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19 作者:佚名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經國務院同意,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部署在適宜區域全面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促進東北黑土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缎袆佑媱潯诽岢觯醒胴斦ㄟ^現有渠道積極支持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發展,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1.4億畝,占東北地區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形成較為完善的保護性耕作政策支持體系、技術裝備體系和推廣應用體系。
《行動計劃》指出,保護性耕作是以農作物秸稈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耕作技術體系,能夠有效減輕土壤風蝕水蝕、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墑抗旱能力、提高農業生態和經濟效益。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取得明顯進展,技術模式總體定型,關鍵機具基本過關,已經具備在適宜區域全面推廣應用的基礎。
《行動計劃》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用養結合,通過政府與市場兩端發力、農機與農藝深度融合、科技支撐與主體培育并重、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并舉、穩產豐產與節本增效兼顧,將東北地區玉米生產作為重點,逐步在適宜區域全面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經過持續努力,保護性耕作成為東北地區適宜區域主流耕作技術。
《行動計劃》明確了4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組織整縣推進。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穩妥確定保護性耕作年度實施區域和面積,分批開展整縣推進。在縣、鄉兩級建設一批高標準保護性耕作應用基地,推動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技術支撐。組建部省兩級專家指導組,布局長期監測點,加強基礎研究,健全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理論體系。三是提升裝備能力。推進高性能免耕播種機研發創新,增加中高端機具產品有效供給,優化保護性耕作裝備整體配置方案,完善標準體系。四是壯大實施主體。支持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承擔保護性耕作補貼作業任務,培育專業服務隊伍。加強培訓指導,促進技術進村入戶。
《行動計劃》強調,東北四省區要把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做好相關資金保障和工作力量統籌,因地制宜完善保護性耕作政策體系。省級政府、縣級政府要建立政府主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加強監督考評,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任務。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