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有一座蛇山,上萬條劇毒銀環蛇在山上繁衍生息,它們大白天沒精打采地躲在洞里睡覺,一到夜晚就精神倍增,滿山活動。周圍的村民是談蛇色變。
記者:“這個山敢不敢上去?”
高志偉:“不敢上去,因為到處都是蛇。很多的蛇,滿山都是蛇。”
可是,一個名叫楊華的人卻經常夜間出入蛇山。
楊華邊:“這個銀環蛇主要是晝伏夜出,每天晚上6至12點鐘出來覓食,所以說一般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是晚上七八點鐘來給銀環蛇喂食。”
銀 環蛇是我國十大毒蛇之一,他的毒性,比傳說中咬了人五步之內就死亡的五步蛇,還大20倍,人被咬傷后,6個小時之內得不到正確醫治,就會呼吸麻痹而死亡。 這些銀環蛇都是楊華從2003年起以每條200元左右的高價,專門收購后放進山的。楊華要在山上大批量養毒蛇,他的家人卻非常擔心,除了弟弟的態度保持中 立而外,其他人極力反對。
楊華的母親:“他搞什么事情,我們都支持,反正是養蛇這個事情我們一直是反對這個事。”
楊華的父親:“(被蛇咬了之后)只有一兩個小時人就可以死亡,我們都沒經歷過,最好是不搞這個事情。”
父母是使勁兒把兒子往家里拽,老婆的一句風涼話,卻意外地激發了楊華走向蛇山。
楊華:“她說你雞都不敢殺,還喂蛇,平常黃鱔都不敢吃,還去養蛇,她說養你個腦殼。”
楊華原本和弟弟在縣城開辦醫藥公司。兄弟倆一個當董事長、一個當總經理,經營得紅紅火火,存款就是好幾百萬。可是楊華為何放著好日子不過,偏要冒險養毒蛇呢?
楊華:“它是屬于三有動物,有經濟價值,有科學價值,有研究價值,所以到市場上也有很好的銷售價值,就是經濟價值。”
尤其是7~10天的幼銀環蛇干制的中藥“金錢白花蛇”,更有藥用價值。它可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和梅毒等癥。
多年從事中藥買賣的楊華,本來就看準銀環蛇的價值,加之老婆的激將,更是決定要養蛇。2003年,他懷揣300多萬元存款,來到百福司鎮廖家壩村開辦銀環蛇馴養基地,整天與蛇為舞。原本連雞都不敢殺的楊華,如今卻練就出了捉蛇的膽量。
記者:“這個蛇你也敢捉?”
楊華:“這有什么不敢捉的。”
膽量是可以練就出來的,馴養技術可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銀環蛇是國家保護的瀕危藥材品種,馴養的技術含量高、難度大,尤其是對環境、氣溫、 濕度和食物要求苛刻,稍有不適就會死亡。2004年4月中旬,本是大量的蛇結束冬眠出山的日子,可楊華繁殖的銀環蛇就有2000多條,因為越冬前沒有吃 飽,體內沒有充足的能量越冬,餓死在了蛇洞里,損失高達20多萬元。楊華怎么也沒有想到,家人擔心自己被蛇咬的事沒有發生,反而是蛇出了問題。
楊華:“死了大概60%,只有20%、30%的存活,當時心里非常難過。”
要翻過這道坎兒,技術和資金成為擺在楊華面前的兩道難題。技術方面,楊華從湖南聘請的養蛇“土”專家由于看不到發展前景不辭而別了;資金方面呢,楊華多年的積蓄因開辦銀環蛇馴養基地也用光了。
正當楊華束手無策的時候,分管科技的副縣長顏益志拉了楊華一把。
來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顏益志:“我們就通過各種渠道,介紹了南京農業大學的郭橋生教授,長春中醫學院的李建平教授,還有湖北中醫學院的張彥華等國內一批知名教授,然后讓他們和楊華交上朋友。”
技術的問題李建平教授他們幫助解決了,可是,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屋漏偏與連陰雨,原來態度保持中立的弟弟,越來越覺得哥哥養蛇是個無底洞,此時卻不干了,鬧著要與哥哥楊華分家。
楊華的弟弟楊豐:“一虧就是幾十萬,這種做法大家都虧不起,(公司)我也有股份,這樣行不行大哥,我說你經營(金錢)百花蛇,我經營藥,把家分一下。”
分了家,就意味著楊華再也不能從醫藥公司拿錢了。可按照長春中醫學院李建平教授幫忙做的規劃,至少還需要100萬元的資金。楊華再一次陷入困境。從來沒有向別人借過錢的楊華,試著給好幾個朋友打電話借錢,都委婉地拒絕了。妻子看著可憐的丈夫,改變了以往的態度。
岳福珍:“肯定要支持他,希望他把這個一直干下去,虧了那么多錢以后還是找得回來的。”
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楊華只得背著弟弟,偷偷地以醫藥公司作抵押,貸了70萬元款。還差30萬元,夫妻倆商量來,商量去,把目標鎖定到楊華開辦養殖場的同學彭麗。
同學 彭麗:“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他損失了那么多,這個產業他又不想放手,就找我們朋友幫忙了,當時我基本上是把我們家里所有的存款也取出來,幫他湊了30萬。”
資金的問題總算解決了,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馴養基地的兩名馴養員被蛇咬了,其中一位膽兒小的還被蝦跑了,另一位名叫賈兵的是楊華的親戚,出于面情勉強留了下來。
馴養員 賈兵:“蛇廠每到一段時間要盤庫。”
記者:“盤庫一般都在晚上?”
