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這個有多少斤?”
養蜂戶杜緒平:“有130斤。”
記者:“多少錢一斤?”
杜緒平:“4元到5元之間。”
記者:“每年能有多少?”
杜緒平:“一年要是正常的年份能有三四噸。”
陳秀英以前跟杜緒平一樣,也是當地的養蜂戶。從2004年開始她放棄了養蜂,專門做起了蜂蜜的銷售。
記者:“還有多少家要去?”
現在陳秀英每年都可以銷售出去七、八百噸蜂蜜,銷售額達到了上千萬元。
陳秀英是河北省贊皇縣地地道道的農民。當地的山場面積大,她從小就開始養蜜蜂,像陳秀英這樣靠養蜜蜂賣蜂蜜生活的村民有很多。在 1995年之前,養蜂戶大都是各自為政。為了互相交流方便,養蜂戶自發成立了養蜂協會,因為陳秀英養蜂的時間比較長,還專門到外地學過養蜂技術,所以被推 舉成了協會的會長。
記者:“我看你這么拿,不害怕。”
陳秀英:“我是養蜂出身嘛,如果怕的話,哪還算得上是養蜂人啊。怎么當這個養蜂協會的會長啊。”
協會的作用是組織養蜂戶之間進行養殖技術交流,之后協調養蜂戶把蜂蜜集中到一起銷售給蜂蜜廠。作為養蜂協會的會長,陳秀英是銷售的組織者。這個程序很簡單,所以一直也沒出什么問題。但是在1997年底卻出現了意外。
陳秀英:“過去都是把蜜拉到那兒,馬上就給結賬了,那次壓了兩車蜂蜜,給我結不了賬。”
陳秀英:“蜂農很信任我,我要是要不回賬來,我給不了蜂農的錢,我感覺心里不去。”
陳秀英一個人在蜂蜜廠旁邊一住就是好幾天,蜂蜜廠的負責人也覺得陳秀英可憐,但是廠里的效益確實不好,蜂蜜的錢只能等到年后才能還上。思來想去,陳秀英把房產作為抵押在銀行貸了8萬多元,先把錢給了養蜂戶。直到現在養蜂戶提起這件事還是記憶猶新。
養蜂戶楊社廷:“當時是貸款給我的,8000多元,一分錢不少,我心里特別高興。”
養蜂戶周寶建:“到了臘月二十一,7000多元錢,人家貸款給了我。我真是挺感謝人家。”
陳秀英:“如果一旦給不了我的賬,就把我拍死了。”
經過這樣的事情,養蜂戶對陳秀英更加信任了。
接下來幾年陳秀英和養蜂戶們養蜜蜂賣蜂蜜都還順利。但是受全國蜂蜜市場的影響,價格卻是越賣越低,利潤也是越來越薄。最低的時候,每斤蜂蜜只能賣上一元多錢,比價高時低一半還要多。
陳秀英:“利潤就是一斤蜂蜜,讓我們抽一毛錢的利潤,一年下來也就是幾千塊錢的利潤。”
記者:“你跟客戶去談判嗎?”
陳秀英:“因為當時,外邊的市場咱不太了解,人家來了,說什么價就是什么價,沒有還價的余地。”
記者:“你還價的話會有什么結果?”
利潤低,還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忙活了一年到頭才能掙上幾千塊錢,如果不賣留在家里,那更是一分錢都掙不到。陳秀英琢磨著,贊皇縣離石家莊 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如果蜂蜜在石家莊能賣得出去,那可是一個大市場。為了能夠出去銷售蜂蜜,陳秀英注冊了自己的公司,建立了蜂蜜加工廠。
2004年,陳秀英來到了石家莊,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方用兩千元的月租租下了一個店面。雖然兩千元錢對于陳秀英來說不算是小數目,但是條件卻仍然是相當的簡陋。
趙貴珍是陳秀英的老客戶,她清楚地記得陳秀英剛來石家莊租房子的情況。
趙貴珍:“有個八九平米吧,也不過就是八九平米。”
記者:“里面怎么樣?”
