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9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是“中國灘羊之鄉”,亦是寧夏第一個實現“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近年來,鹽池縣先后培育壯大灘羊集團、美雅裘皮等自治區、市級龍頭企業18家,由鹽池灘羊集團等46家企業成立灘羊產業聯合體,輻射帶動農戶1.98萬戶。2019年,全縣羊只飼養量318.4萬只,羊肉產量2.72萬噸,以灘羊為主的畜牧業產值達11.2億元人民幣,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4.4%。
53歲的劉萍是鹽池縣花馬池鎮郭記溝村村民。“原來主要靠養殖幾只羊和外出打工維持生活。2017年列為建檔立卡戶,2018年和鹽池縣同步脫貧,現在老公外出打工,家里存欄40只羊,還有50畝水澆地,去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劉萍對記者說,“這幾年,國家有這么多好政策,政府給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我更得好好干,讓家里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截至目前,鹽池灘羊在全國40個大中城市建立營銷網絡,與阿里巴巴盒馬鮮生、京東進行戰略合作,鹽池灘羊肉連續四年登上國宴餐桌,市場價格穩步提高,外銷量明顯增加。農戶銷售價格64-68元/公斤,加工外銷平均價格92元/公斤。
“借助國宴效應,我們最貴的羊肉可以賣到每公斤688元,每年銷售額以30%至40%速度遞增,今年營業收入有望達到1.5億元。”鹽池縣鑫海食品有限公司經理侯彥軍說。
今年鹽池縣整合各類項目資金9000萬元,持續推進鹽池灘羊標準化生產、質量追溯、品牌宣傳保護和市場營銷四大體系及灘羊文化產業園建設,完善產業融合發展機制,灘羊飼養量達到320萬只,出欄達到194萬只,灘羊基礎母羊存欄達到110萬只,灘羊養殖棚圈累計達到520萬平方米,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累計達到330個。
鹽池縣大力發展以灘羊為主導,黃花菜、小雜糧、牧草為輔助,適合家庭經營小品種為補充的“1+4+X”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依托龍頭企業或重點項目,貧困戶可獲得生產性、財產性、勞務性和資產性等4個方面收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造血功能,讓產業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讓貧困群眾走上致富快車道。
從2014年23%的貧困發生率,到2017年0.66%的綜合貧困發生率,到2019年剩余318戶682名貧困民眾穩定脫貧,鹽池縣實現了“一戶不落”的脫貧目標,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27元。
走進鹽池縣高沙窩鎮南梁村,房舍亮麗、環境整潔,一戶戶嶄新的房屋在光伏板反射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鹽池縣實施“光伏+扶貧”新業態,在74個貧困村建設了村級光伏電站,實施了分布式和屋頂光伏項目,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20萬元以上,3238戶群眾每年增收3000元,連續增收20年。
“‘摘帽’不是最終目標,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我們還要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大資金投入,重點對灘羊產業、黃花菜、設施農業等富民產業提供更優惠的政策扶持,推動富民產業進一步上規模、上水平、上效益。”吳忠市委常委、鹽池縣委書記滑志敏說,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下一步鹽池縣將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緊密結合,注重培養脫貧人口發展生產和經商技能,激發脫貧人口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力爭讓全縣人民早日邁入小康社會。
相關標簽:寧夏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