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9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5月12日,午后陽光正悄無聲息沐浴著河南社旗縣大馮營鎮向陽村,一座年出欄6000頭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場在向陽村的西南角,“八戒經濟”接線移民精神,讓村集體后續經濟發展逐步壯大。
“向陽村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庫區移民新村,移民人‘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感動著我們無數人。為了村民后續生產生活穩定,俺們公司于2017年7月,投資興建占地60畝的生豬養殖場并投入生產使用,讓該村集體經濟年收益20萬元。”社旗縣德潤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志均說。
投產以來,隨著生豬價格一路走好的經濟形勢,德潤牧業在抓大放小的同時,緊跟市場行情調整母豬存儲量,適時出售仔豬,有效緩解生產車間的占有率,做到生豬育肥與仔豬銷售兩不誤。王志均一大早就坐在生產車間監控主機前,查看每一頭母豬的生產生活情況,守住源頭就是牢牢牽住了“八戒經濟”的“牛鼻子”。
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志智雙扶是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動力源泉,只有充分發揮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才能把移民精神和初心使命有機結合。德潤牧業拿出6000元,購買保溫瓶、電飯鍋、毛巾、肥皂、雨傘等生活用品,為向陽村建起了初心屋。激勵村民積極向上,爭當好媳婦、好公婆、衛生先進戶、道德模范戶、脫貧攻堅模范戶等,不僅為評選活動提供物質獎勵,而且有力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在向陽村村部前面的丁韓路上,劉國民指著遠方的豬場樂呵呵地說:“想著當初移民到這里,轉換來的生活方式,無非還是面朝黑地背朝天的勞作場景,隨著移民政策的進一步傾斜,現在不僅有地種有飯吃,還能辦產業增加集體收入。想不到從庫區到黑土地,幸福生活還是像花一樣紅。”
劉國民是向陽村的黨支部書記,現在回想起庫區的當年生活,淅川山區交通很不方便,與丹江庫區一片碧水為伴,家里僅靠捕魚和薄地為生,日子就那么簡單而緊巴。
向陽村位于該鎮政府所在地東北2公里處,全村人口440戶1872人,11個村民小組,2個自然村,耕地面積2620畝,人均耕地1.4畝,目前主要產業是養豬、大棚蔬菜及農作物種植。如今的向陽人美滋滋地生活、美滋滋地分享著黨的惠民政策,大家伙的用水、灌溉都不用出電費,每人每年年終還有100多元的分紅。
向陽村的村民們看著強勁的“八戒經濟”,瞅著一車車生豬的外運,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德潤牧業的入駐和牧原公司的合作意向,有效地促進了移民村的后續經濟發展,穩定受益是村民安居樂業的最美支點。劉國民信心滿懷地期盼:“相信我們移民村的美好生活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邁著更好的步伐,走向詩和遠方。”
相關標簽:社旗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