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一種兇猛的魚,讓人們捕魚的時候要全副武裝。他曾經游手好閑十多年,突然一朝醒悟。卻被人當成是玩鬧。但他一出手,就艷驚四座。他賣魚的價格,創造了當地的歷史紀錄。5年賺到600萬。他還不過癮,在一場騙局中都能發現新商機,又一個五年,他賺錢將近一個億。他連續出招,不論養什么魚,每畝塘都能比同行多賺一倍錢。看賺錢高手牛大淼,如何咸魚翻身,改變命運。
今天的主人公叫牛大淼,按他自己的話說:他姓牛,卻不愛吹牛。可不愛吹牛的牛大淼,干出的事還真是牛。養上什么魚,每畝塘都能比同行多賺一倍的錢。 一次養魚受騙的經歷,他竟然從里面發現了新的商機,養上一種當地人不敢養的魚,一年的銷售額將近一個億。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2017年12月10號早上7點,當記者到達牛大淼的養殖場時,牛大淼正帶著工人們出魚。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捕魚的工人不僅每人都戴著手套,竟然還都戴著頭盔。
記者:你們為什么戴著頭盔呀?
牛大淼:要保持我英俊的面貌,我要不把頭盔戴出來,就不知道誰賣的魚了。
這到底捕的什么魚,能讓他們這么全副武裝呢?
經銷商要的這種魚雖然個頭不大,但很難招架得住,它們動作敏捷,在水里能翻騰出一米多高的水花。
為了避免水花蹦到眼睛里,大家伙想出了個招,戴頭盔。
這種魚不僅在水里捕撈的時候要小心,在裝車之前也得隨時注意。
牛大淼:個個都這么大,這得有將近一斤了。
記者:扎破了。
牛大淼:對,它這個刺很鋒利的,搞不好,有時候扎到你手上容易打針的。
記者:打針?
牛大淼:對,因為魚,魚刺扎手上容易感染的,有時候會腫的。
記者:腫?
牛大淼:我最糟的時候有一次都動過手術。
記者:手術?
牛大淼:對。
記者:因為魚扎著?
牛大淼:對。
記者:得有一厘米長。
這種魚最厲害的就是它背上這一溜長刺,一遇到危險就會張開硬刺保護自己。捕魚的時候一不留神,就會見血。
個頭不大的魚竟然這么厲害,很多人都很意外。而更讓人意外的是,牛大淼竟然是在一場騙局里發現了這種魚的商機,當周圍人都覺得養這種魚是上當受騙的時候,牛大淼卻在2017年賣出了1500多萬元的銷售額,整個合作社的銷售額也將近一個億,很多人驚訝不已。而在金灣區的水產養殖界,牛大淼發現商機的眼光,也一向以毒辣著稱。
養殖戶:他這個厲害,養魚能賺到錢,我們這幾十年腦子銹住了。
養殖戶:跟著牛總走,把錢賺到手,我們經常這樣說笑,也是真話。
可記者去的時候才發現,就是這么一個賺錢牛人,別看他現在養魚這么厲害,有一件事兒總能把他難住。
牛大淼:這屬于技術故障。
養魚多年,撒網仍是一團糟,其實,牛大淼之前的生活就跟他撒的網一樣,亂糟糟。
牛大淼是東北遼寧人,24歲時跟隨家人來到珠海,父親和哥哥經營房地產生意,旗下有三百多家商鋪,生活條件很好。本來牛大淼一直跟著老爸老哥混吃混喝。可有一天早上,牛大淼偷聽到了一番話,一下子受了刺激。
牛大淼:我爸和我哥出去了都不和我打招呼,本來昨天晚上都商量好,明天市里做什么做什么,實際上我已經醒了,但是他們沒叫我,讓他睡吧,他去不去都行。
牛大淼:我好像在那里吃軟飯一樣,什么也不做,生活沒有意義,沒有興趣,沒有意義。
牛大淼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喜歡還能賺錢的行業,沒想到這次離家,卻逐漸顯露出他會賺錢的天賦。一出手,就先賺了十萬元錢。
牛大淼看上的是一種小小的貝殼。當他告訴家人的時候,家人的反應讓牛大淼心灰意冷。
牛大淼:我搞灘涂的時候,我父親都以為我是去玩的,你讓他做吧,搞去吧,家里也不需要你,然后你就讓他做去吧。
這種白色的貝殼,只有指甲蓋大小,當地人稱它為白蜆。
牛大淼了解到,白蜆是青蟹最喜歡吃的餌料,他就把小貝殼賣到水產養殖戶密集的金灣區,很快就存下了十萬元的積蓄。牛大淼竟然能自己賺到錢,家里人都很驚訝,可這錢還沒在手里攥熱乎,牛大淼就又恢復了之前不著調的狀態,轉手就把錢全花了出去,還跑回家里,進門就要錢,一開口就是七十萬。