賈兵:“都在晚上。 ”
記者:“它是咬在你哪兒?”
賈兵:“咬在這兒,食指,因為捉的時候,捉的太靠后了,它頭轉過去轉過來咬的。”
記者:“轉過去轉過來可以咬你。”
賈兵:“是”
記者:“你現在這么著不怕吧?”
賈兵:“不怕,因為我把頭已經固定了。”
其實,銀環蛇是不會主動地攻擊人的,只要掌握了銀環蛇的習性,不無故地去騷擾它,就不會受到傷害。萬一不小心被銀環蛇咬了,只要及時注射“血清”,注意休息就不會有事兒。
就在一個星期之內,有一條銀環蛇還爬到辦公室主任田菊萍的床上去了,一時間,楊華的馴養基地人心惶惶,亂成了一鍋粥。
田菊萍:“我把床單這樣一拿,手就在蛇的上面。”
記者:“蛇大概在哪兒?”
田菊萍:“蛇就在這邊,里面,這個角落里邊,在這個里面當時我的臉就嚇白了,我心里就在想,它把我咬了怎么辦,后來好幾天我不敢隨便下去,連去廁所我都害怕。”
這陣怕蛇風一直持續了好長時間,直到馴養基地的兩個科研項目,銀環蛇保健酒和銀環蛇馴養繁殖孵化成功了,大家慢慢地看到了發展得希望,恐懼心理才被慢慢地被沖淡。
記者:“你拿這么多蛇你不怕嗎?”
技術員 張成明:“這個剛孵化出來,你不碰它,它一般不咬人。”
記者:“這么小的蛇有沒有毒?”
技術員 張成明:“這個小蛇孵化6、7天就有毒,現在有毒了。”
記者:“但它不咬人?”
技術員 張成明:“它比較溫順。”
記者:“它孵化的成活率高不高?”
技術員 張成明:“一般是96%。”
如今,楊華的銀環蛇馴養基地,年孵化小銀環蛇已經達到10多萬條。一部分被楊華放進蛇山馴養。
楊華:“這本身就是蛇洞呢。這洞蠻深呢。一挖蛇就要出來噠。”
記者:“這一條小蛇值多少錢?如果賣的話。”
楊華:“十五塊。但是,現在我們是放在(養生區)這個里頭養的。”
記者:“專門放在里面養,先不賣是吧。等到長大后再賣是吧。”
楊華:“長大以后把它(們)做種,做種了蛇再產卵,產的卵(孵化出小蛇)以后,就可以加工成產品(金錢白花蛇)賣。”
加工出的產品“金錢白花蛇”,是名貴的中藥材,我國藥用市場的年需求是90萬條,而年產出卻只有60萬條。楊華生產的“金錢白花蛇”不愁市場,去年一年就實現銷售收入30多萬元。
某藥業公司駐來鳳辦事處主任 陳渝:“我們現在主要從事他的銀環蛇的銷售,全部是沿海一帶、廣東、上海都屬于我在負責銷售。”
楊華冒險養蛇的路子走對了,他繁殖的每一條銀環蛇,都有可利用的價值。
楊華:“要是從它蛻的皮還有它的蛇毒,還有它的蛇膽,要是把它全部工序搞完的話,這個價值1000多塊。”
記者:“1000多塊?”
楊華:“1000多塊,包括它的毒液,所以為什么戴手套,看它就想咬人了,所以還要提煉它的蛇毒。”
記者:“它的毒液都可以賣錢?”
楊華:“毒液,包括它的身體。所以我們加工金錢白花蛇就是它的(幼蛇)干燥體。”
轉眼到了2006年春天,楊華在李建平等專家教授的幫助下,已經開發出了“金錢白花蛇”、蛇酒等產品,他在一步步實現養蛇發財計劃的同時,也逐步地成為了養蛇專家。
楊華:“像這個呢,應該屬于像我們人類一樣,屬于近親繁殖,也就是近親交配后所產生的基因,出現畸形。就(造成)像人類的癱子呀,駝子呀,比如說蜷成一堆呀。”
懂得了養蛇技術的楊華,養蛇發財的路子越走越寬,如今,他又開始籌劃開發蛇的系列產品。
楊華:“把所有的養好的蛇用于保健品加工,包括制作蛇酒呀、社粉膠囊呀,還包括蛇鞭、蛇膽酒呀,健身酒呀、養生酒呀,等一系列的保健品就以我們來鳳的幾種蛇為原料,而不僅僅開發金錢白花蛇。”
正當楊華準備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多次幫助楊華解決技術壁壘、手把手地向楊華傳授養蛇技術的長春中醫學院的李建平教授,今年8月份患癌癥去世了。
李教授的去世對楊華來說,無疑是沉痛地打擊,楊華回想起李教授生前對他的幫助,陷入了極度地悲痛之中。
楊華:“(他去世了)對我來講是一種損失,但是,我絕對要尊重他的遺愿把(養蛇)這個事情做好,一定要對得起他。”
李教授去世以后,楊華的話明顯地少了許多。但楊華更加埋頭苦干了,也比以前更加忙碌了。為了把銀環蛇產業做大做強,他整天馬不停蹄地開發銀環蛇系列產品、開拓新市場、規劃建設新廠區。
楊華:“我們的銀環蛇養殖在山區也是比較偏遠的地方,那么這一塊呢,就是我們來鳳的經濟開發區,那么這個經濟開發區以后,我們就把我們蛇產品的保健市場,從加工到產品一條龍就建設在這一塊地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