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16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在廣西橫縣南鄉鎮大沙村的桑蠶產業示范園,雖然產業園的養育培訓辦公大樓還在建設中,但卻不影響村里的貧困戶韋厚新到產業園務工。“我來產業園幫工,每天有近100元的收入。我家已經流轉了一部分土地給產業園,每畝的租金收入為每年700元。”韋厚新說,明年產業園正式建成后,她不僅有務工工資,還可以提高養蠶技術,靠賣蠶繭得到更多的收入。
大沙村桑蠶產業示范園按“龍頭企業+貧困村(基地)+貧困戶(農戶)”模式,流轉土地520畝,每年按每畝700元一次性付租金給農戶。大沙村村民合作社投資100萬元,按保底增值模式,保證村集體分紅10萬元以上。產業園還設置固定崗位50個以上,吸收部分貧困戶進入基地參與養蠶和桑園管理,真正實現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土地流轉收入、村集體分紅收入和勞務收入。
在橫縣,為增強貧困村“造血”功能,像大沙村桑蠶產業示范園這樣的扶貧產業園,全縣共有31個。近年來,橫縣積極組織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大力推進扶貧產業與多種經營形式融合發展,通過發展農業示范區、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展產業扶貧“造血”功能。同時,加大對扶貧產業資金獎補到戶和對村集體產業的重點支持,使扶貧產業建設既有面上覆蓋,又有點上支撐。
橫縣還以發展農村電商為契機,積極探索“黨建+電商+扶貧”模式,引領貧困群眾借力電子商務脫貧致富。56家電商企業與56個貧困村、125個電商從業者與650多個貧困戶、95個村淘合伙人與56個貧困村第一書記結成幫扶對子。通過電商帶動,累計幫助貧困村增收8500多萬元,2000多個貧困戶從電商發展中受益。一張扶貧產業“網”不斷擴大延伸。
2016年以來,橫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0646人,46個貧困村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2018年底的2.2%(按農村人口88萬人計),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相關標簽:橫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