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你收兔子是什么標準?”
姜廠長:“四斤以上的。”
記者:“那這個兔子能有多少呢?”
姜廠長:“這個兔子有五斤多吧。”
記者:“為什么要收四斤以上的兔子?”
姜廠長:“就是個太小了,因為它出肉太少,四斤的兔子只能殺到一斤多肉。”
潘洪立是宏利兔肉加工廠的廠長,今天他給出的活獺兔肉的收購價格是每公斤七塊兩毛錢。每當有人到這里送獺兔,潘洪立都會非常高興。因為,這又是他賺錢的好時候。
記者:“你這個兔子每只能賺多少錢?”
姜廠長:“也就是兩塊錢吧,左右。”
潘洪立把獺兔宰殺后,分割為兔頭、兔肉、兔腿等產品,再經過冷凍銷售到國內和國外不同地區。
姜廠長:“這個是兔前腿,賣到北京、天津,這是兔后腿,也是北京天津。這個需骨肉是山西,兔頭這個賣到山西,這個到俄羅斯,這一個是腰背肉也是到俄羅斯,這是到美國的。”
獺兔經過加工,每只可以賺到兩塊錢的利潤。
姜廠長:“一年要屠宰70多萬只。產值在1000多萬,出1000多噸肉,一年要生產一千多噸肉。”
記者:“你今天送多少兔子?”
養殖戶1:“百八十個。”
記者:“你是從哪兒過來的?”
養殖戶1:“從定縣。”
記者:“離這兒多遠?”
養殖戶1:“100多公里。”
記者:“為什么跑到這兒來送貨?”
養殖戶1:“這兒的肉貴。”
養殖戶2:“這兒比較規矩,這廠大比較規矩,別的收肉不太理想,這兒價格也高一點。”
蠡縣的縣領導告訴記者,這里是北方最大的皮毛之鄉,因此很多的皮毛交易大會都在這里舉辦。過去當地主要以養殖水貂、狐貍和貉子等珍惜皮毛動物為主。但是在2000年以后,蠡縣開始發展起了大規模的獺兔養殖。
記者:“這個養殖兔子有風險嗎?”
農業局副局長:“從這幾年來看,這個基本沒有風險。只能說是利潤的多少,因為現在養殖戶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一旦市場價格低的時候,他減少存欄量,這個很好控制。”
劉海峰是蠡縣的養殖戶,他養殖的水貂因為效益不好,讓他感覺到了發展水貂產業的艱難。
2003年劉海峰經過考察了獺兔的養殖效益后,他決定在當地建一個大規模的獺兔養殖。
養殖戶 劉海峰:“兔子的繁殖能力特別強,過去農村講小兔一個月一窩,就說它繁殖力特別快。”
獺兔養殖簡單,繁殖力強。當地很多農民為了賺錢,都開始養殖獺兔。因為跟風養殖,有的甚至連自己養的是什么兔子都弄不清楚,劉會彬就是其中的一個。
記者:“你主要養的是什么品種?”
劉會彬:“也說不上什么品種,就是在市場上好賣,皮好賣,好出手,長的時間短,就行了。”
養殖戶把獺兔送到屠宰廠宰殺后,肉賣給兔肉加工商,皮子扒下來養殖戶帶走。這樣不但賣肉可以賺回些養殖成本,規避一部分風險。并且,還省去了在家里面自己屠宰的繁瑣。
蠡縣留史鎮的皮毛市場以前主要交易貂皮、狐皮和貉皮等珍貴皮毛,現在因為又增加了獺兔皮,所以現在每逢集日,這里就會格外的熱鬧。養殖戶都把在屠宰廠扒下來的獺兔皮,直接拿到這里交易。
記者:“這個兔子皮賣多少錢?”
養殖戶:“也就是40、50塊錢吧。”
記者:“現在有多少皮子?”
記者:“都能賣得出嗎?”
養殖戶:“還沒賣呢,還一張沒賣呢。”
記者:“為什么?”
養殖戶:“價格不合適吧。”
記者:“這個質量多少錢啊?”
收購商:“這個就是論張。”
記者:“一張多少錢啊?”
收購商:“二幾十塊錢。”
因為現在獺兔正是換毛的季節,市場上現在好皮子還不多。皮毛收購商在這里按皮毛的質量出價,每張獺兔皮在20到50元之間不等。
雖然劉會彬不知道自己的兔子養的是什么品種,但是他對自己的兔子什么時候賣能創造效益,卻是十分明白。
農戶:“六七斤吧。”
記者:“這個兔子達到賣的標準了嗎?”
農戶:“這個還不行,兔子這個季節正換毛,毛換平了,才能賣。”
記者:“它現在什么樣現在?”
農戶:“現在你看這個皮毛,現在還有毛病。”
記者:“哪兒毛病啊?”
農戶:“現在這個皮毛,非得長平了,全長齊了才能賣。”
當地農民賺取獺兔的利潤主要在賣皮毛上面。每只獺兔必須長到6斤左右才能賣。個頭大分量重的獺兔,出的兔皮大,兔毛豐滿,在市場上才能賣到好價錢。
王偉是從南京來的裘皮服裝加工商,因為在當地收購皮毛原材料非常便利,所以吸引了他來到這里投資建起了一個裘皮服裝廠。
王偉的裘皮服裝廠,過去大多用貂皮制作高檔裘皮大衣。現在,獺兔皮加工的裘皮大衣成為了他們廠子的主打產品。
王偉:“因為兔皮的成本低,相對來說比水貂成本低,同樣的如果水貂掙一千塊錢,一件衣服,兔皮掙個七百塊錢,那就是兔皮的利潤大了,兔皮的成本低,相對來說就是兔皮的利潤大了。”
獺兔生皮加工成熟皮,再經過染色、裁剪、縫合等工序,一般35張獺兔皮可制作成一件裘皮大衣。王偉告訴記者,因為現在獺兔皮的加工工藝先進,制作出來的裘皮衣服與貂皮制作出來的裘皮衣服,外行人很難辨認。
廠長:“這是水貂皮的,這是兔子皮的。”
記者:“它倆從外邊看一樣?”
記者:“這上面的小毛毛?”
廠長:“對對。”
記者:“那兔子呢?”
廠長:“兔子是絨毛,基本上它不帶針毛的,是絨毛的。”
在蠡縣獺兔已經形成了養殖、屠宰和加工的規范產業。當地農業局領導告訴記者現在全縣獺兔年出欄量達到了800多萬只,帶動從業者10萬余人,當地養殖戶每年每只獺兔可以賺到10元到40元不等的利潤。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