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27 作者:佚名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柴達木盆地,生長著一種被譽為“荒漠衛士”的灌木——白刺。成熟的白刺果晶瑩剔透,形似一串串紅瑪瑙,這種被稱為“高原紅珍珠”的漿果多年來一直被當地牧民用來喂食牲口。一次偶然的機會,科研人員發現,吃下白刺果的母牛產仔率增加,這一奇怪的現象,為小小的白刺果打開了新產業之門。
記者走進西寧生物科技產業園,一棟16層的綜合研發大樓和現代化的廠房矗立在生物園區,這是一家依靠生物高科技技術對唐古特白刺做生物提取、分離并進行高值化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
“惡劣的氣候環境下,白刺生長了幾萬年,而且面積不斷擴大,想要開發利用它,就得從根本上弄清白刺果的成分、含量以及它的應用價值。”青海康健生物公司總經理李學華說。經過研究發現,白刺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活性成分,從白刺果中提取的白刺多糖、白刺籽油、花青素等花色苷物質,因價值極高甚至被稱為“生物軟黃金”。在青海,唐古特白刺潛在的生態和產業價值更是超過1000億元。
“白刺渾身都是寶,成熟的白刺果可以滿足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從白刺果中提取的花青素和紅果素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天然抗氧化劑,生物黃酮可廣泛應用在生物制藥領域,氨基酸等成分更是可以應用于化妝品和護膚品領域……”李學華如是說。
在企業的生產車間,小小的白刺果經過原料收購、加工提純、精美包裝后,飛入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通過科技手段的助力,一粒粒不起眼的白刺果實,經過一道道程序加工成提高免疫力、保護健康、造福人類的保健食品和藥品,普通的白刺果實現華麗轉身,終端利用價值躍升千倍,果實完全實現“物盡其用、吃干榨凈”,就此打開了一條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白刺果精深加工高值化利用的新模式。
從長滿沙棘、枸杞、白刺的田野山林,到現代化的產品生產線,近幾年,青海省枸杞、沙棘、白刺等漿果資源利用開發漸入佳境,產業發展如日中天。而成就“小漿果”走向“大產業”的恰恰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創新突破了特色生物資源開發領域技術瓶頸,推進了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產品研發已成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形成的重要連接點。青海省特色生物資源深加工產業也將以轉型升級為目標,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高原生物健康產業,加強特色植物深加工產業,推進新興產業建設力度,利用油菜種植、菜籽、菜籽皮等生產纖維板,提高植物資源深加工水平;利用枸杞多糖、枸杞黃酮、甜菜堿、β-胡蘿卜素生產保健品;利用藜麥生產食品、營養品、酒類;利用豌豆、蠶豆生產蛋白、活性肽等功能食品。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