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52斤!”“127”“76!”
收購商 康興富:“快點,快點。”
康興富是重慶榮昌專門收購仔豬的客商,每隔三五天他都會來喻寺鎮收購豬仔。
記者:“你今天收多少豬?”
收購商 康興富:“80頭豬。”
記者:“多長時間?”
收購商 康興富:“最多一個小時。”
收購商 康興富:“昨天打電話給他們,就說今天我們要來裝一車豬嗎,我們今天上來,今天約好了時間,三點鐘到,四點鐘裝豬,最多五點鐘就發車走了。”
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收上來近百頭仔豬。若是到其他地方收購仔豬,康興富至少要折騰一天的時間。那么,康興富到底是給誰打了電話,又是誰組織養殖戶按時把仔豬集中到這里呢?
在四川省瀘縣,當地農戶有養豬賣豬仔的傳統,最初是自給自足,豬仔在當地就消化了。但是隨著養殖量不斷的擴大,農戶們賣豬難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普遍。
生豬養殖多是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通過外地客商銷售到外地,但分散養殖造成了農民賣豬難、外地收購商收豬也難的情況。
喻寺鎮仔豬協會副理事長 薛成貴:“那過去客戶到市場上去買,這個三頭,五頭,客戶要找很多農戶,湊起來,你今天準備收300頭,那只買了100頭就沒有了。”
喻寺鎮作為全縣養豬規模最大的鎮,為了解決農戶賣豬難的問題,協會決定把農民分散的養殖在銷售環節集中起來,共同面對市場。他們把各村仔豬經紀人的客戶資源統一到協會,全鎮所有的仔豬都由協會統一定價,統一銷售。
同時,協會把原來的經紀人組織起來成立信息組,主要負責一個村或幾個村養殖戶的生產信息,把片區里仔豬的數量、出欄時間等信息及時匯報到協會。
薛成貴:“我們的信息員,分片區,哪一個負責哪一片,他對這個豬的數量,規格什么的了如指掌,了解的比較清楚的。”
這樣協會成了生產與銷售的中樞,當客戶訂購時,協會便會根據統計的資料決定銷售哪個片區的仔豬。康興富昨天的電話就是打到了喻寺鎮 良種豬生產技術協會,他要收購的近100頭豬就來自喻寺鎮古橋村和雷達村的養殖戶,但是這些分散四處的農戶,又是怎么接到交豬信息的呢?
養殖戶 聶福玉:“協會里通知的。”
記者:“什么時候得到的消息?”
養殖戶 聶福玉:“今天早上。”
協會每天都會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訂購電話,康興富的這批豬協會根據資料看到古橋村有可以立刻出售的仔豬,就打電話通知了負責這個村的信息員雷常富,也正是他通知了養殖戶今天過來賣豬。
記者:“是他通知你的是嗎?”
養殖戶 聶福玉:“是”
記者:“你是去她家里通知嗎?”
信息員 雷常富:“家里面。”
信息員 雷常富:“親自去”
記者:“看什么呢?”
信息員 雷常富:“看豬的大小呀,毛色呀,還有跟農戶報價。”
雷常富和雷常明兄弟倆已經作了近十年的信息員,雖然沒有以前做經紀人時的收入可觀,但是他們更滿意現在的狀態。
信息員 雷常明:“以前拉豬的時候,就是上一次賺,你下一次就虧本,有些時候虧的兇,現在在協會了,這個就是說,經濟收入就各方面也就穩定的很多。”
像今天這樣的收購情況,雷常明平均每月都能組織好幾次,而每組織一頭豬他們都可以從中提取兩元的信息費。
下午五點鐘,康興富收齊了他訂好的仔豬,來交豬的農戶也當場領到了現錢。
記者:“今天賣了多少錢?”
養殖戶 胡紹友:“賣了1000多錢。”
記者:“幾頭豬?”
養殖戶 胡紹友:“4頭”
像這樣的交易在喻寺鎮司空見慣,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地點卻不固定,信息員會根據所組織的農戶就近安排收購地點。這種方式不僅省去了農戶賣豬的勞心勞力,更是方便了各地的客商,同時大大提高了銷售數量。
養殖戶 胡紹友:“你就不要想賣得掉賣不掉的事了,反正你有豬就賣得掉。”
喻寺鎮仔豬協會秘書長 萬緒銀:“我們這兒,自從成立協會以后,農民就只管養,不管銷,他養出來了只要跟信息員說一聲,然后我們直接通知他們抬到馬路邊上,就裝走了。”
看到喻寺鎮的仔豬賣得紅紅火火,周邊鎮的養殖戶也很是羨慕。瀘縣政府決定在全縣范圍內,特別是重點的生豬產業鎮,陸續推廣喻寺鎮的這種銷售模式,2004年年底,與喻寺鎮相鄰的福集鎮也成立了仔豬協會。
福集鎮協會秘書長:“2004年成立,然后2005年我們的仔豬外銷就翻了一番。”
瀘縣副縣長 李小平:“現在我們的仔豬銷云南,貴州,廣西,西藏,還有我們特別是優質豬這部分還銷廣州。”
現在瀘縣的養豬戶不僅不愁賣豬,甚至把豬當作期貨來買賣。胡曉東是牛灘鎮的養殖大戶,他廠里的上千頭仔豬還沒長大,就已經被云南的一些老客戶訂購一空。
養殖戶 胡曉冬:“這些豬,應該在4月下旬,5月上旬上市,這個豬是已經有人要了的,已經有人要了的。協會把我們所有全縣的這種外種豬和瘦肉型豬這些繁殖場的數據都搜集起來了,比如我這個月,我配種,配了多少,我要報給協會。”
記者:“這個小豬多大的?”
養殖大戶 胡曉東:“這個小豬可能接近60日齡了,有60日齡了,要75日齡就可以賣掉,賣掉這個豬,一個豬要賣300多,400元錢。”
2006年,瀘縣仔豬年銷售達到100萬多只,產值2.4億元,帶動了全縣10萬多農戶通過仔豬致富。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