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0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他是大草原上土生土長的牧民,他叫阿拉騰蘇和。他的羊每天步行至少20公里找草吃,逮住它還需要用套馬桿。他打破當地牧民不愿走出草原,只在家門口等人上門收羊的習慣,主動出擊,開拓市場,并用一個辦法,把1000只羊比別人多賣出50萬元。看牧民小伙兒阿拉騰蘇和如何走出草原,打開市場,把地道的草原羊賣出高價。
他叫阿拉騰蘇和,他的羊一只就要比別人多賣500元,記者剛到他家的時是中午,羊圈里空空的什么都沒有,蘇和說,他的羊過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早上九點出門,晚上五點回家,每天徒步20公里不在話下,也正是以為這樣的生活習慣,他的羊抓起來可得費點功夫。
這里是內蒙古自治區那仁寶拉格嘎查,嘎查就是蒙語里村子的意思。
他就是阿拉騰蘇和,今天,他要抓8只羊給二連浩特的餐館送過去。
這是他今年要賣出去的第一車羊,為了能得到客戶的肯定,阿拉騰蘇和打算抓幾只肥一些的。
他的羊看起來呆萌,可要想抓住還得帶點武器。
記者:這是套馬桿是嗎?
主人公:對,必須得拿這個套它,直接抓這羊跑的太快,野性也大,人到不了跟前,必須得需要套桿套它。
可即便是阿拉騰蘇和這樣天天套羊的老手,對付這些羊,有時候也不在狀態。
阿拉騰蘇和:哎呀
沒想到,羊還沒套到,意外出現了。
記者:這個?
主人公:牛皮,你看剛才套幾只羊套的,你看這羊力量有多大,經常斷,逮羊的時候經常斷。
因為羊的力氣大,每次套羊,繩子都會被扯斷。
休整好繩子,阿拉騰蘇和很快就套住了羊。
羊被套住后,要拉住桿子把它一點一點拽過來。動作要快,不然羊容易逃脫。8只羊都抓好時,阿拉騰蘇和氣喘吁吁滿臉是汗。
而我們有些不明白,為什么這些家養的羊,動作這么靈敏、還特別能跑?
采訪七天,了解了阿拉騰蘇和生活的嘎查,和這些羊成長的方式,這個問題才弄明白。
阿拉騰蘇和生活的那仁寶拉格嘎查 面積有117萬畝,嘎查里住著103戶牧民。
這里的每戶牧民都會租下幾千或上萬畝草場,可以說,那仁寶拉格嘎查就是由生活在這里的牧民們租下的草場組成的。
阿拉騰蘇和租下15000畝草場,每天早上10點左右,他打開柵欄,他的羊就從這里出去找草吃。
主人公:對,這就開始往咱草場中心走了。
記者:你也不用帶著它?
主人公:不用帶著,不用,他自己隨便吃,想去哪塊吃就去哪塊吃。
記者:不會跑丟了嗎?
主人公:不會跑丟,到了晚上它還會自己找回來。
記者:你也不用去領它?
主人公:不用去管一天。
采訪的一天,阿拉騰蘇和在下午四點,開著車帶著我們在草場里繞了一大圈,終于找到了他的羊
主人公:看到羊群了。
記者:不能離太近?
主人公:對,太近它又跑了。
這里與阿拉騰蘇和家的直線距離有8公里,這些羊每天步行至少20公里在草原上找自己喜歡吃的草,
而在草原上,我們幾乎無法靠近羊群。
航拍器剛靠近它們,它們立刻調轉方向向前狂奔,因為逆風,我們的航拍器很難跟上它們奔跑的速度。
阿拉騰蘇和說,他的羊耐力好,反應快,都是在大草原上練出來的。
采訪時剛剛入春,草原上溫度還在5攝氏度左右,草都是枯的。
羊群每天的運動量并不會因為天氣寒冷就減少,這個季節應該是他們這一年當中最瘦的時候了。
阿拉騰蘇和在這個時候賣羊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跟著他開車150公里,去了二連浩特。
這里是距離那仁寶拉格嘎查最近的一個城市,阿拉騰蘇和的羊大多都會賣到這里。
而今天拉來的這車羊,每一只都讓客戶很滿意。
男1:它的肉確實好,純正的蘇尼特羊
女1:顏色發黑,發黑色的這個。
記者:就好嗎?