哥哥:家里在討論這些事的時候,特別是我父親也是極力反對,加上我,后來我都是拍著桌子跟他吼起來。
最終家人拗不過牛大淼,還是把錢給了他,拿到了錢的牛大淼卻一連幾天都看不到人影,誰也沒有想到,他能用五年的時間將70萬變成600萬。
拿著錢的牛大淼迅速地帶著工人修整魚塘,原來他又瞄上了一種魚。
這種魚叫做美國紅魚,當地人稱它為黃花魚,外形與大黃魚相似,腹部以上微微泛紅,它還有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魚尾巴上這個黑色的斑點。
原本這種魚在珠海當地養殖非常普遍,每斤能賣八九元,可牛大淼卻出手不凡,他將這種大家司空見慣的魚賣出了幾乎從未有過的高價,這使他在金灣區水產養殖行業一炮而紅。
牛大淼:那一年黃花,就是美國紅魚,是珠海地區到目前為止,價格是最高的。
旁采:他賣一斤魚頂我們賣兩三斤魚。
牛大淼是怎么做到的呢?這還要從一件讓牛大淼不能忍受的事說起。
每年的春節前夕,是美國紅魚集中上市的時節,大量美國紅魚紛紛涌向市場,辛苦一年的養殖戶,為了賣魚,此時都打起了價格戰,利潤空間一再壓縮。這讓牛大淼很氣不過。他發現,養殖戶幾乎全都是在三月份投放魚苗,春節前銷售成魚,多少年來都是如此。
農戶:人家放我們就放,跟著這樣跑,所以這個價錢就沒那么好。
牛大淼:我當時也沒覺得這樣養我冒多大的風險,我就覺得如果我這么養可能會更賺錢,你想一想如果會更賺錢是不是對你是最大的誘惑。
牛大淼說的“這樣養”是跟別人完全不同的養法,正是這個獨特的做法,讓他賣出了幾乎讓金灣區無人超越的高價。
為了實現自己的財富計劃,有更多的時間研究魚,他住在魚塘,搬進了這樣用樹皮搭建的屋子里,過上了跟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
這種樹皮屋縫隙很大,四面漏風,牛大淼剛搬進去,就趕上了一場臺風。
記者:那那個時候睡覺是別想了是吧?
牛大淼:那睡什么覺啊,那房子,你睡?嚇死了。
在四處漏風的破房子里,牛大淼的財富計劃卻越來越清晰。他意識到,能讓他的美國紅魚不在高峰期上市的辦法就是改變投苗時間,他要讓自己的魚在清明時節,當地禁漁期的時候上市,那時候市場上幾乎沒有美國紅魚,誰有貨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牛大淼:被動變主動意味著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就能掙更多的錢,我能抓住市場,市場主動找我,而不是我主動找市場,同樣去找,但是你帶來的經濟效益就不一樣。
其實,美國紅魚全年都可以投放,金灣區卻很少有人想到改變投放時間。牛大淼
將美國紅魚苗在八到十月份投放,2011年,通過錯峰上市,成功養殖出了能夠在禁漁期上市的美國紅魚,由于市場競爭小,牛大淼賣出了一斤十二元的高價,純利潤是其他養殖戶的兩倍。年銷售額達到了600多萬元,震驚了當地的水產養殖屆。牛大淼也享受到了日進斗金的生活。
牛大淼:每天基本上跟你現金交易。每天拿著黑皮包第二天往銀行存錢的時候都像作賊似的。
旁采:頭腦沒有牛總發達,他想得比我們快。
人生無常,就在牛大淼享受著財富帶來的巨大喜悅的時候,一個噩耗卻給他的人生帶來重重一擊。
牛大淼:我多希望我拿著那么多那么多的錢,擺在我媽面前,告訴我媽,你什么都不用干了,你不要心疼錢,你以后的任務就是花錢,但是沒有給我機會。
2011年,母親因為癌癥離開了牛大淼,父親和哥哥的房地產生意也開始走下坡路,蕭條了很多。這時,牛大淼的紅魚生意也遇到了問題。
2012年,金灣區的紅魚養殖戶也紛紛改變投苗時間,改在禁漁期上市,市場再度飽和,牛大淼亟需轉型。
就在牛大淼苦惱時,當地人碰到了一種奇怪的魚,就是這種魚讓牛大淼看到商機,他賣出的這種魚的數量在珠海市數一數二,2017年合作社銷售額將近一個億。
而這一切,還得從一場騙局說起。
養殖戶:給人家騙了,不對路,這個苗是假苗。
養殖戶:拿過來,魚苗小的時候不會看,就是被人家騙了。
記者:那你拿著這個魚苗,知道是什么魚苗嗎?
