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現在多長時間到這兒拿一次貨?”
武漢客商 劉宜超:“一般3天至5天不等。”
記者:“你拿過最多的,一次能拿多少斤?”
劉宜超:“2000多斤。”
記者:“這些貨光賣到武漢嗎,還是別的地方都有?”
劉宜超:“武漢也有,別的地方也有,廣東呀,廣州這些地方。”
武漢市黃陂區三閘村龜鱉養殖戶 彭國福:“中華鱉它的顏色,應該是黃綠色的,因為我們這個地方要吃這個甲魚的話,他們喜歡要黑的。”
這里的中華鱉和別的地方養殖的中華鱉品種雖然沒什么區別,但是顏色顯然不同,它的顏色要深的多。其實三閘村的龜鱉養殖戶把龜鱉養成這種模樣,也是經過長時間摸索出來的。
三閘村是一個依靠傳統農業為主的村子,以前從來沒有人養過龜鱉,因為他們認為龜鱉是不能進行人工養殖的,但是,12年前這個叫彭國福的村民改變了人們的看法。
彭國福:“沒有,包括我們這個地區都沒有,我是第一家,第一年就成功了。”
記者:“賺了多少錢?”
彭國福:“第一年我賺了大概有3萬多元。”
第二年彭國福把自家的一畝五分地全部改造成養鱉池,他給鱉池里種上草,用來調節水溫,讓鱉在草叢里生長,使鱉池形成自然生態環境,這樣有利于中華鱉的生長,在喂食上主要給中華鱉喂一些活得餌料。
彭國福:“一般都吃蝦,小魚,小蝦。”
黃陂區灄口街龜鱉養殖戶 白培根:“我是在彭國福的帶動之下,他叫我養,我就開始養起來的。當時的市場情況好得很,那時候我買的種鱉,那個時候就是600元錢一斤,那個時候的鱉是最俏的時候。”
誰料想好景不常,市場上逐漸出現了溫室中華鱉,這種鱉不冬眠,喂的是飼料,長的非常快,養殖成本很低,中華鱉出現供大于求,這導致鱉價從1200元1公斤一下降到了260元1公斤,最后價格越來越低,1公斤才賣幾十元錢。
記者:“一斤多少錢賣的?”
白培根:“一斤是50元錢賣的。”
養殖戶白培根雖然賣了一大批中華鱉,但是一算帳并沒有賺到多少錢,他也曾為養殖溫室中華鱉動過心,最終因為投資太大,鱉不好銷售,放棄了這樣的想法,而其他養殖戶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仍然采用原來的養殖方法。為了彌補降價帶來的損失,有些養殖戶開始考慮新的出路。
最后還是彭國福在武漢的水產市場發現了一個新的養殖品種,這個品種可以彌補中華鱉價格下滑帶來的損失。1997年彭國福在村里率先養起了中華草龜。
這個時候社會上逐漸興起吃烏龜,但是養烏龜的人還比較少,所以烏龜的市場售價比較高。
劉宜超:“一般的這個龜,都是進到餐館里,大型的賓館。這個種龜大約零售價100多元左右,130到140元左右。”
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轉變,天然、無公害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2002年,仿野生養殖的中華鱉售價逐漸回升。歪打正著,三閘村龜鱉養殖戶堅持用老的辦法養龜鱉,沒想到這種龜鱉在市場上漸漸賣出了高價,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劉宜超:“這個龜鱉的品質挺好的,比那個不是野生養殖的甲魚,它純粹是吃的魚蝦,買的野生苗子喂養的。”
彭國福:“水質就把它用施肥的辦法,把它水里面變黑一點。”
記者:“施什么肥呀?”
彭國福:“農家肥。”
記者:“這會不會影響它的品質?”
彭國福:“不會不會,因為我們都是牛糞和自然的那個艾蒿。就是用艾蒿的話,我們這個地方武漢市水產研究所,他們有專家,到我們這個地方也指導過。”
記者:“這一塊它的龜鱉養殖是一種什么類型的?”
武漢市黃陂區水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侯元森:“我認為還是自然型的,仿野生型的那種無公害的養殖。”
從2003年起,武漢客商劉宜超開始放棄到別的地方采購龜鱉的生意,他專門從三閘村進龜鱉,原因是這里養的黑龜鱉更有市場。
記者:“它這個泛黑,會不會影響市場銷售?”
記者:“為什么?”
劉宜超:“這個甲魚的質量好一點,是野生暫養的。”
中華鱉養黑了比較好賣,三閘村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利用這種方法養殖中華草龜,結果烏龜更黑了也更好賣了。
彭慶華:“養的中華草龜,一個平方養個6到12只,達到這個規格,目前是套著養。”
記者:“這個村現在有多少戶養殖這個龜鱉?”
李明新:“現在有40多戶。”
自從三閘村很多村民開始從事龜鱉養殖以后,龜鱉給這個村每年帶來近300萬元的產值,純利潤接近200萬元。
盡管三閘村的龜鱉養殖戶還不斷在增多,還輻射到了周邊的村子,由于他們一直堅持自己的養殖方法,養出的黑龜鱉適合市場消費,所以這里的龜鱉一直不愁銷路。
武漢客商 劉宜超:“像明年五六月份,中華鱉生長的時間都沒有貨,他不會賣的,一般的是6月份以后,到第二年3月份之前,這一段時間,都有貨賣。”
記者:“一年在這兒進貨進多少?”
劉宜超:“大約20多萬斤吧,25萬斤左右。”
武漢市黃陂區廣播電視局 潘慶華 協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