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20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福建廈門市委、市政府在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始終高度重視“菜籃子”工程建設,嚴格落實和強化屬地責任,把“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廈門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要求,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將“菜籃子”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納入政府部門績效考核管理,探索建立長效保障機制。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和保障市場供應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分工推動落實,開展價量監測,完善應急預案,加強產銷銜接,協調調運和交通運輸,確保工作落實到位。目前,廈門市“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未出現脫銷、斷檔現象。
夏商(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廈門島內最大的蔬菜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據市場副經理謝建瑜介紹,受疫情影響,廈門市各酒店及餐飲店已基本停止營業,造成市場內原經營針對酒店需求的特色菜經營戶業務基本停滯。中埔市場及時組織引導該類經營戶調整經營品種,幫助其與包菜、白菜、白蘿卜、西紅柿等大眾菜品的產地對接,加大力度調運大眾菜。此外,還組織市場內28家蔬菜運銷大戶和12家果菜運銷大戶制定日供應計劃,做好耐貯存商品儲備,基本滿足了島內市民“菜籃子”需求。
夏商(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平穩運行是廈門“菜籃子”安全的一個縮影,這也離不開各地區、各部門多方聯動和協調配合,從生產、運輸、流通、安全等各個方面,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的“菜籃子”安全。
生產供給是“菜籃子”安全的基礎。為此,廈門市首先加緊部署春季蔬菜生產,市農業農村局將7萬畝蔬菜種植計劃分解到各區,落實到生產主體;下達疫情防控期間葉菜穩產保供專項資金400萬元,將資金按8000畝葉菜基地面積分解各區;加強種養業生產技術指導,組織農技人員每日針對各生產基地開展技術指導,增配快檢設備,切實守好“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同安區是廈門市的農業大區,也是廈門市‘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同安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農業農村局不僅派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線下生產指導,還積極引進大型市場與種植企業共同研究蔬菜收購、銷售等相關事宜。據悉,目前該區蔬菜日產約680噸,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能夠滿足本地市民需求。
要想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本地生產還遠遠不夠。為此,廈門市著力打造“本埠基地+外埠基地+合作基地”供給體系,提高生產供給能力。
廈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春節前及時摸底全市副食品供應情況,組織夏商集團發揮國有主渠道作用,對接緊密型蔬菜外埠訂單合作基地24家,種植面積8000畝,日產蔬菜670噸。同時,聯絡周邊批發市場,及時調入肉禽蛋菜等主要副食品。
在此基礎上,廈門市還指導批發市場復工復產,保障批發供應渠道暢通,組織流通骨干企業加大市場投放,組織超市、百貨等商貿流通企業積極拓寬貨源渠道,及時補貨,為廈門市民“菜籃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便利的交通運輸和多樣化流通渠道不可或缺。為此,廈門市出臺《關于統籌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和全面打通省內交通物流的二十條措施的通知》《關于確保“菜籃子”產品和重要生活物資運輸暢通的緊急通知》等相關文件,各區交通部門、各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和“菜籃子”產品運輸服務保障工作。
廈門市商務局還指導骨干流通企業與各區對接,建立農保供微信群,開展蔬菜生產情況調查,實現產銷信息共享,加強本地菜產供銷對接。目前,翔安區已與夏商、元初、新華都等10余家流通企業開展合作,既幫助本地種植戶解決滯銷問題,也讓市民不出小區就能“云”采購。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