趙貴珍:“里面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柜臺,還有一個貨架子,還有兩個凳子,除了這些什么都沒有。”
陳秀英:“我們租的門市,里面既沒有水又沒有廁所。”
陳秀英:“頭發都變成白色的,出的那個氣都凍成冰了,可是有顧客的時候,我都想不到冷,就給顧客說呀,講呀,但是當沒有顧客的時候,我感覺很凍的慌的時候,那我就蹦一蹦,跳跳繩呀什么的,就這樣去取暖。”
趙貴珍:“我們穿著羽絨服,她蹬著那三輪,在雪地里,真的很可憐,看著可憐,你別笑,是真的。”
直到現在,陳秀英仍然會采用這種方式銷售蜂蜜。不同的是當初的小三輪車已經換成了現在的汽車。
陳秀英:“我們是沒有一點污染的,所以說我們是從產到銷是一條龍的,中間沒有中間環節,所以說沒有摻假的機會。”
在銷售蜂蜜的時候,陳秀英說得最多的就是自己是養蜂人,蜂蜜質量肯定沒問題。有時也會告訴大家一些簡單的辦法來鑒別蜂蜜的真假。
在2004年那段時間,陳秀英整天想著賣蜂蜜的事兒,甚至十天半個月都回不了一次家。
兒子王岳峰:“當時在外邊挺受罪的,咱也不忍心呀,然后就說干脆回來,咱們養蜂,當時怎么說,你家里攢那么多貨,你賣不了也不行呀,沒有辦法,只能出去。”
在石家莊陳秀英的蜂蜜一斤可以賣到10元錢,和之前每斤蜂蜜只能賣一元多錢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這樣一來自己家的三四噸蜂蜜就不 愁賣了。贊皇縣有的養蜂戶看到陳秀英可以把蜂蜜賣到這么高的價錢,就來找陳秀英,讓她幫著賣蜂蜜。都是鄉里鄉親的,陳秀英也就沒推辭,用一斤五元錢的價錢 收購養蜂戶的蜂蜜。之后,其他養蜂戶也找上門來。但是這樣,蜂蜜供應量猛增,一家店面肯定銷售不掉了。為了增加銷售量,陳秀英就打算增加專賣店的數量。
陳秀英效仿現有店面的樣子,把專賣店的數量增加到10家。
那個時候,在陳秀英家里面還養著七八十箱蜜蜂,當時她整天在石家莊忙著跑銷售,所以會經常會錯過打蜜的時間。
陳秀英:“我感覺蜂肯定該打蜜了,我就慌慌張張的回來,到蜂場去打蜜,到蜂場一看,我的蜂箱里邊都成了一家子了,那個胚子都提不出來,拿著都很費勁,用刀子一刀一刀拉出來,把蜜打出來了,可是我打蜜,像那樣又費功夫,產蜜量又低。”
想養蜂和銷售兩邊兼顧,結果兩邊都受損失,這讓陳秀英決定把蜜蜂交給親戚繼續養,自己專門做銷售。贊皇縣每年的蜂蜜產量大概有 1000噸,雖然有人自己去找銷路,但是仍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愿意把蜂蜜交給陳秀英來賣。供應量增加,就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但是陳秀英根本就拿不出這 么多錢。通過和養蜂戶之間協調,養蜂戶同意可以讓陳秀英先免費把蜂蜜拉走,等銷售出去再把錢還上。這也有賴于養蜂戶多年來對陳秀英的信任。
養蜂戶楊社廷:“賣給外地的不放心,她買這個比較放心,不管時間長短,反正保證給。”
養蜂戶周寶建:“一般超不過兩個月,時間都不長,都是一個月兩個月左右。”
雖然陳秀英已經有了10家專賣店,但是銷量遠遠達不到七、八百噸這樣的供應量。就在這個時候,一家藥店的經理任素艷找到了陳秀英。
任素艷:“通過別人找到陳秀英經理,叫她在我們這個藥店里鋪了這個蜂蜜。”
任素艷是怎么知道陳秀英,又為什么要在藥店里銷售蜂蜜呢?
藥店經理任素艷:“無意中我到街里買了一瓶蜂蜜,回來吃了感覺口味挺好,挺好后來呢,有的顧客也到這個店里來找來。”
任素艷本來認為主動找到陳秀英,陳秀英應該很高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當時陳秀英并不太愿意把蜂蜜交給別人賣。因為當時市場上有很多摻了假的蜂蜜,這讓陳秀英很擔心,怕別人在蜂蜜里摻假砸了自己的牌子。
陳秀英:“當時我心里還是不放心,后來有些顧客什么的,也在動員我,說藥店還是比較講誠信的,你可以讓靠他們去給你銷售,再一個我們蜜跟藥是通用的,它有很多的醫療保健的作用,很密切的,藥店里邊很對口的。”
陳秀英當時的銷售壓力確實很大,雖然心里矛盾,她還是決定試試看。所以就同意和任素艷建立合作關系。
在藥店里銷售一段時間之后,效果確實還不錯。
任素艷:“一直是賣的挺好,回頭客也挺多。”
雖然已經不養蜜蜂了,但是養了幾十年蜜蜂的陳秀英一有時間還是喜歡到養蜂戶那里串串門,看看蜜蜂,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下蜂蜜生產的數量和質量情況。
記者:“我看你是真喜歡這個蜜蜂?”
陳秀英:“真喜歡,真喜歡,很喜歡它的,它很,很勤快的。你看它不停地,你看腿上都帶了那么大的球,那么大的球,它還在采。經過蜜蜂授粉啊,這個玉米籽結的這個穗結的長,它比較飽滿的。”
記者:“真的喜歡?”
陳秀英:“真的喜歡,真的很喜歡。”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