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致富經:瘋狂大叔“賭”出億萬財富(20170830)
他說自己是“瘋子”。他從擺地攤賣水果開始,蛻變成為華東地區水果經銷行業的風云人物,企業一年銷售額7.5億元。年近花甲,他又闖進生鮮電商領域,很多人在這行栽跟頭,他卻瘋狂年賣1 個億。浙江省嘉善縣的李健中,到底有啥訣竅兒,賺取瘋狂水果財富?
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清涼村
李健中:來,走了走了。
他就是李健中,這一天,他特意邀請了上海周邊的50多位水果經銷商,到浙江省嘉善縣的一個黃桃種植園參觀,這個種植園并不是他的,但對于這天的活動他很用心。
李健中:來大家過來一下來,分開站,老王到那邊去。現在我們看的這個是叫錦繡。它的采摘期大概是在8月5號到8月10號之間。今年由于天氣原因,雨少,雨少了以后,這個桃子的口感相當好。
浙江省嘉善縣的姚莊,是黃桃的知名產地,8月5日,是錦繡品種黃桃的上市日期,錦繡黃桃的銷售期僅有20多天,李健中提前把經銷商們邀請到種植基地參觀,就是要讓大家對今年錦繡黃桃的品相和產量有所了解,然后做好這一季的采購計劃。
浙江省寧波市 水果經銷商:這個桃子甜得不得了,真的好甜
記者 文鵬鶴:不洗就吃?
浙江省寧波市 水果經銷商:我覺得還蠻干凈,它套著紙袋。
李健中:味道可以吧?糖度很高,比去年高兩三度,大家多看看黃桃的吃口、口味,所以大家多賣點,大家有沒有興趣?
經銷商女:有。
這個種植園,不是李健中的,是他多年的合作采購基地,像這樣的采購基地,李健中在全國有3000多畝。李健中今年62歲,在水果經銷行業打拼了30多年,靠著賣水果,2016年銷售額達7.5億元,在華東地區水果銷售商中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對水果非常精通,了解每一種果品的價格走向,看一眼就知道水果的品質,甚至嘗一口就能知道水果的含糖量是多少。
李健中:這個夏黑葡萄絕對好吃。
記者現場做了一個測試。
李健中:這個甜里帶著酸,應該在17度左右。
記者 文鵬鶴:您剛才說的是17度。
李健中:16.3,很準,我說誤差在1度里。
采訪時很多人都說非常敬佩李健中,只要跟著他,就能賺到錢,可當記者問起原因時,卻聽到了這樣的話。
李健中的朋友 曹守安:喜歡豪賭。
浙江省杭州市水果經銷商 魏琴:他敢于賭。
浙江省寧波市水果經銷商 方小兵:他賭絕對是贏的賭,賭輸的概率基本上很少很少。
李健中的朋友 金甜甜:他勇于下注,敢于下注。
李健中的朋友 宓南煌:賭一把,就賭一把。輸就輸了,他就是這個性格。
這就奇了怪了,大家都說敬佩他,可怎么又說他好“賭”呢?而且他還“賭”得很瘋狂。
李健中的朋友 宓南煌:我說他是瘋子,剛才在車里還那樣說他。
李健中:有點瘋子。是應該是這么樣的。
李健中笑稱自己是個瘋子,而他的財富故事也確實很瘋狂,大家說的“賭”到底指什么?他又是怎樣把普通的水果一年賣出7.5億元的呢?這一切還要從他快速賺到錢的一件事兒說起。
字幕:上海市徐匯區田林路
這里是上海市徐匯區田林路,李健中億萬財富的起點就是從這里擺地攤兒開始的。
李健中:我這里在做點心。這里到這里,寬度就這么寬度
記者 文鵬鶴:一個小鐵棚。
李健中:我就把西瓜就放在這里。
記者 文鵬鶴:西瓜店就在這兒,一起就賣了。
李健中:夏天是我點心店的淡季,我想去賣點西瓜,來彌補我的生意上損失的利潤。想不到我把西瓜一做,這個利潤很高。
賣點心的李健中無意中賣起了西瓜,3天就純賺1000多元,他沒想到賣西瓜掙錢竟然那么快!這讓他覺得賺錢簡直是太容易了,李健中開始狂妄起來。
1994年,李健中籌措了上百萬元,投入到荔枝生意上,他覺得自己要在荔枝上發大財了。
