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4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黎明出發,點亮萬家
——“藍領創客”張黎明的電力搶修人生
新華社記者 毛振華
黎明,總是給人以憧憬和希望。在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張黎明就是這樣一個給人希望、值得信賴的人。
踏上工作崗位至今,張黎明扎根電力搶修一線31年,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行業里響當當的電力“藍領創客”。經他手開展的技術革新多達400余項。他還投入滿腔熱情,常年義務幫扶身邊群眾,點亮萬家燈火。作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典型代表,張黎明在看似平凡中彰顯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
作為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是同事眼中的能人。他對崗位的執著、對技術創新的摯愛,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多年下來,陪伴他熟悉線路的交通工具從老式自行車到電動自行車再到搶修汽車。在長期搶修實踐中,他巡線8萬多公里,親手繪制搶修線路圖1500多張,練就了一手事故診斷的絕活:根據停電范圍、故障周邊環境、線路設備健康狀況等,能迅速判斷出事故的基本性質、大概位置,甚至能準確點出故障成因,這為高效完成搶修任務贏得了寶貴時間。大家因此送給他“活地圖”的綽號。
他和同事們反復試驗發明的“可摘取式低壓刀閘”,將線路變壓器發生保險片短路燒毀故障的搶修時間,從過去約45分鐘一下子縮短至8分鐘。如今,這項發明獲得了國家專利并得到廣泛推廣,僅這一項小革新每年就可創造經濟效益300多萬元。
除了搶修班班長,他還有一個特殊的“頭銜”——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
去年4月12日,濱海新區新開里社區按事先通知,安排實施計劃停電檢修。可就在斷電前,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突然接到社區居民范阿姨哭著打來的電話:她96歲的老母親癱瘓在床,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斷電隨時有生命危險。
“人命關天,跟我走!”張黎明叫上隊員帶上發電機火速出發。在現場,他們架設起20米長的入戶供電線路,實施了持續11個小時的特殊供電服務。制氧機咕嚕嚕運轉起來,老奶奶的呼吸恢復均勻,范阿姨笑著流下眼淚……
“很多居民眼里的小事,我們看到了想不到,師傅看到想到了,還一定要做到。”張黎明的徒弟張雨未這樣評價他。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張黎明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累并快樂著,并樂此不疲。
在同事眼中,張黎明不僅是個勤于學技術、精于干專業的技術工,更是一個辦事認真敬業、值得信任的“實誠人”。
他從搶修設備中琢磨,將遇到的近萬個故障進行總結分析,用錄音、視頻等多種方式向身邊的員工傳授。他還將其中常用的11個搶修小經驗、8大搶修技巧、9個經典案例印成《搶修百寶書》,遇到故障,大家可以像“查字典”一樣按圖索驥,效率成倍提升。
“跟著黎明師傅覺得挺幸運的。”張雨未說,張黎明帶徒弟從來都是毫無保留地傳授技巧,用她的話說是“掰開了揉碎了”講,生怕徒弟們聽不懂。
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初的“實誠人”成了行業聞名的“藍領創客”。他的徒弟們也沿著他的腳步,成了各專業的領軍人才。但徒弟們多多少少都有一個相似的特點,那就是責任心重,也許“根”就在黎明所做的那些“傻事”里。
據新華社天津5月23日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