女1:對。有的就發粉色的。
記者:粉色的就不行。
女1:不如這個肉質,這個發黑。
8只羊,一只1500元,是一整年中價格最高的時候,這一天,蘇和拿到了一萬兩千元。
回來的路上,蘇和心情很好,他說,創業這么多年,吃了不少苦,可每次賣了羊回家時,就是創業中最快樂的時光了。
阿拉騰蘇和:草原看起來很大,其實在這里創業很難。
阿拉騰蘇和的創業路要從22歲那年說起。
那一年,他的爸爸去世了,為了挑起家庭的擔子,他踏上了創業路。
草原上長大的孩子要靠什么賺錢呢?阿拉騰蘇和第一個想到的是養羊。
養羊起碼要建個羊圈吧,可那時,他拿出100元都非常困難。
采訪時,阿拉騰蘇和帶著我們找到了一片廢棄的房子,這些房子都是從草原上搬走的牧民留下的,他說那時候,這些沒人要的房子幫了他大忙。
阿拉騰蘇和:那會買磚,磚特別貴,也買不起,那回沒辦法了,確實沒有辦法了,把人家整個房子這個院拆的磚,從這拆下來都拉回去
買磚要花錢,可拆房子只用出力氣。一個月時間,阿拉騰蘇和就把一排房子拆成了平地。
可唯有一個時刻,他會覺得,有一點心酸。
阿拉騰蘇和:上了房以后拆的瓦啥的就不想下來了,然后揣一袋方便面拿個礦泉水,拆個半個前餓的不行,就方便面就礦泉水,住在那么高的地方我都能看到,看到一切,現在來到這個地方感覺特別心酸。
草原遼闊,放眼望去,只有風沙。蘇和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
他建好羊圈后,東拼西湊借來十萬元,租下5000畝草場,又買來200只羊羔。
背著一身債務,他最在意的,就是怎么能在保證羊羔健康長大的前提下,盡量節省成本。
采訪時我們發現,阿拉騰蘇和每天早上都要開車去一個離家十公里左右的小屋
小屋其實是一口水井,阿拉騰蘇和每天來這里拉水。在這里我們才知道,當年他是怎么省錢的。
記者:我看你墻上畫了老多正字,這是干嗎的?
主人公:這是我每次拉一次水,就畫一道橫,總共一年下來拉了多少水。
記者:這是2014年。
主人公:對對對。
記者:這一片是2014年。
主人公:對對對,今年在這一片。
記者:這個是今年的?
主人公:對對對。
記者:你自己家的井為什么要計算拉多少水?
主人公:看這些羊一年得需要喝多少水,需要多少油,燒柴油,然后我需要幾桶柴油,這樣能算出來羊一年光水費喝多少錢的水。
記者:你這算成本?
主人公:對,算成本。
每天2.5噸水剛好夠用,這一年,一只羊就要花30元喝水,這是阿拉騰蘇和算出來最經濟的一個數字。
在這小屋里聊著,我們發現了蘇和很可愛的一面。
記者:這寫的是啥?
主人公:冷車,讓機器著一會再啟動。
記者:你這寫給誰的?這不你家自己井?
主人公:寫給自己,自己有時候來,有時候忘的不行,一進來就能看著,提醒自己冷車讓這個機器多著一會,有時候一著急的話,一發著這個柴油機想趕快抽上水,拉上(03:40),不能著急,一看到這字等一會,這機器再著一會,然后這個電壓也得上規定的400伏。
記者:好可愛聽著。
阿拉騰蘇和很幸運,第二年,羊價一路飆升,秋天,他做了一件大伙兒都看不懂的事兒,他把牧場里的羊全部賣掉了。
通常,牧民賣羊都會留下母羊為第二年繁殖做準備,蘇和賣得兩手空空,鄉親們都覺得小伙子是打算要去城里找營生了。
可蘇和根本沒打算離開草原,他這樣做是要實現一個計劃,而賣羊只是實現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又干了一件反常的事兒。
主人公:到了秋天,緊接著我們牧民都九月份出來羊羔子,到了秋天我就開始去牧民家買他們賣的羊羔子,2014年秋天我應該是收了1000多只羊羔子跟他們。
別人賣羊他買羊,可他卻說,按照他的計劃,這些羊到了春天每只就能至少多賣150元錢,1000只就能至少多賣15萬元。
他的計劃是什么?他又為啥有這個底氣呢?