李健中:我就覺得,這個荔枝好,發財啦。狂妄,覺得什么東西都好做,想不到摔了一個大跟斗。
李健中采購的第一車荔枝剛到上海,市場就開始降價,為了能少虧一點兒,他開始補貨。
李健中:我收購價1.5元一斤。我在路上發,路上需要兩天時間。我第二天收貨的時候就13.5元一斤了。那時候掉一塊錢那是不得了。對吧,13.5元一斤了。我還在發,等我這車荔枝到上海的時候。我已經12.5一斤收了,我就古板的認為這就是補倉。因為那個時候比較狂妄,我不怕,補。
他一車接一車地補貨,收購荔枝的價格也從14.5元一斤,最終跌到7、8元一斤,虧得最慘的時候,一箱荔枝的成本價是450元,李健中只能以250元賣掉。
原來,李健中沒有分清荔枝的大小年,他也不知道種植戶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前一年的收尾價是第二年的開口價,這些荔枝讓李健中足足虧了75萬元。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對水果簡直一竅不通,他也第一次發現水果中的門道兒竟然那么多。
為了還清欠款,李健中為一家超市采購水果。那幾年,他每天早晨5點就去市場挑貨、備貨、搬貨,忙到晚上12點,累了就睡在貨車里。雖然辛苦,但他學到的本事可不少。
李健中:這個是夏黑葡萄。現買的葡萄不能存在冷庫里,應該放在空調間里。陜西的蘋果要比山東的蘋果皮薄。山東的蘋果紅顏色,像女孩子臉蛋的紅色。吃吃看,這美容的,山竹是美容的。
記者:文鵬鶴:酸甜,味道剛剛好。
除了非常了解水果的習性,李健中還練出了一個絕技,他嘗一口就能知道水果的含糖量。
李健中:你看,16.3,很準
除了眾多的細節門道,李健中還摸索出了一個訣竅,這個訣竅同行中很多人不知道,而很多人知道又不敢做,這個訣竅就是同行們口中說的——“賭”。
字幕:浙江省嘉興市水果批發市場
這里是嘉興市水果批發市場,7月30日早晨六點,記者跟隨李健中來到這里,剛走進市場,李健中就興奮起來。
李健中:這個價格談了嗎?
水果市場經銷商:景明公司的老總,專門看你來了,這么頂呱呱,這么牛的人,這貨是哪個老板發來的?我說是你發來的。
李健中:價格稍微便宜一點點,可以吧?
水果市場經銷商:我權利就這樣子,你憑你意思了多少讓一點都行。你看你看。
李健中無意中從哈密瓜包裝箱的縫隙中看了一眼,就立馬對這一車的哈密瓜情有獨鐘。
李健中:怎么看出來的?這個網紋細膩 。(網紋)越是細(品質)越是好,你摸手感。
記者 文鵬鶴:感覺網紋比較突出。
李健中的員工:對,它就是農家肥里面有機質含量過高,這樣他的表皮才能生長成這樣,所以說李總他這30年的經驗一眼就看上了這個瓜,就跟相對象一樣看上了,就要娶回家了。
李健中:這個瓜內腔不大,內腔就是里面的空心不大,另外一個含糖量高。來,你嘗一口。
記者:文鵬鶴:好甜,脆脆的,真的好甜。
李健中:對,脆脆的,為什么脆你知道嗎?化肥用得少,幾乎沒有用,越使用農家肥越是脆,就是肉長得結實,就像有的人是虛胖,有的人是結實的胖,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李健中最終以每斤1.2元,當天市場上最高的價格收購了那車哈密瓜。
李健中:難得,難得。
那幾天,哈密瓜大量上市,嘉興市場的哈密瓜價格一天比一天低,當天這個市場哈密瓜的最低價是7、8角一斤,李健中為什么要加價大量收購呢?
原來,他敢收,是因為他判斷一周之后哈密瓜將要漲價,他收購回去后在冷庫儲存起來,等到漲價的時候再拿出來銷售。
李健中:整個行情比較爛,把他好瓜的價格拖死,行情不好的時候我去補貨。補貨,我如果過一個星期,缺貨了。那么我有這幾車哈密瓜在冷庫里。我就把它拿出來了。萬一一個星期之后我缺貨了。這里行情又跳到最高,我到哪里去補?
