賣了。2017年,他另辟蹊徑用一種獨特的辦法賣魚,打造了一個年銷售額一億多元企業?磸V西壯族自治區的黎德都有哪些獨特的方法收獲意想不到的財富。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流傳著一句諺語,一芒二鯧三馬鮫。說的是三種最受當地漁民歡迎的海魚。今天的主人公黎德,把諺語中的最受歡迎的魚養殖成功后,卻發現在市場上卻賣不掉。被人喜歡的魚卻無法賣掉,為什么會出現讓黎德難以理解的結局。那么他又怎樣做,把原本難賣的魚賣出上億元的呢?
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江平鎮 萬尾金灘
江平鎮是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每天,很多的京族人,都會用船沿著海灘直接拉網捕魚。今天他們拉了3張上百米的網,抓了幾千條魚,可真正讓黎德,在現場非常興奮的魚,只有一條,而且這種魚只撈到了一條。
黎德:啊,海芒魚,海芒魚。海芒魚,海芒魚。
記者:這么大?再拿出來看下。
黎德:這條魚就是海芒魚了。
記者:這么小?
黎德:對這么小。
記者:沒有大的了吧。
黎德:有,幾十斤的都有,有時候有幾十斤。
為什么一條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魚能讓黎德如此興奮呢?這是因為這種魚在當地可是京族人的最愛,而且還把它推崇到了第一的位置。
顏訓金:第一芒魚,第二鯧,第三第四就是馬鮫魚。
揭衍起:第一芒魚,第二鯧魚,第三馬鮫魚,
顏:這幾種魚就是好吃,受人歡迎,好賣,芒魚是最好吃的。
一芒,二鯧,三馬鮫,在東興市,海芒魚別說往外地賣,就是在本地都很難買到。
黎德:太漂亮了,真的。
在當地的水產市場上,排名第二的鯧魚,和排名第三的馬鮫魚很常見?梢业胶CⅣ~就太難了。
黎德:有芒魚賣么?
店主:什么魚?
黎德:海芒魚
店主:沒有。
黎德:有就買。
店主:沒有海芒魚。
黎德帶我們走遍了當地水產市場和碼頭,也沒有找到大一點的海芒魚。幸運的是,尋找3天后,我們在市場里找到了一個商家正在賣海芒魚。
黃生:魚不是天天有的。
記者:一般多久能賣一次?
魚販:一般一個月2次。
記者:一個月2次?
魚販:對。
海芒魚在市場上如此稀少,可當地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稀有的海芒魚已經被黎德規模化養殖成功。2017年,黎德靠養殖的海芒魚賣出了1億多元。可讓記者非常意外的是,在當地水產市場上,一條黎德養的海芒魚也看不到。那么在當地,黎德把他養殖的海芒魚都賣給了誰,又是如何賣出上億元財富的呢?
時光回到2011年,黎德做了一件周圍人都沒法理解的事。
朋友 黎東:他在我們當地是很出名的,那么大的老板突然去養魚,我們都想不清楚。
家人:突然間跑到這邊來,心里面是有一點很不愉快的那種,好像來了這里把家給丟了一樣的感覺。
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黎德呢?原來他1992年創業,1998年做房地產生意,到2010年他已經開發了幾十個樓盤,擁有億萬身家。可就在2011年,他卻有好日子不過,在魚塘邊搭一個臨時的鋼板房,一住就是7年。
記者:你住這兒怎么樣舒服嗎?
黎德:非常舒服,真的。
一名身家上億的老板,為什么撇家舍業的到這個地方來呢?這都跟黎德的一個發現有關,而這個發現在他的眼里,是一個能帶來10億元的商機?稍谒拮友劾铮@個商機卻像個財富陷阱。
黎德夫人:我說我們不要做那么大,想做的話,開始做小一點,試試,他說他要做就做大的,小的不做他說。
黎德:如果只有3 500畝土地,我也不會做這件事,因為不感興趣,沒有這個底量容不下我這種人,我這種人要做就做第一。
黎德:有7 8兩這條。
記者:這條有7 8兩?身上沒有鱗。這條魚現在能上市了嗎?
黎德:現在還不能上市要一斤半左右。
2011年初,黎德在當地第一個養起了海芒魚。他投入了700多萬元,以每畝400多元的年租金,承包了3000多畝魚塘。在當地很多人都從事水產養殖,而海芒魚又是當地人最愛吃的魚,為什么黎德反到成了養殖海芒魚的第一人呢?這是因為在當地海芒魚的價格一直不高。
記者:剛才賣這魚什么價格多少錢一斤?