采訪的一周,正好是草原上母羊下小羊羔的日子,蘇和幾次去周邊牧民家定小羊羔。
他給看中的羊羔打上耳標做記號,等到秋天,把它們帶回牧場。
我們發現,蘇和挑的,都是一種特別的羊。
阿拉騰蘇和:看,這就是我們標準的蘇尼特羊羔子,你看類似有點像咱們國寶熊貓,兩個眼睛是黑的。
記者:嘴巴是黑的。
主人公:也是黑的,它兩個耳朵也是黑的。
這就是標準的蘇尼特羊,因為有一對熊貓眼,也被叫做熊貓羊。
當地牧民飼養這種羊已經有八百年的歷史,它極其適應荒漠草原的生存環境,是蘇尼特草原上最原始、最土的肉羊品種,。
當地人很喜歡吃一道菜,叫手把肉,新鮮羊肉涼水下鍋,放上蔥蒜加點鹽,40分鐘就能出鍋了。這道菜對羊肉本身品質要求很高,只有草原上散養的羊才能作出滋味。。
阿拉騰蘇和供給酒店的羊則 都用來做手把肉,采訪時,他在每一戶牧民家定30只羊羔,說好秋天來收,正打耳標時,一只母羊產下了一只小羊羔。
母羊舔了幾十分鐘后,小羊踉踉蹌蹌能站起來了,蘇和蹲在旁邊哼起了勸奶歌。
2014年,牧民們也像現在這樣在春天接羊羔,那年秋天,羊羔長到80斤左右時,阿拉騰蘇和買下了一千只,他要靠這1000只羊實現至少多賺15萬元的計劃。
那時,草原上的草已經逐漸變枯,為了能保證羊的正常食量,阿拉騰蘇和從周邊牧場買來40萬斤干牧草。
阿拉騰蘇和:還要給它補喂一些青干草。草場上的草也稀疏了,羊就吃不飽,所以說我們回來還要給它補喂一些青干草,然后再讓羊出野外自己再吃一些草。
如果不喂草,一個冬天,一只100斤的羊就能掉到80斤。
40萬斤干草就要兩萬元,阿拉騰蘇和放著夏天好好的牧場不養羊,非要冬天買草養羊,他有自己的道理。
阿拉騰蘇和:我們其實就是為了錯峰銷售這個羊肉。喂了這些干草才能保障春天早點把這個羊賣。
秋天,別人賣羊他買羊,春天,別人接羊羔時他才賣羊。
阿拉騰蘇和就要靠這個錯峰銷售的辦法,用1000只羊至少多賺15萬元。而這么做都是因為他在第一次賣羊時知道的一個市場規律。
經銷商:一斤貴個一兩塊錢吧。
記者:一斤貴一兩塊,一只羊得貴多少?
男2:200來塊錢吧。
記者:200來塊錢。
3月時,牧民的羊沒到出欄的季節,市場上放牧羊數量少,價格自然高。阿拉騰蘇和就是看重這個機會,到了2015年3月,他的羊終于出欄了。
因為錯峰銷售,不少當地的羊販子都來到他的牧場收羊,價格自然自然沒得說。
阿拉騰蘇和:價格挺好的,給到了毛重活買給了11塊錢,比不錯季銷售的時候一只羊能多賣個將近150多塊錢。1000多只的話將近15萬吧,多賣15萬塊錢,當時覺得挺高興的。一算帳,這個挺好的,
可這高興的買賣沒持續兩次,羊販子就開始壓價了,從13元一斤壓到11元,到了4月,他們把價錢壓到了9.5元,蘇和決定,不賣了。
羊販子轉頭就去了隔壁嘎查的牧民家。
阿拉騰蘇和:他說你要不賣的話,我從別處還能買著羊。我就奇怪,他從我這買回羊,他能賣,賣出去,他把羊賣到哪了,我當時很好奇,我就專門開著車跟上他,到了這個(地名),就發現他進了蒙餐店還有一些肉鋪啥的,
羊販子前腳一出門,阿拉騰蘇和就跟進店里問,剛才的羊賣了多少錢,這一問,讓他心里五味雜陳。
阿拉騰蘇和:一算的話他之前從我家拉的那些羊一只就能掙350塊錢,當時感覺特別不舒服,我們養羊快一年辛辛苦苦,結果中間這些人比我們牧民還掙的多。我們有這么好的牧場這么好的羊,為啥賣不出去?還得依靠別人。
多年來,牧民們都不愿走出草原,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上門來收羊的人能給個好價錢。
這一次,阿拉騰蘇和決定自己出去找銷路,他想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能找到銷路,加上羊販子的350元利潤,一只羊就能多賺500元!