“賭”水果,是當地水果經銷行業中的一句行話,是一種銷售水果的方式,李健中的銷售秘訣就是利用時間差來銷售水果,他通過他在全國各地認識的水果經銷商,了解到所有水果的供求情況,從而對水果的行情走勢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李健中:我把這個貨賭到冷庫里一個星期。經過我的特殊的套袋,噴水,保鮮。那么我的山竹,或者其他水果都能放一段時間。避開這個市場行情不好的時間,這就叫賭貨時間差。
“賭”,靠的是對水果價格走勢的精準判斷,他其實做的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正是靠著這種精準預測的眼光,李健中的生意越做越順。但李健中說,為了把生意做大,有時候即使明知道賠錢,也必須去做。
2002年時,李健中想為一家有名氣的大型連鎖超市供貨,他找到那家超市的負責人,對方竟然很痛快地就同意了,但是對他提出了要求。
對方要求李健中必須要做七八種果品的促銷,而且一定要按照最低的價格。
某連鎖超市華東地區原水果采購經理:目的就是也不想跟你合作,你硬要合作,給你一個很離譜的數據。對吧,你完不成,就很簡單,你也不用跟我們合作了。你也不要進華東地區其他的店,對不對。
原來,對方表面上答應得很是痛快,但心里根本就沒想跟李健中合作
這樣的銷售,不但虧錢,采購水果的流動資金也是一筆巨大的投入,很多水果經銷商不敢輕易去嘗試,而李健中明知對方有意刁難,卻執意要去試一把。
李健中:我覺得給了我一個機會,我想我證實給你看。因為任何事情,做生意也好,做企業也好,你一定要有一個不屈不撓的精神,不能碰到困難就退。我想肯定嘗試。
當時,一斤蘋果的成本價是1.25元,李健中在這家超市卻只賣9毛9,其他7、8種水果,李健中都是這樣虧本銷售。然而,他的虧本,并不是盲目在虧,他有自己的規劃。
超市促銷員:包甜的面瓜,免費試吃。
李健中:第一個在大賣場里排進駐促銷。很自豪,超市派促銷。我管理應該是我第一個。
李健中率先在超市安排了自己的促銷員,采訪的時候,記者發現,原本冷清的臺面,促銷員一叫賣,消費者立馬就圍了過來。
促銷員除了叫賣銷售,還有一個重要作用。
李健中:它這里整個賣掉十分之二了。他就把這個貨翻過來。把新貨再加在下面。如果你不翻,底下全部發霉了,爛了你也不知道。
記者 文鵬鶴:那不是還要給促銷員發工資嗎?成本就更高了?
李健中:成本看著是高了。但是他在里面服務的好了,臺面新鮮了,損耗也降低了,接著,他的營業額也提高了。
促銷員對水果進行理貨,大大降低了水果的損耗,可即使這樣,對方的要求最后還是讓李健中在短短4個月內虧損了96萬元。
李健中:我是用在其他店賺的錢,來彌補這個。因為這個時候我寧波生意還在做,做了28家,如果進貨虧了,我賺的錢抵不過虧的錢,肯定我要急了。
看到李健中的經營理念和他的實力,那家超市非常認可,最終和他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某連鎖超市華東地區原水果采購經理:如果超市都是你想做盈利的店,虧的店不做,那么虧的店誰來做呢?我們也要考慮總盤子。我們會跟供應商合作的時候。就是會做搭配的好的壞的一起做。你不能虧本你何談跟我們來賺錢呢。
原來,那家超市就是在考驗李健中有沒有通盤考慮的經營理念。
李健中:就是我不服輸,就是哪怕有一絲希望,我也要拼到底。
現在,李健中為那家超市的20家店供應水果,看到李健中的實力,其他連鎖超市也紛紛和他建立了合作關系,李健中每天為各大超市供應水果70多噸,成為了華東地區水果供應的領軍人物。
2012年時,李健中已經是快要60歲的人了,然而他又看到了一個新商機,這個商機讓他年近花甲,仍大展拳腳,每年的銷售額又增加1個億。
隨著電商的興起,很多人都盲目進入到這一領域中,然而,能從這個領域中真正賺到錢的人卻少之又少,虧損和巨額虧損的企業比比皆是。即使這樣李健中仍然覺得這是一塊大蛋糕,必須要抓緊。
李健中:傳統銷售是每年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十幾的增長比例。
記者 文鵬鶴:那電商呢?
