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周秀芬:“三十只火雞 ,我就賣了一萬多塊錢。”
善連友(周秀芬的朋友):“我們感覺很驚訝,怎么賣那么多錢呀。”
就連周秀芬自己也不相信30只火雞能賣一萬元錢,這件事瞬間在村子里傳開了,引起了一陣轟動。當地電視臺的記者聽說后也很懷疑這件事。
周秀芬:“高興,那時候就是萬元戶了,沒有掙過那么多錢。”
就是這三十只火雞,讓周秀芬看到了賺錢的門路。
然而,這些火雞在一開始的時候,卻是她用來解悶的寵物。
五年前周秀芬失去了工作,禍不單行的她又遇上了車禍,導致腿骨骨折,韌帶斷裂,手術后每天一個人在家臥床養傷。
老伴看她心情郁悶,而自己又不能陪在身邊,就趁出差的機會,在河北巨鹿看到了有人在賣火雞,覺得很好玩,就給她買了三只火雞回來。
杜崇德(周秀芬的丈夫):“就是帶著一種好奇的心態,咱濰坊沒有,所以帶回來了就,就是養著玩吧。”
周大姐:“我老公出去,看到有養的,像孔雀似的,就買了三只,帶回來了,帶回來玩那時候。”
周秀芬就在家邊養腿傷邊喂這三只火雞,每天看著它們開屏、打鳴、互斗,她的心情也好轉了很多。
養了不久,正當周秀芬就要進行第二次手術的時候,火雞下蛋了。
周秀芬:“下了蛋我老公還和我開玩笑,說老周,我報告你一個好消息,我說什么好消息,他把手別后頭,說雞下了個蛋,我也很稀奇。”
等到周秀芬出院回家后,火雞蛋孵出了小雞,原來的3只火雞變成了21只。
可是接下來,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火雞生長速度很快,沒幾個月的工夫長得就和家雞的個頭差不多了,周秀芬家的陽臺上養不下了。
于是,她決定從家里搬到老伴單位閑置的院子里去住,一邊給單位看大門,一邊在院子里養火雞。
周秀芬:“很好喂,它下完了蛋以后,抱完了窩以后又下蛋,又繼續下。那一年,那兩只雞就給我繁殖了80多只,我想著得有80多只,就是反復的,它又抱窩,又產蛋。我覺得就是很好玩。”
就這樣,一邊下蛋一邊孵化,火雞越養越多,周秀芬的21只火雞慢慢的變成了80多只,就連老伴單位的院子也快養不下了。這么多的火雞怎么辦呢?正在周秀芬發愁的時候,她恰巧碰到了那個用一萬元錢買她火雞的青島人。
周秀芬怎么也沒想到,當初給自己解悶的火雞竟然這么值錢,在喜悅的同時,也讓她從中看到了商機。
周秀芬:“很賺錢,一只雞就賣個小豬錢,我覺得哎呀,這個雞這么值錢,這么好,市場這么好呀,我就發現了這個事,從那開始,我就很珍貴了,拿著我那雞就,從那時候就想著發展。”
周秀芬開始想發展火雞養殖,可是,單位的院子也太小,養不下更多的火雞。于是,她就用賣這30只火雞賺的錢,租下了一塊地作養殖場。
周秀芬的火雞隊伍漸漸壯大了,但是她卻再也碰不到主動找上門來的客戶了,那個青島人買了她的火雞到底干什么用呢?她想到當初自己就是為了欣賞才養的火雞,那個青島人會不會是把火雞賣到鳥市或者公園去了呢?于是,周秀芬便也帶著自己的火雞走進了鳥市和公園。
濰坊市的這家動物園里過去沒有火雞,自從2004年從周秀芬那里引進的火雞,一直到現在都很受歡迎。
趙桂香(公園負責人):“比較漂亮,顏色吧,比較鮮艷,特別是這個脖子周圍,它能變顏色,有時候這個火雞還和孔雀一樣,經常開屏,非常受觀眾的喜歡。”
周志偉(濰坊電視臺記者):“當時反響挺好的,因為火雞這個項目,應該說在咱當地來說,這個應該屬于一個很新興的項目,其他地方都沒有。當時咱這個熱線可以說打爆了。很多人可能想通過我們和她聯系聯系這個人,了解了解情況,很多想自己養這個火雞的,想辦這個項目。”
這次報道后,給她的銷售起了作用。
周秀芬:“每一天都有去看的,說濰坊有養火雞的,開始我這個就銷得快了。”
杜崇德(周秀芬的丈夫):“因為一些火雞凈重在30多斤以上,你親戚朋友走關系,你提了一只火雞,三四十斤沉,很體面,客戶。因為它是稀罕東西。”
火雞到底是個什么味道?養了一年火雞的周秀芬都不知道,那年過年,她索性就殺了一只吃,沒想到這一吃,把她吃開了竅。
李春霞(周秀芬的兒媳婦):“我媽就說,這個養的這個,比外面賣的那個好,這個殺一只嘗嘗什么味吧,好吃不好吃。做出來以后,煮爛了,慢火燉著它,挺好吃的,那個肉就是和那個牛肉什么的,挺好吃,很好吃。”
周秀芬想,既然火雞這么好吃,那么,火雞能不能像家雞一樣用來做菜呢?
