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0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她是當地有名的女強人,但在朋友的眼中,她卻是個失敗者。她本想幫助丈夫做事業,卻發生災禍,使家庭蒙上一層陰影。她49歲非要一意孤行養驢,卻差點丟了性命,丈夫也離她而去。看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熊梅,如何在眾人質疑中,打造自己的財富王國。
在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有一位叫熊梅的女人,她在49歲的時候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不僅讓周邊的人都不看好,還差點使她家庭破裂。但她不僅不停止,還非要一意孤行,她的執拗卻讓她年收入500多萬元。記者來采訪,她對著鏡頭,卻說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段話。
她就是熊梅,面對鏡頭,她說,她要買件新衣服,還要好好化化妝,拍出自己的風采。
采訪時,熊梅對記者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熊梅說的是誰,她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沒顧上解釋,熊梅就急著出發了,她要到自己的新驢場,組織一場特殊的比賽。
這些人都是家里養驢的當地村民,他們把驢牽到這里參加活動。
熊梅話音一落,大伙兒紛紛夸起自己的驢。
給驢選美,看的是健康,毛色要亮,兩條前腿之間的距離大約一巴掌寬,四腿粗壯的,就是好驢。
熊梅選出了自己滿意的三頭驢,并給驢主人頒發獎品。
熊梅的養驢場即將從5公里外的于寺村搬到這里的他本改村,新驢場比原來大了很多。熊梅給驢辦選美比賽,一是和當地的村民熟悉熟悉,二是讓村民都知道那個養驢的熊梅就是她。熊梅養驢,創下了五百多萬的銷售額。
熊梅的老家位于遼寧省西北部的丘陵地帶,一直以來,老百姓用驢耕作田地,養驢的就很多。隨著機械化的推進,農村使用驢的地方越來越少,而在丘陵地帶或山區,依然有些山路依靠驢拉車作為交通工具。直到現在,在他本改村,有一半左右的村民家里會養一兩頭驢,規;B殖的卻沒有。
正因為如此,在熊梅做出決定要養驢的2013年,不僅家人,連朋友都反對。
但熊梅脾氣犟,決定的事一定得干。
2013年,熊梅49歲。大家很難理解,49歲的熊梅本來已經事業有成,也攢下了很多錢,足以讓后半生過得安逸,為什么還要再折騰呢?
1992年,熊梅從鄉政府辭職做生意,開過五金店、跑過運輸、賣過農資,做過很多行業。
2012年底,熊梅積攢了二百多萬元。此時的她又有了一個新想法:養驢。熊梅覺得,老百姓養的驢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而且市場上驢膠等需求很大,養驢一定能賺錢。
在一片質疑和反對聲中,熊梅開啟了她的養驢事業。
不會養,熊梅就聘請懂技術的人來幫忙。熊梅學的很快,到現在,她不需要掰開嘴看牙口,就能看出一頭驢的大致年齡。
為了向記者顯示自己判斷得準確,熊梅還叫來了養殖場的技術人員,現場驗證。
2013年上半年,熊梅先后買了一百多頭驢,大部分都是母驢。她想通過繁育,賣小驢駒賺錢。然而,剛剛開始養,驢的配種問題就擺在眼前,在這一點上,她可是絲毫不懂。
公驢,是實現高質量配種的關鍵,記者采訪時,正好有人送來了一頭熊梅預定的公驢到養殖場 。
在向熊梅買驢的客戶中,有好幾個詢問烏頭驢的,熊梅認為這是個商機,所以,她四處尋找好的烏頭驢種驢,來進行繁殖。
熊梅讓飼養員牽來一頭發情的母驢,要當場試試這頭公驢的配種能力。
然而,這頭外表漂亮的烏頭公驢卻表現得并不好。隨后,熊梅讓飼養員牽來一頭自己養的種公驢進行對比。
最終,熊梅沒有買這頭烏頭公驢。
在養殖界,配種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在最初養殖的時候,農村卻流行著一種迷信的說法,讓熊梅沒有機會學習這項技術。
公驢,當地人稱之為“叫驢”,根據經驗,能叫超過十聲的公驢是比較好的。
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昂~
對于種公驢,熊梅有獨特的飼喂菜譜。
母驢剛開始懷孕的那段時間,熊梅細心呵護,生怕發生意外,造成懷孕的母驢掉胎。幾乎每天晚上,熊梅都要夜里幾次一個人起床來養殖場里檢查。
2013年3月的一個深夜,熊梅又一個人來到驢場檢查,就在她剛剛邁進驢圈的一瞬間,她突然失去知覺,向后倒了下去。
飼養員和丈夫都已經睡了,沒有人發現熊梅暈倒在了驢場里,過了很久,熊梅才慢慢蘇醒過來。
從那時起,熊梅就患上了眩暈癥,經常頭暈,更讓熊梅郁悶的是,因為自己的暈倒,丈夫極力反對養驢,并大發脾氣。
而丈夫之所以發這么大火,還有另外的原因。
熊梅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比起養殖技術上的困難,更難的,是內心的煎熬。在這段時間里,給她安慰的只有家附近的一座大山。
夢想在家人和朋友那里得不到回應的熊梅,期望著大山能給她回應。
熊梅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遇到什么事都要錄視頻,她學會了在網絡上直播。現實生活中沒人與她交流,她就在網上與養殖戶交流,無意中結交了一大批養驢的粉絲。
2014年,熊梅收獲了60多頭小驢駒,但是也有幾頭母驢遲遲懷不上孕,這讓熊梅很著急。母驢買價貴,成本高,如果懷不上孕,只能當肉驢賣,鐵定賠錢。
熊梅意識到,想賺錢,就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讓懷孕的母驢變多。2015年底,熊梅決定再買進50頭母驢,然而,丈夫卻突然翻了臉。
2016年春節剛過,丈夫來到養驢場告訴熊梅,自己要離開這個家。
丈夫的出走,并沒有動搖熊梅的決心,她把身心都投入到養驢中。2016年,她的母驢存欄量達到了四百多頭。
給驢削蹄子,是一項養驢人經常要做的工作。這是個技術活,尤其是給這些懷孕的母驢削蹄子,更是要多加小心。
熊梅不放過任何一個在網絡上宣傳自己的機會,
網絡直播成了熊梅和養殖戶們溝通的最常見的形式之一。
熊梅的驢性格溫順,對火爐、三輪車和我們都十分好奇。
正是這樣的直播方式,吸引了很多養殖戶直接來熊梅的養殖場里挑驢,這位養殖戶是從大連專門趕來挑驢的,今天,他要帶走十頭懷孕的母驢。
熊梅之所以專門賣懷孕的母驢,是因為她發現,市場上一頭驢駒加一頭母驢的價格一般根據大小要一萬七八甚至兩萬元,而一頭懷孕的母驢賣一萬三千元左右。
從母驢懷孕到出欄小驢駒要一年半的時間。熊梅的養殖場容量有限,一年最多只能養殖二百頭母驢。但是,懷孕的母驢,只需要四個月的時間就能賣了,賣出以后繼續周轉,一年可以養殖四百多頭母驢。
靠著賣懷孕的母驢,熊梅一下子打開了自己的銷路,也傳出了名聲,現在,當地的很多養殖戶都來找熊梅買驢。
現在,熊梅帶動了當地五十多戶村民,2017年,熊梅總共出欄四百多頭母驢,銷售額五百多萬元。
從不被看好到成為致富帶頭人,從被人質疑到證明自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熊梅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創業路上的絆腳石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內心的孤獨和煎熬,修煉強大的內心,也是創業路上要具備的內功。
致富經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經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3:42—14:1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