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這些人滿山遍野的找什么呢?看那專注的勁頭,還有點排雷的意思。
記者:“ 你們找什么呢?”
游客:“ 滿山找。”
記者 :“滿山找是什么東西?”
游客:“就是滿山在找雞蛋。”
記者:“ 雞蛋叫什么 ?”
記者:“ 找這么半天啊。”
游客:“是啊, 特別多, 特別分散。”
有的人另辟蹊徑,干脆守株待兔了。
游客:“我就后面在雞屁股等著,一會咘唧一下,下了一個蛋,我嘩的就搶走了。”
滿山遍野找雞蛋,對城市人來說是個樂事,對于梯子峪村的村民來說,卻是件苦差事。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王桂香:“這個雞下蛋沒有什么規律,你今天把雞蛋拿走了,明天它就挪窩,有時候還得給它留引蛋。”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陶中云:“有一次我爬上那個山崖上看到崖縫里,有個一個雞蛋,手都夠不到,只好下來,再拿了一個小棍從里面捅捅,捅到洞口才夠出來,結果還是已經有小雞的了。”
那么,梯子峪村的山坡上哪來的這么多雞,又怎么會有這么多雞蛋呢。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陶中云:“有人買雞,說不如養蛋雞。幾百只雞也是養,幾千只雞也能養,那個時候柴雞蛋很暢銷。”
2002年春天陶中云買了1000只柴蛋雞放到了山上去養,等到2002年十一期間雞下蛋的時候,他的柴雞蛋賣出了很好的價格。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陶中云:“那時候是八塊錢一斤,后來有人給我長到10塊,我說十塊你也得耐心等待,沒有貨,得排隊。”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協會會長 王玉海:“索性我就躺在炕上這么一想,每天我都要去上山撿雞蛋,是吧,想來想去的,咱們干脆就叫滿山找,所以這個滿山找的名字就這么起出來了。”
王玉海很得意地把這個品牌放到平谷區的政府網上進行宣傳,為了能夠打出品牌,協會統一了全村養雞戶的育雛、防疫、和放養方式。2004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梯子峪村的柴雞到了第一個產蛋高峰期,價格也賣得出奇的好。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協會會長 王玉海:我們開始由6塊、7塊漲到8塊,當時漲到8塊以后,證明這個貨供不應求了。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王桂香:“你得聽聲,一般雞下蛋以后就開始叫,在附近找就行,還有一個就是跟蹤,一般它有蛋第二天早晨就跑得很快,你就跟著它,差不多要跟一個小時。”
2005年年底的一次生意,顧客給王玉海提了個醒。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協會會長 王玉海:“他也提到這一個問題,說能不能咱們自撿柴雞蛋呢,自個兒撿呢,我說那也可以呀。”
顧客自己撿雞蛋賣得價高,而且還節省了人工和運輸成本,王玉海干脆把歡迎大家自己上山撿雞蛋的事印到了信譽卡上,這一招還很真見效。
2006年4月25日平谷桃花節期間,北京《京郊日報》記者魏民峰在梯子峪村采訪,王玉海也介紹他去撿雞蛋,魏民峰從這里發現了新聞點。
《京郊日報》記者 魏民峰:“突然想到它這個也是個新的旅游項目,果農可以讓游客到山里邊采摘果品,作為一個旅游項目,也有民俗戶開發垂釣這個項目,從賣雞蛋這個角度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了游客的樂趣。”
于是2006年4月27日,他就在《京郊日報》上刊登了新聞,把自撿柴雞蛋第一次作為旅游項目提出來,而且還詳細介紹了興趣點,這個新聞發布后,吸引了很多游客。
2006年五一期間,大華山鎮政府的旅游科的職員趙山河無意間瀏覽網頁時,發了一個號召網友在大華山鎮一日游的帖子。
大華山鎮政府旅游科職員 趙山河:“第一項就是早晨來這邊撿柴雞蛋,爬爬山,鍛煉身體,還物有所值,最后柴雞蛋你撿著的摸一下都是熱的,就是剛生出來的那種,剛下的雞蛋。之后就有人就舉手就是。 ”
隨后趙山河就把網絡作為了招攬游客到梯子峪村撿雞蛋的平臺,記者采訪時,正遇上小趙又組織了一撥朋友,到山上去找滿山找。
游客:“這邊空氣又好即休閑又能自己動手,以前每次吃雞蛋自己都是買的 。”
記者:“今天賣了多少雞蛋?”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王桂香:“賣了400多斤。”
記者:“400多斤多少錢?”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王桂香:“400多斤2400多塊。”
記者:“相當于你撿多長時間的雞蛋?”
大華山鎮梯子峪村養雞戶 王桂香:“一個禮拜的。”
現在滿山找來的雞蛋有了銷路,全村的養殖規模也達到了3萬只,每天可產蛋1700公斤,但是王玉海想的不光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