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1-07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從河南省濟源市扶貧辦獲悉,濟源在2018年底5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的基礎上,2019年底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73戶7084人全部脫貧退出。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愚公移山典故出自2000多年前的《列子》,其故事發生地就是濟源。1945年6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上,發表了題為《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講,號召全黨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實現了愚公移山從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的升華。作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發地,濟源市2016年12月把每年的6月11日設立為“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
據悉,濟源近年來把產業扶貧、合作社帶貧和消費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通過濟源精準扶貧LOGO授權使用、成立“攜手奔小康”產業扶貧基金等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為實現穩定脫貧打下堅實基礎。濟源設立了產業扶貧基金,通過財政注入、企業捐助、消費扶貧公益捐贈等方式籌集資金,主要用于“聯鎮帶村”產業扶貧項目、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項目,持續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和鞏固扶貧成果。
濟源市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濟源作為愚公移山精神的發源地,更有責任、有義務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濟源將進一步堅定“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全力聚焦鞏固脫貧成果,做好防返貧工作,強化“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持續加力推進,防范返貧風險,并將建立健全脫貧成果鞏固和返貧預警機制,加強對邊緣農戶、易返貧農戶的跟蹤和持續幫扶,有效防止貧困人口返貧和新的貧困人口產生,做好與鄉村振興工作的有機銜接,以脫貧攻堅的高質量助推鄉村振興的高質量。
相關標簽:濟源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