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今天抓了多少只啊?”
客商:“今天抓山雞啊?山雞今天抓不多,抓幾十只,還有,現在去抓土雞,抓鴿子。”
記者:“下面去抓什么啊?”
客商:“現在我們要去抓土雞。”
原來讓魏生龍這么興奮的是,客商也看上了他的土雞,因為那邊忙著裝貨,魏生龍先過來抓土雞.
記者:“太機靈了是吧?”
魏生龍:“是,很會跑。”
蔣發明:“我們一天銷量要銷那么多,就算運費什么東西,都有賺頭,不要說我們本地自己養。”
魏 生龍的養殖場山雞,土雞,鴿子同時養,這讓客商很喜歡來魏生龍的養殖場進貨,一趟就可以一站式購齊需要的禽類產品,節省路費和時間。這種方式為他每年帶來 500萬元的銷售額,之所以魏生龍能養這么多家禽,與場里的兩位場長的合作分不開,但是在2005年以前,他卻一直是單打獨斗。
上世紀90年代養魏生龍殖山雞后,山雞一年比一年多,到2005年發展到純產量達到3萬羽,但他一直有個特點,不愿意與別人合作,即使別人找上門,也被他拒絕了。
魏生龍:“賺了還好,我們朋友能賺到錢,萬一事情搞不好,又得罪他們,盈虧兩方面我自己一個人頂著,其中瑣事就沒有那么多,頭腦是這樣想。”
但是就是在這一年的10月份,一場災難正悄悄來臨。
魏生龍:“人家80歲的老人說哪里會有這么大,我這么老沒看見過。然后對于福建,我們福清閩侯一帶來講,也是最大的一次洪水。”
倪梅金:“看到一座一座山雞都死掉了,洪水流過去就在那邊了,一群一群的都是在這邊。”
魏正龍:“原來是木頭蓋的,被洪水沖的,基本上其他能沖得走全部被它沖走,剩下的就是石條,石柱全部放在那邊。這邊原來建筑的全部倒掉,原來是辦公室,孵化室,還有保溫房間都是在這邊。”
工人看到這種情況也都走了,就剩下魏生龍一個人,3萬只雞都沒有幸存,十幾年的辛苦一下又回到了起點,魏生龍更加感到孤立無援。
重建山雞場談何容易,如果從小規模開始養起,魏生龍的生意畢竟已經不同往日。
魏正龍:“市場里面很多人都知道,你生龍養殖場搞得非常好,量非常多,然后這樣一下如果再小,比如一個星期幾百只太沒意思了。”
十幾年苦心經營的養殖場真的就這么完了?正在這時,一個人的到來讓他產生了與人合作養山雞的想法。
林文聯原來在外地做生意,手里掙了一些錢,這時回到鎮里,尋找一些投資項目,
他聽朋友說魏生龍曾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規模翻了幾翻,直覺告訴他無論是山雞還是這個人都具有合作的潛力。
林文聯:“能從幾十只雞發展到現在,那么再經過這個自然災害的侵襲之后,他還沒有倒下,他還對這個行業很鐘情,所以后面的事情我不想再去多想。”
林文聯見到魏生龍,表明了自己的想法,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在加上都是頭一次與別人合作,所以兩人都很小心翼翼,就合作事宜連續商量了幾天。
魏正龍:“那時候股份,一股就十萬塊錢。然后我們籌到一百萬,那重新開始。”
林文聯:“我當初的話,100萬標準,我是出了30萬。”
林文聯:“我們就是每一月清帳一次,年底評估一下我們資產還有多少。”
原來的山雞很少在福建本地銷售,而是大量銷售到廣州及浙江,這些客戶資源就是當初林文聯愿意合作很重要的原因。
林文聯:“我也不懂得它怎么賣,他當初給我講過,這個出產量一年在10萬以內,他有把握銷出去,那就可以了。”
他們重新選址,找到一片鎮邊上的山頭,可以抵御臺風和洪水的襲擊,開始養殖山雞。
魏正龍:“那邊北面的,剛好那邊山擋住了,東面的那個剛好被那座山全部擋住,剛好我們選擇那個地方,座南朝北,我們建的雞舍一般要選擇座南朝北的方向。”
然而開始的謹小慎微,處處留意,卻還是讓兩人的合作出現分歧。
