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2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在完成一筆1100斤的大單后,廖紅軍對自家的茶葉充滿了信心。
廖紅軍是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的一名茶農。他的老客戶都是茶葉行家,買茶時不僅要品茶,更關注茶葉的生長環境、采摘時間等。每年出產的茶葉都會有細微差別,因此,這些老客戶一般都上門采購。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讓這些老客戶無法上門驗貨,茶農也沒有動力采茶。
但白茶的黃金采摘收購窗口期就1個月,眼看著5萬多畝茶山的茶葉都要“砸手里”了,廖紅軍大膽求變,主動聯系浙江卓科電子的商品溯源平臺,將大竹白茶的原產地、環境、加工、運送等各個節點信息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數字化并存入螞蟻區塊鏈開放聯盟鏈上,基于智能合約功能,構建起從一線采茶人到消費者的“端到端”全鏈路溯源鏈。
當地像廖紅軍一樣的茶農有3600多人。疫情期間,他們都用支付寶區塊鏈技術實現了生產全流程透明化,來自全國各地的買家不用上門也能像品茶高手一般,擁有一雙能看出茶葉好壞的“火眼金睛”。
現在,只要打開手機掃碼,就能查看大竹茶葉在區塊鏈上記錄的各種信息。這個頁面表面上看和普通應用沒什么區別,但后臺信息組織和存儲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從采茶、炒茶到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擁有一串獨特的字符串,也叫“哈希值”。這個“哈希值”可以類比為這一記錄獨特的“指紋”:買家可以根據這個“指紋”追溯到茶葉的流向是否有假,如果發生篡改也會被一一記錄下來。
今年4月份,大竹縣的茶葉銷量比去年有了大幅提升,產值突破了1億元。
“今年大竹的白茶產品在5萬斤左右,把茶葉信息‘上鏈’后,很多客戶直接在網上下單,最大的一單有1100多斤。”廖紅軍說,通過網上直播,他還教網友如何用區塊鏈溯源辨別茶葉真偽。
疫情未能阻斷商機,區塊鏈成了新“農具”,廖紅軍和大竹的茶農們運用科技力量成功為自身發展保駕護航。目前,這套區塊鏈方案已經在大竹縣大規模應用,將來還會引入到云南保山等地,成為農戶們的科技新“裝備”。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