杜崇德(周秀芬的丈夫):“因為它這個個體比較大,它一個雞爪子,一個雞頭,一個雞脖,都完全可以做成一個菜,就做成不同的吃法。”
從此,周秀芬便琢磨著做火雞菜,就這樣一邊做一邊吃,沒多久,就研制出來了胡蘿卜盒子,青蘿卜盒子,香酥火雞絲等20多道火雞菜。
杜崇德(周秀芬德丈夫):“很多,但是在目前滿足不了,就得提前預約,然后再殺幾個雞。”
畢竟自己的那個食堂規模太小,僅靠這樣賣火雞也不是個長久之計,周秀芬覺得如果能讓火雞進飯店,那市場不就打開了嗎?這時的周秀芬開始變被動為主動,帶這自己的火雞,一遍一遍的往飯店跑,但是得到的答復卻是差不多的。
周秀芬:“人家說哎呀太大了,沒法進去擺,那個雞架子都是三斤五斤的,你這個大火雞怎么給你擺呀。”
周秀芬:“長30多斤,那么大一個大雞,我上哪兒去賣呀。”
眼看著自己的火雞就要賣不出去了周秀芬想,同樣是雞,家雞可以用來做扒雞,那么,火雞能不能用來做扒火雞呢?
周佃勝(周秀芬的弟弟):“根據這個肉質,根據它這個特點,做出來以后,嘗,怎么吃,哪種好吃,然后定出來,經過很多的時間。”
周秀芬:“這一次擱上八角,不香,再一會兒擱上姜,擱上姜不行再加上蔥,加上蔥不行再擱上香菇。就這樣,慢慢的研制的很好吃了。
熟食火雞做好了,周秀芬就準備把火雞包裝好送到飯店去,但是火雞太大,如果像人家的扒雞那樣整只包裝根本包不下。
周秀芬:“你說我這個大火雞,20多斤,30多斤沉沒法包呀。我就想起來了一個辦法,可以肉什么的,不能包一個肉,尋思著,有人也指點我,我也咨詢。我自個兒尋思說,能不能把腿包一塊,把翅子包一塊,我就自己這樣想,睡不著覺。”
原本六塊錢一斤的火雞,經過處理,再加工成熟食火雞后,就變成了26塊錢一斤。利潤由每只雞三十塊錢,變成了每只雞一百多塊錢。
周秀芬:“經過我這一加工吧,再裝這個箱里,就變成了26元錢一斤了,這樣吧,我里邊刨除工人的工資還有成本,還有包裝,我這個剩5、6元錢。”
看到比原來大很多的利潤,周秀芬就準備著把熟食火雞賣到超市去,去打開更大的市場。可是問題又來了,由于貨源太少,周秀芬與超市始終達不成合作。
周秀芬:“很想叫這個火雞進超市,結果我一尋思,我聽了聽,你賣一個月兩個月的,給人家斷了貨源不行,那時候協議也沒達成。”
原來的時候,周秀芬嫌火雞多,賣不掉,而現在,她卻又嫌火雞少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秀芬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雞苗賣給養殖戶,然后再按照成雞每斤的市場價格回收。
周秀芬:“放給養殖戶養,我省很多心,他們養殖戶還賺了錢,有些沒有事干的,他們還愿意養殖。”
可是,怎么才能讓別人看到養火雞的好處,并且相信她呢?周秀芬想到自己是當地的婦女代表,何不就直接依靠婦聯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呢?
趙成志(昌樂縣白塔鎮劉家溝村書記):“這樣我們弄過來,我們幾戶先試一試,縣婦聯都很支持,萬一挺好的回來想養養試試,以后帶動帶動村民養點,也算一個小致富項目什么的。”
現在,來找周秀芬買火雞苗的養殖戶越來越多,她再也不愁雞源的問題了。在既保證了質量,又保證了數量的前提下,她開始準備把雞苗全賣給養殖戶飼養,自己專門回收,做深加工。但是,這個時候,她卻也有些力不從心了。
李春霞(兒媳):“都不是很支持她,再說,她身體也不好,都希望她回家。”
周秀芬:“下一步我想不想養雞了,我想著把這個深加工的搞好它,搞好它以后,想著進大城市,什么上海呀,北京呀,進城市去,我就有這么一個想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