養殖戶:不懂。
那這場騙局到底是什么,牛大淼又怎么靠它積累下上千萬元的財富呢?
金灣區除了美國紅魚,還有一種魚在養殖中也很普遍,就是黃鰭鯛,黃鰭鯛屬于中高端魚,在當地餐飲屆很受歡迎,出塘價格每斤在25元左右,利潤很高,養殖戶們也很喜歡養。但2011年,當養殖戶們買進了一批黃鰭鯛魚苗之后,滿心歡喜等著養成賺錢時,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牛大淼:以為這就是一種雜苗,這就是一種雜魚,養殖戶叫雜魚,這魚不能養,養了也不能掙錢的一種魚,都叫不出名字來。
養殖戶:要養一兩個月才能分得出來,那魚苗都很難分的。
養殖戶所說的難區分,是指魚苗變色之前的樣子,黃鰭鯛魚苗最開始是黑白色的,等喂養兩個月之后,魚鰭和尾巴會變成黃色,而養殖戶們拿到的魚苗在養了兩個月之后,顏色沒有任何變化,還是黑白色,這讓一眾養殖戶心里打起了鼓。
養殖戶:很多人都是下錯了魚苗,都是直接搞死,養其他的,養蝦養什么都好過養這個,因為你沒銷路,也沒有價錢。
原來,這批魚苗根本就不是黃鰭鯛苗,看著這種之前沒有養過的魚,很多養殖戶都大呼倒霉,白白了辛苦兩個月,甚至還有人氣憤的報警索賠,雖然最后獲得了賠償,但卻幾乎沒有人愿意繼續養下去。
養殖戶:到時候養出來虧本了怎么辦呢,是不是啊,是自己的錢,是不是啊。
果不其然,后來有人打聽道,這種魚叫黑鯛,跟黃鰭鯛名字相近,市場價格卻比黃鰭鯛低了近十元。但牛大淼突然說他要投資500萬元大規模養殖這種雜魚,他到底在這場騙局里發現了什么商機?
采訪期間,記者正好碰上牛大淼出魚。
牛大淼:一斤半啊。
記者:這是什么魚啊?
牛大淼:這是大頭,也就是鳙魚。各個這么大,姓牛的絕對不吹牛看見沒。我要是再年輕一點,你們就可以叫我黑鯛王子。
記者:為什么啊?
牛大淼:因為魚好人長得也帥。
記者:是不是魚越大個你越高興啊。
牛大淼:那當然啦。
記者:為什么呀?
牛大淼:為啥,這是錢吶,人民幣呀。
當年不被看好的雜魚,如今在牛大淼手里,一塘就能賣出七八十萬元的價格,看著自己養出的魚品相這么好,牛大淼還忍不住唱了起來。
牛大淼:我愛你,我的魚,我的魚,我的黑鯛,掌聲。
當時大家都不敢養的魚,如今在牛大淼的手里,被打造成了當地的一個新的產業,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牛大淼:我就覺得,既然養這種魚的人這么少,我又可以養這條魚,我又能引進這種種苗,那我把它養出來之后,這個市場是不是就由我來說了算呢?