李健中:電商就是呈幾何的翻倍,你不可想象。電商看到了一個新型的跟傳統銷售能抗衡的一個銷售手段。并不是說它要代替傳統銷售。
然而,李健中對電商的認識只停留在網店接單、發貨的基礎層面,當他真正操作起來,才發現電商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的。
李健中:剛開始做電商的時候就有點像什么做法呢?傳統做法,傳統做法就是打價格戰。便宜,我為了,少虧本不虧本。就包裝也便宜,物流費也便宜,品質也要便宜,就什么也做不好。
李健中的女兒 王靜:當時就是首先寄到消費者那邊,箱子都已經破破爛爛了,消費者就拍來很多照片,摔壞的香梨呀,就是在網上,找我們客服理賠。
訂單不多,但是李健中的煩惱卻多了起來,因為包裝運輸問題,水果到了客戶的手中,經常會出現磕碰或腐爛的情況。
李健中:我認定方向對的,我就接著做。
李健中和女兒王靜一起對電商進行分析研究,將60多個果品進行了特殊的改變。
這是李健中在給記者介紹蘋果的快遞包裝,李健中在包裝蘋果的時候,連蘋果把兒的裝法都有嚴格的要求。
李健中:我們蘋果套網套都有嚴格要求的,因為它有果把兒,我們就把果把兒包在這個網套里面,中間我翻過來還是中間。果把兒就不會戳傷其他的蘋果,都裝好了以后,這就起到防震作用。
每一種水果的包裝李健中都會經過各種嚴格的測試之后,才會實際應用。像這種很容易摔壞的葡萄,李健中同樣做了適合快遞運輸的包裝。
李健中:氣袋是有兩個膜,一個從里面收縮,一個從外面收縮,里面收縮的作用是什么呢?把葡萄包住。給他不要掉籽,不要受到傷害。外面的氣柱,就是讓外界跟葡萄有一個空氣緩沖的空間,這樣扔,沒問題。
這個包裝到底有多抗摔呢?李健中帶著記者現場做了一個測試。他把這樣包好的葡萄從高4米6的樓上扔下來,結果會怎樣呢?
李健中:小楊,你扔下來。好,放。
記者:文鵬鶴:過去看一下,外包裝沒壞。
李健中:對,對,沒有問題。
記者 文鵬鶴:這個從外觀看好像是沒有問題,從外頭看是沒事,沒有破損的,要打開看了。我看有一點點水,這有一個破的,其他都沒有什么大問題。這包大,看看這包大的行不行?這串更好,這串完好無損。
記者 文鵬鶴:這樣的包裝算成功嗎?
李健中:從物流,這樣拋物線地扔,正常地扔,不會摔壞。以前就是覺得這個葡萄不能扔。不敢用,不敢做。就怕損耗大,顧客退貨。現在就心里有底了。
采訪的時候,記者還發現,李健中在水果發貨前,都會用一個東西,在水果上扎一下。
記者 文鵬鶴:這是在干什么?
李健中:測量果心溫度。
記者:文鵬鶴:就是用這個來測果心溫度?
李健中:剛才一個18點多攝氏度,這有一個降了,14.2攝氏度,那么這個就是合理的,果面溫度是假的,一定要看果心溫度。果心溫度高了,它會發酵。
果心溫度如果升高,李健中就把水果泡在這樣的冰水里進行降溫,這個辦法延長了水果的保存期,保證了消費者收到貨后,水果仍然能保持新鮮的口感。
他還利用現代化的方式,把水果銷售的服務進行了提升。
李健中:點開微信,在加號上面掃一掃。我們把這個鏡頭對著二維碼,輕輕一掃就出來了。
記者 文鵬鶴:這點開,會是什么?是一個視頻是吧?
李健中:對。
李健中與視頻公司合作,把水果的食用方法用視頻的方式,告訴給消費者,從而帶動水果的銷售。
李健中從細微之處出發,水果電商銷售情況逐漸好轉,也擴展自己的客戶,打開了電商銷售的渠道,2016年,李健中的電商銷售早已扭虧為盈,銷售額達到1億多元
某速運集團浙江省嘉興區副總經理:生鮮水果類這種客戶來講的話,他在我們這兒是比較重要的大客戶。每個月要出7萬箱左右,這么一個量,應該說這個規模相當可以。
他還經常參加這樣的會議,與當地政府部門、水果種植戶、運輸商、電商平臺等,共同研究包裝材料的使用、設計和未來水果銷售的發展。
李健中:一個人如果整天想到自己,那完了。
這些年,李健中不止自己掙到了錢,他還把掙錢的訣竅告訴給別人,也幫很多人掙到了錢。
李健中:我覺得我賺錢了,我下面的主管員工也應該賺錢。
2016年,李健中水果的銷售額達到7.5億元。現在,他在全世界有50多個水果采購基地,在中國的廣東、四川、陜西、山東,四個省建立了分公司,他說和水果打交道30多年,他是越干越有勁兒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