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聯豐村是安化縣山區的一個偏僻小村,1998年的一天,山村的寧靜卻被一對神秘夫婦的到來打破。原來,他們帶來了50只五顏六色的雞。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喻正清:“感覺就特別新鮮,一個就是外表也好看。”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我不認識,見到非常好奇,公雞特別漂亮。”
有的村民認出了這對夫婦是從縣城退休回村的曹老師夫妻倆,這些雞是他們特地從江西引進的野雞,聽說曹家夫婦要靠它來賺錢,這引起了村民的好奇。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他說一年能掙幾萬元錢,我當然不相信。”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中:“野雞是在山里飛的,怎么養得成功。”
就在人們紛紛議論、疑惑和猜測的時候,不久,老曹夫婦卻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
李建國是聯豐村的村民,以前養過幾年的家雞,當時, 這些五顏六色的野雞引起了他的濃厚興趣,聽說老曹夫婦要回城里與子女團聚,有大量雞苗出售,李建國與其他幾個村民一商量,打算買些回來試一試。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我家里那個時候正是沒有錢的時候,所以我只有挑投資小、回報快的項目來挑。”
李建國靠著借來的4000元錢買回了200只雞苗,開始嘗試著養野雞。雖然他有養家雞的經驗,但養野雞和養家雞畢竟是兩回事。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我一來看,一只雞蹲在那個墻角,很多只雞一堆堆地在那里啄它,一看腸子已經挖出來了,再一看其它的雞還有好多只雞都有血。”
野雞竟然被自己的同伴啄死,這讓李建國十分吃驚。早聽說野雞野性十足,但這種兇殘還是讓他感覺異常。他趕緊請教縣畜牧局的技術員,這才查明了真正的原因。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如果細菌性感染,拉稀,肛門結了雞糞,其它雞就去啄,一啄就出血的話,見了血,其它雞就去啄,啄死。”
原來是養殖中忽視了疾病防疫導致的,這次意外也讓李建國意識到,養野雞還必須依據它的野性來飼養。尤其在繁殖季節,公雞之間必要發生爭奪雞王的大戰,短則三兩天,長則一個星期。記者采訪時就見到了這樣一場雞王爭奪戰。
這只挺胸度步、氣宇軒昂的公雞就是剛剛獲勝的雞王,雞王一旦產生,雞圈就穩定了下來。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它不許別人打架,它不許別人叫,雞王走到哪里, 你們必須讓道,它有一定的威嚴。”
可是,生性膽小的野雞喜歡安靜的環境,雞王爭奪大戰時間過長往往使雞群受驚,為了不影響雞的生長,李建國甚至親自助陣。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你必須幫助它斗敗那只體弱一點的,讓公雞體格強一點的成為雞王。”
記者:“怎么幫助它打贏呢?”
李建國:“人工用棍子攪和,把這個弱的攪和得它筋疲力盡,就是這樣的。”
從 曹家夫婦手中買走雞苗的除了李建國,還有他的哥哥李建中。當時李建中家里欠下了幾萬元債務,正在找賺錢的項目。聽說養野雞半年就能出欄,見效快,決定也養 養試試看。為了對付野雞好斗的野性,他在野雞40多天時就做斷喙處理,修剪它們鋒利的勾嘴和爪指甲來減小殺傷力。而且,他還想出了一個新招兒,用玉米、稻 谷和糠等糧食喂野雞的同時,再搭配一些青草和青菜。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中:“它特別愛動、好斗、打架,如果喂些青草、青菜的話,可以分散它的注意力。”
野雞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養,這讓最初猜測觀望的一些村民逐漸打消了顧慮,也都想養野雞。村民喻正清第一個趕來學技術。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喻正清:“我說如果是能夠成功的話,我第一個跟你來學。
一時間,來找李家兄弟學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從孵化到疾病防疫,隨著技術的逐漸普及,養野雞的村民從最初的幾戶增加到了十幾戶。可是,市場好不好銷,到底能不能賺到錢,大家心里還是沒有底兒。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喻正清:“真的說實在的,能不能賺到錢,還是一個未知數。 抱著一個試試看的想法。”
到了出欄時間,大家把野雞試銷到了本地的幾家餐飲店,比起外地養殖場用飼料喂養的野雞,他們的野雞更受人們的歡迎。
記者:“口味和別的地方的野雞有什么區別?”
顧客:“明顯不同 肉比較緊實 比較鮮美 比較甜 吃了還想吃。”
桃江縣某餐飲店經理 易志紅:“它是個綠色食品,人家反映好,吃得好,這個東西就慢慢銷開了,一傳十、十傳百。”
隨著人們的口口相傳,梅城鎮生態野雞的名聲越傳越遠,現在養殖戶不用自己出門,附近的野味經銷商都主動上門來要貨。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李建國:“40斤雞,20元錢1斤,我都賣25元1斤,你是老客戶就20元給你算了。”
經銷商 魏再社:“800元錢。”
李建國:“好,要得。”
記者:“今天總共賣了多少錢?”
李建國:“沒貨了,只賣了800元錢,沒貨供他了。”
通過經銷商,梅城的野雞銷到了附近的漣源、婁底、新化、長沙等縣市,甚至銷到了廣東。
安化縣經銷商 魏再社:“吃的人多,供不應求,拉出去在一天之內,最多兩天就賣完了。”
野雞供不應求的銷售局面,讓村里很多人看了心動。村民袁家堂也想養野雞,但剛做了賠本買賣的他手頭欠了一筆外債,養雞缺乏啟動資金。就在他犯難時,轉機出現了。
安化縣聯豐村村民 袁家堂:“村里領導成立了個協會,我是抱一種試試的期望 讓他們扶持貸點款。”
袁 家堂所說的貸款,指的是扶貧貼息貸款。原來,野雞養殖項目初見效益后,為了促進規模發展,梅城鎮政府組織養殖戶們成立了梅山野雞養殖協會,縣扶貧局每年提 供10萬元資金用于發放扶貧貼息貸款,支持會員發展野雞養殖。袁家堂幸運地成為了第一批受益者之一,得到了2000元貸款。
安化縣梅城鎮黨委副書記 付湛麗:“給他們補點資金,能夠有成本來搞這個養雞,使他們有了成本啟動這個產業。”
目前,像袁家堂這樣加入協會的養殖戶在梅城鎮已經發展到了180多家,通過協會他們還可以方便地獲得專業技術指導。縣畜牧水產局還送來了一套電氣孵化機,一年就能孵化出30多萬只小雞,養殖戶再不用擔心雞苗緊缺的問題。
安化縣畜牧水產局科教股股長 唐牧民:“原來由于用土辦法孵雞限制了他們的規模發展,引進來以后,它這個雞蛋孵化的數量多,另外一個就是降低了勞動強度。”
現在,安化縣每年出欄野雞30萬只,野雞養殖以梅城鎮為中心,覆蓋了周邊10多個鄉鎮,并輻射到了附近的7個縣市,養殖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安化縣梅城鎮黨委副書記 付湛麗:“今年在我們自己本鎮周邊的4個村準備發展起來,然后在他們現在的專業戶當中把規模再擴大。”
編導:楊涵竹 攝像:孫彥峰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