商戶:25元一斤,一年只有幾個月有,很少。
當地人雖然愛吃海芒魚,但因為當地海洋,野生魚種很多,海芒魚價格不高,沒人覺得能賺大錢,這讓當地人沒有養殖的熱情。那么黎德怎么就看上這種魚, 他又要如何實現夢想中的10億元財富呢?
黎德:慢慢來。
2011年夏天,黎德把水牛拉進了魚塘,用水牛把塘底的淤泥翻起后抽走。隨后他再往魚塘里注入過濾后的海水,這個做法讓黎德的養殖場里生態環境很好。
黎德:水好了才能把這個魚的品質養起來,生長起來,它的生長速度也會快,水清清的,肉質也好。
2011年的時候海芒魚還不像現在這么稀少,黎德花了100多萬元,買進了5萬多斤大小不一的海芒魚。很快他就發現這種魚,跟他考察時了解的一樣特別好養。
黎德:它這個魚種容易生長,好的環境水好久沒有病,更符合養殖,容易規;B殖。
黎德:拿過來。
2012年,黎德成功把小魚養大了,可他撈起在魚塘中長大的海芒魚,卻發現魚不好吃,沒有野生的海芒魚吃起來沒那么勁道。這時他才意識到,除了價格不高外,養殖海芒魚的口感問題,也是當地人沒人規;B殖的一大原因。這可把黎德急壞了,趕緊向專家請教。
專家:這個鹽度淡的話,這個魚肉相對來說就沒那么緊密,就相對松一點,如果這個海水魚的話,它到更深的鹽度去,它的肉的緊密度就會緊一點,所以我們口感吃起來,它的口感就會好一些。
不解決口感的問題,別說十個億的財富夢想,就連養魚場能否存活都成了問題。黎德開始了自救之路。在專家支招后,黎德立即往自己魚塘里放海鹽,把鹽度勐地提高到了千分之十五,沒想到這場心急的自救卻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損失。
黎德:開始的時候我真的放下去,受不了這個咸可能死了2多萬斤3萬多斤魚。
因為黎德心急,魚塘鹽度提升太快,導致很多小海芒魚受不了直接死亡。幸運的是,一些已經長了兩三年的種魚活了下來,還能繁育小苗了。
到2015年,黎德4年時間先后投入了1000多萬元,他的海芒魚終于養成了。黎德很興奮,他把養出來的魚,先送了一部分給朋友品嘗。
朋友周尚星:蒸起來的話,香煎的話,那個肉比較嫩,口感很好。
朋友:吃起來的話比較甜味,跟其它的魚對比的話,像跟那個海魚一樣的。
黎德的朋友吃過他的海芒魚后,評價都很高,這讓他信心倍增。
黎德:非常高興,因為我付出了,我用心去做了,他們肯定了我黎德的魚,那我就特別開心了。
2015年11月,黎德有100萬多斤海芒魚可以賣了?衫璧略趺匆矝]想到,被朋友們齊聲叫好的海芒魚,讓他迎來的卻是一場噩夢。當時黎德根據市場上的魚價,給自己的海芒魚定價12.5元一斤。他想用價格低的優勢搶占市場份額。
黎德:我的目標不是養一條魚發點小財,我的目標是帶動當地更多人一起養魚。
黎德覺得自己定的價格很合理,可在市場上,經銷商們都說黎德的魚味道好,就是定價太高了。
水產經銷商:我拿這個價錢比較貴,拿過來賣,就怕客人沒法接受。
水產經銷商:按照我們以前賣這個魚都是10元,現在他進貨價就是12元一斤我們接受不了。肉,魚是可以。
在黎德之前,當地水產市場上從來沒賣過養殖的海芒魚,為什么水產經銷商都嫌貴呢?原來經銷商們都會拿黎德的海芒魚,和越南的巴沙魚來比較。在很多經銷商眼里,海芒魚和巴沙魚就是同一種魚。區別是生存環境不同,叫法不同,在淡水中長大的就叫巴沙魚,而在海水中長大的就叫海芒魚。
水產學校 劉平 高級講師:他們的話, 同一個大的屬,就是生活的環境不一樣。一個是海水的,一個是淡水的。
水產經銷商覺得黎德魚不錯,可只肯給黎德跟比巴沙魚高一點的價格。黎德卻說什么也不降價。
黎德:他接受的價格,對我來說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我品質好,品質好的魚不可能2 3元,3 4元一斤,養不出來這種魚的,我們的成本都是5 6元一斤,7 8 元一斤。
