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1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游客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西固義鄉北神崗村的牡丹谷里欣賞盛開的牡丹花。本報記者 宋美倩攝
剛剛過去的周末,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西固義鄉北神崗村的牡丹谷里,千畝牡丹花正在開放。幾十名村民分布在花海中,正在除草。
“2015年,由河北首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在北神崗村建設了占地面積1.13萬畝的牡丹園。目前已經種植了九大色系觀賞牡丹及油用牡丹千畝左右,共計140余萬株。除了搞觀賞旅游,我們還著力打造以牡丹種植及深加工為核心的牡丹生態種植基地,充分利用牡丹的根、籽、花等部位,研制加工牡丹食用油、化妝品、醫藥產品,同時發展集生態旅游、特色牡丹餐飲、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牡丹產業鏈’,整個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上億元。”牡丹谷負責人于鎮平告訴記者。
從2016年開始,峰峰這個資源日漸枯竭的老工礦區為了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連續5年將打造全域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作為產業轉型的第一主攻方向。2017年以來,先后投資60億元打造了29個景區景點,全面建設“京津冀最有影響力的休閑旅游目的地”。而發展鮮花經濟就是其中的重頭戲。
這當中,由鑫伯特、綠坤兩個農業生態園組成的萬畝秀林就是鮮花經濟中一個樣板項目。該項目主要涉及3個鄉鎮、20個村,占地3.5萬畝,主要培育各類觀賞苗木,兼顧生態觀光、花卉種植、中草藥培育等,按照4A景區標準規劃建設。經過5年培育,如今種植規模已經突破萬畝。今年春天,上百萬株海棠花進入了第二個花季,吸引游客100多萬人次。
發展鮮花經濟,既是有意而為,也是順勢而上。在峰峰礦區西固義鄉谷坨村,村黨支部書記房學軍正在和村民代表們商量著油菜花采收和后續加工問題。“咱們北方的谷子不像南方的水稻,可以一年兩到三熟,谷子一年只熟一次,收獲后,地就空著了。咱們在翻地時,順便撒上油菜籽,不費多大勁兒,就能吸引游客來賞花,提高咱村的知名度,還有經濟收入。”房學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油菜可產300多斤菜籽,按油菜籽市價每斤2.5元計算,谷駝今年這80多畝油菜花可為村集體增收7萬元左右,“這還不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吸引游客,進一步擴大谷駝村及谷駝小米知名度等‘隱形’收益。”
漫山花海不僅讓谷駝村實現了“顏值逆襲”,更讓油菜花變成了生態“搖錢樹”。村里購置了旋耕機,進行機械化收割,收割機在收割油菜籽的同時,直接將油菜花桿粉碎,作為有機肥料還田,增加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結構。
鮮花經濟不僅美了環境,也興了旅游、富了百姓。生態環境的改善讓昔日灰頭土臉的煤炭采掘礦區轉變成顏值靚麗的旅游景區。2019年峰峰接待旅游人數達1500萬人次,同比增長23%;實現旅游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21%,成為當地增長幅度最大、獲取效益最高的產業。同時,還帶動了該區三分之一的農民參與到生態旅游產業化經營中。
“花開了,村民就有了增收的希望,今年,僅谷雨前后的十幾天時間,牡丹谷就累計接待游客近7000人次,創收超過30萬元。”北神崗村黨支部書記程永忠說。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