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詩茗父親:“比較孤獨的應該說,比較封閉,就是不太愛說話。”
父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黃詩茗從出生到4歲以前都生活在鄉下,這里有時候方圓3公里都找不到人說話。
黃詩茗父親:“跟外界的,跟人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少,幾乎沒有什么人在這邊。”
1991年,家庭貧困的翁巧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浙江農技師專,成為村里唯一的一個女大學生。
翁巧琴的母親 汪竹香:“第一學期上學的時候,她的哥哥那時候送她上大學,她說不要送媽媽,我們家沒錢,那100元錢來去給我生活費好。”
三年大學,翁巧琴省吃儉用,畢業后在寧波順利找到一份在外資企業當會計的工作。然而好景不好,2000年,這家企業破產了。
盡管丈夫的收入養活一家人沒有問題,但童年貧困的生活給了翁巧琴太深的記憶,她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富足的童年生活。于是她有了一個冒險的想法:要自己創業。并把目標盯在自己上大學時選修的獺兔身上。
翁巧琴:“為什么自己不去闖一闖,干一下,然后就這樣,自己的困難,生小孩以后,40多天就去干了。”
女兒才剛生下42天,翁巧琴就拿著家里所有的積蓄加上借來的20多萬元在余姚市租了10畝的土地蓋起了簡易的廠房,并到臺州進了400只種兔,開始了艱難地創業。
丈夫在寧波上班,母親和外婆幫忙打下手,翁巧琴一人挑大梁,大學里學的是畜牧專業,她很快就掌握了養殖技巧。8個多月后,翁巧琴養殖的第一批獺兔終于可以宰殺了,女兒也開始蹣跚學步了,原本是兩件另人高興的事情,但對翁巧琴而言卻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翁巧琴:“因為我們就是這個兔子都是自己宰殺的,因為晚上12點鐘在,那么當時她就是七八個月,剛好會爬了,那么我們在一旁殺兔,她一邊就是在血堆里爬。”
因為剛剛創業,翁巧琴都舍不得花錢請工人,不得不把女兒隨時帶在身邊,每天殺完兔子已到下半夜一兩點,這時才有空給女兒清洗身上的血跡。
為了不讓女兒在兔血堆里亂爬,翁巧琴只好想了一個辦法。
翁巧琴:“就是我們在旁邊殺兔,旁邊再放一點玩具什么之類的,給我女兒身上綁一個繩,然后就在我們這個殺兔附近的樹上,給她牽起來,其實在5、6米的半徑之內給她玩耍什么的,睡著再給她蓋一點,總算可以避免這個血堆里在爬的這一個過程。”
因為沒有人照顧,年邁的太外婆成了女兒唯一可以尋找溫暖的地方。
翁巧琴的母親:“想抱了都沒有人抱,想我媽媽抱,太太抱,太太抱,把我媽媽的褲子都拉下來笑死了,叫她太太抱,她腳走累了,走路,就抱一下,抱一下,這樣抱,叫我們。”
翁巧琴:“賣的時候就是說扛了4蛇皮袋過去嗎,大概是1000多張皮嗎,才賣了幾千塊錢,那當時…”
記者:“什么概念?”