黎德不接受水產經銷商的壓價,又不能看著100多萬斤魚賣不出去。為了賣魚他做了一件行業內幾乎沒人做的傻事?删褪沁@個傻事讓他打開一條銷路,幾個月時間就把他的100多萬斤魚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了。
2015年,黎德找到了路小蘭,路小蘭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某快餐連鎖公司的區域經理,她的公司在廣西有200多家店。
路小蘭:我們本身的話,在用羅非魚,而且的話羅非魚市場價格占有優勢,這個魚的口感是蠻好吃的,我們還沒有給消費者試過,不敢大量進貨。
黎德知道路小蘭的顧慮后,提出免費給她送一批魚,讓她拿去賣。
黎德:我開始的時候我沒有考慮賺錢,我是講做這件事首先做好。
路小蘭: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過食材有免費的,當時心里想還有免費的食材送,當時肯定再怎么樣,他都有信心去推廣這個魚,我們也要去支持一下。
黎德免費給路小蘭送了上千斤魚,因為黎德的魚味道好,送貨速度快,很快路小蘭就推出了以黎德的海芒魚,為主打菜的套餐,并且跟黎德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黎德用同樣的方法跟10多個連鎖快餐的老板合作,很快就把魚賣光了,可賣掉的這100多萬斤魚,其中10多萬斤是白送的,忙活了半天,黎德并沒有賺多少錢。
黎德:心里話我也本來做過大事的人,我也見過錢的人,對我來說做這件事開始的時候我真的不是為了多少錢。
黎德不是不想賺錢,而是他想賺的,絕不止自己這一點養魚賣魚的錢。2016年,黎德想出了一個更大的財富計劃,他投資600多萬元,在東興市建了一個占地25畝的海芒魚深加工基地。同時,黎德找到了當地養殖戶,想讓大家跟他一起養海芒魚,為了說服大家盡快養自己的魚。他給了養殖戶一個保價回收的承諾。
養殖戶:一般我們養殖戶是這樣子的,找魚販子呢,他一般都壓我們的價如果呢,市場走的好,他價格就高一點,價格不好,市場滯銷了,他的價格呢就壓的我們很慘,所以我們需要他能保證回收。
2016年初,養殖戶跟黎德簽訂了保價回收協議。盡管黎德跟多個連鎖快餐店了穩定供貨關系,可一年也只有200多萬斤魚的訂單。到2016年11月,黎德自己就出塘了300多萬斤的魚,再加上農戶的100多萬斤,總共有400多萬斤的海芒魚,他要怎么賣呢?
黎德想通過深加工的方式把這些魚賣出去。深加工后的海芒魚,很受水產經銷商的喜歡。
水產:喜歡白的,但是它的還有血色,這個才是新鮮的顏色,一般白色,純白色,像這種是剝了皮的這種就沒的說了,這種要烘干來再冰。
記者:就是這兩種顏色,你喜歡賣哪種顏色的魚?
水產:它這個顏色就比較好賣,但是它這個就比較貴。
價格再次成為了海芒魚深加工產品不被市場接受的原因。2017年初,黎德的海芒魚深加工產品出現了滯銷。他只好暫時關了加工廠,可這次他的壓力實在大了。
黎德:老天爺怎么對我的,我的錢也投進來了,但是呢,賣不出去魚,沒人要。
創業6年,黎德把手上的錢賠個精光,本來指望海芒魚深加工后賣錢,再來收購養殖戶的魚。這一下收魚的錢也沒了。為了完成自己的承諾,黎德不得已把房子賣了。
黎德:我寧愿我自己虧,我都不可以讓我養殖戶虧,因為養殖戶虧了這個傳下去就不會有機會了。
黎德做事,要做就要做第一,為了把海芒魚做大,實現10億元的財富商機。他低價賣了30多套房子,籌集了1000多萬元,收購了養殖戶手里的全部海芒魚。
養殖戶 蘇明利:我這個合作社,就是10多萬斤。
記者:賣了多少錢?
養殖戶:總共有100多萬。
記者:您滿意嗎?
