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07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前幾天剛賣了十幾只羊,其中光一只120斤重的母羊就賣了3000多元。”鄭富平說,賣掉這批羊后,家里還有60只黑山羊和23頭黃牛。
穿著一件紅色運動上衣,理著短平頭發,話語間夾雜著笑聲,鄭富平給人的印象既精神又自信。然而,對于41歲的他而言,如今的“牛”生活來之不易。
家住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天臺鎮環溪村的鄭富平,17歲時因突發性眼神經萎縮,視力僅為0.1。2013年,因難以忍受貧困和疾病,妻子離家出走,留下他和2個年幼的孩子相依為命。“那個時候真的快撐不住了。”鄭富平說。
2014年,鄭富平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看著家徒四壁的屋子和老老小小,骨子里好強的他不再消沉,要尋找脫貧致富的法子。
偶然的機會,他在電視上聽到一位殘疾人養牛致富的故事。“當時觸動很大。”鄭富平說,難以想象一位無法走路的殘疾人居然把養牛做成了上千萬元的產業。此后每晚7點,他都會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聽”養殖故事,學習方法和經驗。
“聽到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要給牛羊吃中草藥,增強它們的抵抗力。”慢慢地,鄭富平“聽”來了致富經,“摸”到了致富門路,也開始嘗試養殖牛羊。
環溪村山高林密,樹青草綠,有很多種天然的中草藥。雖然眼睛看不清,但鄭富平從小長在山里,對周邊環境十分熟悉。在父親的幫助下,他每天都去采中草藥,早上4點不到起床,把前一天打好的草和中草藥放在一起煮熟給牛羊吃。
越養越精的鄭富平還會根據牛羊的呼吸聲判斷它們的健康狀況。摸索出了養殖經驗和竅門,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2017年,幫扶單位袁州區農業局給鄭富平建了一個能養50多頭牛的新牛棚。當年,鄭富平收入超過10萬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去年,出欄黃牛就10來頭,每頭800多斤,每斤45元,毛利就有36萬余元,刨去成本等,去年賺了10萬多元。”鄭富平不僅靠養牛羊脫了貧,還走上了致富路。
住在鄭富平隔壁的貧困戶潘其精,曾經瞧不上鄭富平,去年卻找到他學習如何養羊。
“你如果相信我,就跟著我一起養。”鄭富平答道。在鄭富平的幫助下,去年潘其精養羊收入上萬余元,預計今年還會更多。
“我曾經遇到的困難很多,但幫我的人更多。”鄭富平說,自己計劃在山上再新建一個雞棚養土雞,把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牛。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