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你為什么要勸他暫時別賣呢?”
王結松:“因為我們預計這個行情,后一段時間,4月份,大概要漲價。”
一個預測要跌,一個說要漲,兩個判斷截然相反。經過考慮,趙保林還是聽了王結松的話。
趙保林:“我原來準備現在就賣的,現在不準備賣了。”
記者:“你相信他們的話嗎?”
趙保林:“那肯定相信。”
安徽省太湖縣新倉鎮的惠民村是生豬養殖專業村,2002年和2003年的兩年間,由于生豬的市場行情好,所以村里的養殖戶一下子多了起來。
張四華:“2003年,2002年,這兩年我們村增加的養殖戶是猛漲。”
多年的生豬養殖,讓養殖戶摸到了生豬市場行情的規律,那就是上半年價錢低,下半年價錢高,大家也都按照這個規律來養豬。2005年8月份,村民張周來養了200頭豬,正當他準備養到下半年大賺一筆的時候,王結松找到他,勸他趕緊把豬賣掉。
張周來:“到我家里說,行情有可能繼續往下跌,叫我把這100頭肥豬,趕緊賣掉。”
張周來也是有十幾年經驗的養殖戶,當時并沒有聽王結松的勸告。
盡管沒聽,但張周來心里卻打起了鼓,一個月之后,生豬的價錢果然從每市斤4元下跌到了3.5元。
張周來:“行情就是一落千丈,一跌再跌,那我就堅持不住了,在9月份,我就將那100多頭肥豬都賣掉了。”
記者:“那時候大概虧了多少?”
張周來:“大概百把頭豬,虧了2萬多元錢。”
在村里,有同樣經歷的人,不止張周來一個,趙保林也是這樣。
趙保林:“他們勸我賣我沒賣,結果每一頭豬虧了50元錢。”
記者:“那時候你出了多少頭?”
在養殖戶們賠錢的時候,王結松的弟弟王結友,卻在2005年8月份把不到200斤的豬都提前賣掉了。
王結友:“大概160斤,170斤,180斤不到,就提前處理了一部分。”
記者:“那批豬如果是按正常的話,應該什么時候賣?”
王結友:“如果按正常的情況下,可能就要到10月份,10月份的時候,10月份這時候豬價下降30%。”
王結友沒有虧錢,但是也沒賺到什么錢,盡管如此,養殖戶們都開始佩服起王結松對市場的判斷能力了。
記者:“你們是通過什么方法來預測這個行情的?”
王結松:“我們是通過上網,了解市場的信息,還有,我們訂了手機農網的信息,還有一個,就是通過我們個體的飼料廠,他跟我們經常聯系,就知道那個市場的價格。”
從2005年8月份開始,全國的生豬市場進入了一個大的調整期,行情一直很低迷。但是養殖戶的豬不能說不養就不養了,那樣會虧得更多。村里豬業協會就勸告養殖戶趕緊把豬都賣出去,盡量減少存欄量,延長飼養周期,把損失降到最低。
王結松:“行情不好的時候呢,我們這個肥豬,該賣的馬上就賣,盡量早賣,早賣呢,就少虧,再一個呢,把規模縮小一點,那時候我們會那么養,虧損的就比較少,還有一個呢,我們注意適當的延長生長周期,該抓的時候,我們拖長一點時間,抓遲一點。”
張周來:“他們折本折怕了,所以很多人沒有抓仔豬。”
周海文:“一般的人家都不想逮豬了,都不想抓豬,抓豬劃不來,一般的人就不喂豬了。”
2006年的5月份,每市斤生豬的價錢跌到了2.8元,仔豬的價錢也從每市斤6、7元降到了2元錢。就在這個時候,王結松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一下子抓了幾百頭仔豬。
王結松:“那時候的仔豬只有2元多錢一斤,價格比較便宜,我們那時候抓了幾百頭。一定要把握行情,落的時候,人家都不養,那你就要養,長時間的下落,那就會有高峰,抓信了那個機會,你就肯定賺大錢。”
記者:“2006年5月份的時候,補充了多少豬?”
王結友:“那時候仔豬有300多頭。我們是這樣考慮的,當時仔豬的價格與肥豬的價格相差2元,所以至少抓一頭仔豬回來,30斤的豬,抓進來就能賺2元錢一斤。”
記者:“抓了多少頭?”
張周來:“大概150頭左右。”
2006年下半年,生豬的價格開始回升,最快的一天每市斤可以上漲5毛錢。4、5個月后,5月份抓的豬順利出欄了。
記者:“結果到了幾月份你賣的?”
張周來:“大概2006年11月份左右吧,賣了5.5元錢一斤。”
張周來:“抓了150,就賣了150頭左右。”
記者:“大概賺了多少錢?
張周來:“七八萬。”
記者:“那批豬賺了多少錢?”
王結友:“那一批豬300頭豬,大概能賺10多萬。”
由于生豬市場低迷,各地的生豬存欄量銳減,就在2006年下半年的市場恢復期,惠民村的生豬正好填補了這個市場空白,出欄量達到5萬多頭。
就在其他養殖戶在享受收獲喜悅的時候,趙保林仍然提不起高興勁兒,因為這一次他又錯過了賺錢的大好時機。
2005年,該賣豬的時候沒賣,2006年,該進豬的時候沒進,連續錯過兩次賺錢機會,趙保林開始重視市場的變化,在今年他打算賣豬的時候,就請王結松依據市場行情給他盤算盤算。
王結松:“這個豬現在是200斤,如果再看一個月,那么就是250斤,現在賣4.5元,以后打個比方賣4.7元,那么這個就有2毛 錢一斤差價,我們200斤賣,現在是900元錢,如果養到250斤呢,那就是1175元,這個差價呢,就是275元錢,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們大概要花 200元錢的飼料成本,我們每一頭豬就能多賺75元錢。”
記者:“大概能預測多長時間?”
王結松:“我們最長的時間能預測一年,比較準確的大概兩三個月左右。”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