養殖戶:滿意。有那么大利潤,我們肯定要繼續養殖。
黎德把養殖戶的魚都收到了自己的魚塘里。這些魚如果不盡快賣出去,光飼料費一個月就要40多萬元。其實只要把魚價降一點,這些魚很快就可以賣出去,而黎德寧可賣房也不降價。
黎德:你低價格了虧本去賣,養魚人家不愿意養了,以后就沒有魚了,養殖戶幾毛錢一斤的利潤,你再低這個價格根本養不出來,這個市場就做不了,這個產業起不來。
黎德認為,如果自己降價賣魚,自己這么多年的辛苦就白費了。可他往水產市場賣魚,
別人就拿巴沙魚來壓他的價格。黎德一生氣索性不往水產市場賣了,而光靠餐飲公司怎么也消化不了這400多萬斤魚。黎德到底該怎么辦呢?
當時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把海芒魚加工成魚丸再賣。
黎德:本身這條魚的肉,真的是肉質好,它沒有小刺,做魚肉丸,這條魚是最好的了。
經過深加工的魚丸,黎德定價30多元一斤,這個比直接賣海芒魚利潤高多了。黎德想的很美,可他把魚丸放到當地各大超市售賣時,消費者并不買賬。
消費者:在超市其他地方買,它就會有點僵硬的感覺,吃起來軟綿軟綿的。如果是自己看著做的魚丸,的吃起來特別鮮美,口感特別好,爽口,脆。
放在超市里的魚丸因為需要冷凍影響了口感,當地人更喜歡吃鮮魚丸。為了盡快賣魚,2017年秋天,黎德找到了當地農貿市場里,開肉丸店的陳振武,然而,陳振武卻說自己主要做豬肉丸和牛肉丸的,不想做魚丸的生意。同樣做肉丸生意,陳振武為啥就不想做魚丸呢?
陳:魚刺比較多,(人工)比較長,假如說你的魚丸有魚刺,那個吃起來不太方便。
加工魚丸有風險,費時費力還賺不到多少錢,只有熟客陳振武才會幫著做魚丸。黎德為了讓陳振武幫自己賣魚,給陳振武免費送了一批海芒魚。海芒魚沒有鱗,刺很少。這樣的魚,做魚丸很省事。陳振武有些動心。
陳:它沒有魚刺就少人工,人工了,它這個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見到陳振武對自己的海芒魚感興趣,黎德提出魚的錢可以先不給,等回頭客多了以后再結賬。陳振武馬上跟黎德開始合作,魚丸零售價40多元一斤。
陳:現在魚丸一天也就是說銷個100多斤這樣,批發都去賣,去其他市場去賣。
2017年秋天,黎德用同樣的辦法,在周邊省份拿下了上百家肉丸店,成功把自己的魚賣出去了。2017年底,黎德賣出了400多萬斤的魚,銷售額1億多元,可黎德卻一直說自己發現了高達10億元的財富商機,并滿懷信心去養殖海芒魚,黎德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黎德:廣東8000一畝的塘租,甚至有2萬一畝的,我們這里1000都沒人要,我這個350.450元一畝。
東興市一度是南美白對蝦的主產地,可近些年,南美白對蝦市場波動大,很多養殖戶寧可空塘,都不敢繼續養殖了。
隔壁廣東省的佛山市8000元一畝的塘租還能有錢賺,這讓黎德感覺本地350元一畝的塘租,就像白給一樣。如果要能養殖一種有前景的魚,那直接興起的就是一個產業。
黎德:這個京族三島(江平鎮)就有6 7萬畝土地等著我去做,還有欽州幾十萬畝,這個資源太大了,所以我瞬間充滿了激情。我認為單單在我們京族三島一年超過10個億。
黎德一心想成為這個10億元產業的帶頭人,他想發展更多的人一起養殖海芒魚。
2017年,他跟廣西水產畜牧學校合作,在該校設定了海芒魚專業。
學校老師:老師不跟企業結合,你不知道企業要些什么樣的技術,要開什么課程,你學生不到企業里面鍛煉,你沒法適應崗位就業。
下一步,黎德打算繼續進軍海芒魚深加工領域,帶動更多人致富。
黎德在創業中多次遇到別人用其它魚壓他的價格,而他卻敏銳地把握自己產品的獨特優勢,精耕細分領域。單靠著手打丸子這么一個產品,打開了市場。在創業中遇到困惑的朋友,不妨多思考自身的獨有優勢。確認了優勢,才能精準地找到客戶,最終占有市場。
致富經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經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3:42—14:1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