魏正龍:“從市場帶了十幾只回來,我們就是又怕,這兩個環節,全部都是回頭的,全部放在底下,跟上面全部隔開的。然后他沒有去做這一點。”
林文聯沒有從事過養殖業,剛開始的新鮮感逐漸減退,而且覺得養殖山雞這差事太辛苦,不想干了。
林文聯:“當初的話,我就只想掏錢,我不想干這個,就是說對這個行業我不是很大的興趣。”
魏正龍:“把沒有那么細心吧,做什么事情,有監督的情況下他去做,沒監督他就忘記了。”
林文聯不用心,魏生龍不能拋開銷售來管理山雞,兩人的合作面臨散伙.幾天的冷戰過后,兩人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討論,最后魏生龍提出,可以讓林文聯的妻子郭慶榮代替他在養殖場的工作。
郭慶榮:“可能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性格,可能他的性格不適合這個養殖這些煩瑣的事情,可能一個大男人做不來。”
魏正龍:“我肯定再擴起來。我們現在既然發展的這些東西,就是一直想再擴大。”
一次魏生龍送貨去福州禽類批發市場,他發現雖然山雞在省內需要的量并不多,但是土雞的價格賣的很高,需求量也很大,最近也要去江西進貨,成本很高,于是和林文聯商量后,魏生龍開始養殖土雞。
魏生龍:“它就是土雞不像肉雞一樣,肉雞很溫順,這個雞有點兒野性,所以它肉質方面都比較好。”
魏生龍:“看它方向從那里走,要看它頭從那里走,如果它往前面走,你就往前面倒。”
記者:“然后呢?”
魏生龍:“然后它就自投羅網,它向前不向后。”
蔣發明:“這個雞在我們市場上銷售量很大,它這個山好,水好,養出來的雞很好。”
記者:“那能得出很好嗎?”
蔣發明:“可以啊,可以看得出來,它肉比較結實啊。”
蔣發明是福州批發禽類的批發商,之前一直在魏生龍這里進山雞,后來蔣發明也開始在魏生龍這里進土雞。
2006年,蔣發明到魏生龍養殖場里進貨,一句不經意的話,讓魏生龍再一次看見商機。
蔣歲明:“因為我們在福州市場的鴿子賣的比較多,鴿子銷量比較大,所以我給他提供,如果我們在外地養的話,就不用到外面去調,外面去調的話,還要運輸,死亡。”
魏正龍:“它每一個店面,那個經銷商,最好品種越多越好,他們比如說跟我們拿土雞,要鴿子我們又沒有貨。”
不久后,他把目光盯上了朋友王光強。
王光強原來經營的養豬場關了門,因為做過養殖行業,所以魏生龍找到他,但是當他跟王光強提起這件事時,王光強卻面有難色。
王光強:“我是主要是因為我以前是養豬的,養豬的跟這個不一樣,當然有點兒擔心。”
魏生龍表示說,王光強可以資金入股的方式,擔任鴿場的場長負責養殖,銷路問題不用考慮。
魏正龍:“我說我們一起去視察,我們一起去看。然后我不去問這些客商,你去問一下,鴿子好不好,他肯定會問你有沒有鴿子,只要這一句的話,你就放心 。”
王光強:“我們這個鴿子從這里拉上去才一個小時,肯定鴿子比較好,你那個從那邊供應下來,脫水什么的鴿子不那么劃算,肯定有差別。
魏正龍:“然后他就投資過來,他也是非常勤勞的人,都默默無聞的做。”
2006年3月,魏生龍和王光強兩人開始建鴿子場,兩人引進五千對的種鴿開始繁育小乳鴿。
現在來到養殖場里拉山雞,土雞的客戶都會從他這里買鴿子,客商往往都在魏生龍的養殖場一站購齊需要的禽類產品。通過這種方式,魏生龍不僅鞏固了原來的山雞客戶,也拉來了土雞,鴿子生意。
客商:“這個是我們酒店里面定的,然后我們今天拿這么多。”
記者:“酒店是先定好了?”
客商:“要像我們先定,然后我們再下來拿,是這樣的。”
魏生龍通過合作,觸類旁通做生意,現在年產土雞10萬多羽,山雞8萬羽,鴿子1萬羽,年產值達500多萬元,魏生龍養殖的山雞供應全國各地的市場,而土雞,鴿子在福建本地銷售基本供不應求。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