掌握主動權,是牛大淼一直都追求的。當年,其它養殖戶都發愁自己被騙的時候,牛大淼卻多了個心眼兒。他專門針對這種魚做了市場調查,有了一個驚喜的發現。黑鯛魚在福建和江浙一帶非常很受歡迎,根本不夠賣。
黑鯛魚經銷商:黑鯛魚還是得很好賣的,很好銷,供不應求。
而且與黃鰭鯛相比,黑鯛魚還有一個利于資金回籠的優勢。
牛大淼:有優于黃鰭鯛的地方,比如生長周期短,生長個頭大,但是味道也有海魚的特性,鮮美。
黑鯛魚生長八個月就可以上市,而黃鰭鯛雖然價格高,卻需要一年半才能走上市場。
但是,黑鯛魚對養殖環境的要求卻很高,咸淡水養殖出來的魚品質更好,而牛大淼的養殖場正好符合。
2012年,牛大淼成為金灣區首批大規模養殖黑鯛魚的人。因為搶占了市場先機,第二年出魚時,牛大淼100畝的黑鯛魚被搶購一空,銷往福建等地,一下為他帶來了700多萬元的銷售額。
大家伙都說,牛大淼這一步走得夠絕。
旁采:到現在大家都服他了,所以大家都覺得牛哥夠牛。
黑鯛魚經銷商:養黑鯛有前途,要我養,我都選擇養黑鯛。
2015年牛大淼成立合作社,帶動大家一起養黑鯛魚。但是黑鯛魚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怕冷。黑鯛魚在冬天容易凍傷感染造成損失,為了讓自己的魚能夠順利過冬,牛大淼始終保持水的鹽度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之間。
牛大淼說他有一個絕活,讓記者隨便選一口魚塘,他要給記者露一手。
牛大淼:經常嘗一嘗塘里水是咸還是淡,是否黑鯛能安全過冬。
記者:也就是說你嘗一口能告訴我多咸是嗎?
牛大淼:對,可以告訴你有幾格水。
記者:幾格水是什么意思?
牛大淼:就是鹽度的含量是千分之幾。
記者:你對你說的有多大把握?
牛大淼:99.9%,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但是我能達到跟黃金差不多。三格半到四格之間,更接近四格。
記者:你確定嗎?你自己再琢磨琢磨,再給你次機會,你還可以嘗嘗。
牛大淼:不用,不用試,再嘗也是這么咸。海水密度計。一格,兩格,三格,四格,你看到這個沒有,這是四格。一點誤差沒有。
記者:這水平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吧。
牛大淼:十一年了。
如今,整個合作社黑鯛魚的養殖面積達到1000畝,年出魚量達到400萬斤。
經銷商:在珠海來說,他占了三分之二去啦,可以這么說。
因為牛大淼的黑鯛魚品相好,再加上咸淡水養殖受市場歡迎,每斤魚,能比同行多賣兩元錢,但他并沒有就此滿足。
采訪期間,牛大淼帶著記者看他另一個賺錢的小絕招。
記者:這是什么蝦呀?
牛大淼:這就是南美白對蝦,在市場上看到的南美白對蝦,我拿出來給你看看。
記者:你通過套養蝦,一塘能多賺多少錢呀?
牛大淼:如果套養好了,十畝的魚塘能賺三四萬元。那你的塘租、人工費用就全出來了,包括養魚的種苗錢都出來了。
牛大淼將黑鯛魚跟南美白對蝦和斑蝶對蝦一起進行套養,魚和蝦之間互相追逐,更加健康,病蝦被黑鯛魚吃掉,避免疾病感染,魚和蝦的品質也更高,還能節省成本。
水里的錢賺的不少,牛大淼又想著掙土地上的錢,他又計劃著擴展他的財富版圖。
這種植物叫天冬,它的塊根是味中藥材,牛大淼用它取代塘基的荒草,不但能夠保護塘基的環境,每畝塘還能額外增收三千元。
牛大淼還專門開辟了一座山谷用來種植中藥材種培苗,還計劃將這座山谷跟觀光旅游結合起來。2016年,合作社年銷售額達到6000多萬元。2017年合作社銷售額將近一個億。
牛大淼:這早晨起來第一口空氣啊,你就覺得這活著真有意義呀,這環境,不是說珠海空氣打包能出口嗎?就說的我這兒。
親手打拼出的事業讓牛大淼獲得了成就感,而一個女孩的出現,讓他的人生也變得甜蜜起來。
創業十一年的牛大淼,曾經迷茫、懈怠,如今靠自己的雙手,過上了自己夢想的生活,也靠創業實現了自我的蛻變。
采訪時,牛大淼常說一句話:變被動為主動,才能有更大的經濟效益。為了掌握主動權,他打破思維定勢、挑戰常規做法,敢于冒風險創新,步步領先同行、占領先機,最終也贏得了更多的財富。
致富經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經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13:42—14:1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