翁巧琴:“一張皮也就平均大概7元錢吧,那應該算損失比較慘重的。”
翁巧琴:“當時我們也是通過介紹過去引的,他說我把基本上60%,70%懷孕的兔子給你們,那我們當時挺單純的,挺感謝他的,后來其實通過一段時間養下來,其實對他來說,應該是基本上是一個淘汰的兔子給我們了。”
誤把淘汰兔當成優質種兔,還以為對方菩薩心腸大發慈悲了呢?翁巧琴第一次領教商場的險惡。賣完所有的獺兔皮一算,這一年足足損失了十幾萬元。
丈夫 黃金州:“基本上,家底掏空了吧,當時那時候。”
翁巧琴悔不當初,原本等著這批獺兔皮賣了來抵還債務,沒想到舊債沒還上,還得借新債來維持兔場的經營。同時想到自己養兔讓女兒受了那么多 苦,實在不甘心,2002年4月份,翁巧琴通過從當地婦聯的幫助從銀行貸款10萬元重新創業,而這一次她把主要精力放在選購種兔上。
翁巧琴:“那么選種呢,最起碼應該說看起來比較美觀,而且身條比較長,皮毛的密度放的很重要的,毛要密,然后有光澤度。”
隨著兔場種兔的改進,翁巧琴的獺兔皮很快在市場上也賣出30到50元不等的好價格,2002年除了還債就凈賺了10多萬元。此后的 兩年她通過頻密繁殖的辦法每年能多產20%的小兔。到了2005年翁巧琴的獺兔場已經擁有了25000多個籠位,年出欄6萬多只獺兔。就在她為獺兔每年帶 來的經濟效益不斷增多感到高興時,2005年的8月份,丈夫一次利用周末時間幫翁巧琴到河北賣獺兔皮的經歷給了她不小的打擊。
1000張皮一下子吸引這么多人,黃金州喜出望外,難道自己的貨真這么搶手,幾個回合下來,他有點一頭霧水。
丈夫 黃金州:“就是每個人過來問一下,你這個皮這個價格愿不愿意賣,我們說不愿意賣,然后第二個人又過來,這個價格愿不愿意賣,然后七個,八個問過以后,你總覺得,我這個皮的價格可能好像就是這么一個價。”
盡管來的人多,但出的價都很低,這讓黃金州感到心虛,難道自己的皮就真值這個價嗎。最后終于忍不住賣了,等賣完以后他才感覺到自己上當受騙了。
黃金州憋了一肚子氣,可他沒想到讓他更憋氣的還在后頭。
丈夫 黃金州:“第二天一倒手,賣給一個終端客戶,當時有幾個朋友告訴我的,你那批貨被他們倒手一賣,就是每張漲了10塊。貨都不動,就放在那里,上面這個名字換一下就可以了。”
這件事讓黃金州既憋屈又氣憤,也讓翁巧琴感到心理極度不平衡。
中間商一倒手半個小時凈賺1萬元,而1萬元相當于翁巧琴要花半年時間精心喂養200只獺兔賣出的價格,而她一年6萬只獺兔要按這么算就要損 失60多萬元,翁巧琴想到這兒久久不能平靜。于是她想到要自己開一家獺兔皮專賣店,2006年初她在離寧波兩小時路途的桐鄉市崇福皮草市場買下一間40平 方米的店面。隨著翁巧琴的店面的開張,就打破了這個市場多年來存在的交易規則。
翁巧琴:“這個市場有一個潛規則,賒帳的比較多,付30%貨拿走了。我們資金比較緊張,不敢賒帳,我們就把潛規則打破了,我們就是現金交易。”
兔場里每天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運轉,翁巧琴所有的獺兔皮都不讓賒帳,不少收購商望而卻步,翁巧琴一張皮也沒賣出。店面開張半個月每天就要損失幾百元,翁巧琴開始坐臥不安。
客商:“像他這樣的質量的皮呢,能達到他這種品質的皮具體來說,應該是他們的皮比較高檔一點的,我們做的服裝比較高檔的時候,都是用他們的皮的。”
翁巧琴:“他就是到外面轉了一大圈,還是要回到我們這個位置來的。”
盡管不讓賒賬,但翁巧琴的獺兔皮因為批量生產規格統一,做高檔裘皮的客商也逐漸認同翁巧琴的規則實行現金支付。就這樣,專賣店銷路 也隨之打開。2006年,在翁巧琴的帶動下余姚市有70多戶農民跟著她養獺兔,每年能夠出欄15萬張獺兔皮。有了這么多獺兔皮,翁巧琴也有了更大的野 心,2006年6月份,翁巧琴準備投資600萬元建一個獺兔皮加工廠。
但因為投資資金太大,翁巧琴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于是,她開始打起自己兩套房子的主意。可她沒想到這個大膽的想法立刻得到丈夫的支持。
丈夫 黃金州:“因為我本身,我自己在工作嗎,反正就是說,不管怎么弄,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
翁巧琴:“不管搞的怎么樣,他說回來總是有家住,也飯吃,女兒總會養好。”
翁巧琴:“當時心理很難受,好象一種很強的失落感,為了這個事情做家都做掉了。”
自從回到寧波上學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女兒黃詩茗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孤獨感。但是翁巧琴還是經常呆在兔場里,聚少離多,她一心想著要把兔子養好,讓女兒過得更幸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