第二天,他在二連浩特挨家上門推銷他的羊,可就是沒人相信他是牧民,沒人相信他的羊是草原上散養的羊。
接連七天,阿拉騰蘇和跑遍了二連浩特市的餐館,卻一只羊都沒有賣出去。
阿拉騰蘇和: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我拉去羊以后快到家的時候,當時我記得最后一次拉去十次羊,又拉回十只羊。把羊卸下以后,給羊喂草的時候真的哭了,真的流淚了。
說著這件傷心事,蘇和眼里明明有淚,卻突然笑了。
阿拉騰蘇和:人總覺得還是就是,可能是在創業的路上中間肯定是要有許多的坎坎坷坷,自己真的想不到,你自己真的想不到,一定自己有這個信心,堅持做下去,你不管別人認可不認可我,不認可我,你們說你們的,但是我還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就是認為肯定能做成,我也不會放棄。
老板:我看(07:40),第二天我就給他打電話,過來過來,殺死一個試一試,別人說還是(07:48)嘗嘗,我們殺開了別人開始。
記者:你們殺開了,這邊人都開始。
女:都開始殺開了。
羅桂珍家的餐館在二連浩特市頗有影響力,從她這里開頭,這里的餐館、肉鋪都開始用阿拉騰蘇和的羊,市場終于打開了。
現在,蘇和依舊在努力拓寬銷售渠道,每天早上,新鮮羊肉的信息也要在盆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阿拉騰蘇和:新鮮是哪個新鮮。
記者:新鮮,新鮮啥?新鮮羊肉嗎?
主人公:新鮮羊肉。
記者:這個,就是這個,第一個,不太會打對嗎?
主人公:對。
走出草原,為了和客戶更好地溝通,蘇和也在努力提高漢語水平。
2015年夏天,蘇和不斷拓展銷路,并賣掉了1000多只羊,比起過去 在秋天時等著羊販子來收,每只羊能多賺500元,1000只羊就多賣了50萬元。他不但實現了那個錯峰銷售的計劃,還走出草原、打開了市場。
2016年,蘇尼特右旗政府在 人民大會堂舉辦了一場“蘇尼特羊”推介發布會,阿拉騰蘇和作為牧民代表參加了活動,在活動上,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成為了他的客戶。
主人公:活動之后,好多人都聯系我,想從牧民手里買好的羊肉,通過那次活動我定出去800只羊,游牧民還是我的后盾,我們相互支撐,因為我自己本身也遠遠滿足不了這個市場的需求,羊肉的需求量,我覺得有我們的牧民們做我們的后盾,我覺得這個羊源就可以保障了。
阿拉騰蘇和的牧場當時沒有這么多羊,他發動嘎查里的牧民湊齊了800只羊。
從那時起,他意識到,想擴大事業,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他想集結嘎查的牧民聯手發展。
2017年,他成立了合作社,一方面在春天的時候提高價格收購牧民們的羊羔,另一方面也拉動牧民錯峰養羊。
男:今年給他們50多只,跟咱們定了,比市場價格多高個五毛錢,一只羊能多賣三到五十塊錢。
男:最好,要是他的實力再大點,全部收走了那多好,咱們家跟前就賣掉了,省事多了。
采訪時,阿拉騰蘇和常說起牧民的辛苦,他特別希望自己能發展得更大更好,帶著嘎查里的鄉親們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而蘇和也有一個心愿,多年打拼,今年31歲的他還沒有女朋友,采訪時我們開玩笑,說通過我們的節目幫他找一個好姑娘,蘇和有點不好意思。
可我們知道,這是他期待的另一種幸福。
拍攝時,蘇和常說他特別喜歡一個詞,就是天道酬勤。人生路上,可能你會發現努力了一次,并沒有實現理想,可想要到達的目標是值得每個人一次又一次努力的,勤奮、樂觀,又有什么改變不了呢?
致富經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經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3:42—14:1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